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统计学00278

社会统计学00278

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统计学(00278)一、(1)单项选择1.社会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一样都是数理统计学应用于自身的结果统计学。

其中推断统计学最终创立者是(B)A、B、C、D、2.在统计中,现象总体中最常遇到的数,也就是在一个变量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C)A.均值B.方差C.众值D.极差3.取值只有列别层次之分。

而无大小、程度之分的变量是(D)A.定比变量B.定距变量C.定序变量D.定类变量4.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等于(A).100 C D10005.统计量的第一个特征是,可以保证统计量可作为衡量小概率时间工具的前提之一是(C)A.可操作性B.可检查性C.可技术性D.可忽略性6.四分位差可以用来度量哪种变量的分散程度(C)A.定类变量何定距变量B定序变量和定距变量C.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D.定序变量和定比变量7.将离散型随即变量的全部可能取值极其对应概率列举出来,即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B)A.期望B.概率分布C.方差D.均值8.数学期望本意即为随机变量分布的(A)A.总体均值B.总体方差C.概率D.均值9.若事件A与事件B为互不相容事件,且在以此试验或观察中都必有其一发生,则称事件A与事件B为(B)A.相等B.对立事件C.概率D.均值10.某小组5人考试成绩为,则该组成绩的极差是(D).15 C11.某国企工人月工资收入平均值是798元众值是元,标准差为元,则偏态系数是(C)B.0.255C.12.箱中共有20个小球,其中白色为两个,问抽取两个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A)B.0.0526C.13.有两组数据A.:12.12.13.;B:,比较A、B两组数据众值大小(A)组众值大组众值大C.两组众值相等D.无法确定14.当纳伪概率是时,每一百次抽样中有多少次采纳伪的错误被接受(D)A.0.07次次次次15.大样本抽样中,有9位同学的成绩作为样本,分别为,对这组数据的计算正确的是(A)A.方差是 B.标准差是16.5 C.均值是92 D.中位值是58 16.甲乙丙丁四种螺丝的出现频次分别为5.20.30.25,、则这组数据的四分位差是(B)A.甲-乙B.乙-丁C.乙-丙D.丙-丁17.抛两枚硬币,两枚都是朝上的概率是(B)%%%D100%18.数据4.5.6.,众值是(C).5 C D219.每次抽样经观测后将抽到的个体放回,允许再次被抽到,这种抽样叫做(B)A.随机抽样B.重复抽样C.无回置抽样D.简单抽样20.抽样统计量落入拒绝域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是(D)A.抽样错误B.计算错误C.纳伪错误D.弃真错误一(2)单项选择1.政治算数学派是统计学发展史中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的鼻祖是(B)非众值的次数之和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叫做(C)A.众值B.均值C.异众比率D.方差3.变量中最高级层次的变量是(D)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4.有两组数据A:12.12.13.;B:,比较A、B两组数据中位值大小。

(C)组中位值大组中位值大 C.两组中位值相等D、无法确定5.物理学常用的数据摄氏度属于哪种变量(C)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6.当纳伪概率是时,每一百次抽样中有多次纳伪的错误被接受(A)次次次次7.在度量定居变量和定比变量的分散程度时我们常使用(A)A.四分位差B.极差C.均值D.异众比率8.抛两枚硬币,一枚朝上一枚朝下的概率是(B)A..10%%%%9.将离散型随即变量的全部可能取值及其对应概率列举出来,即为离散型随即变量的(B)A.期望B.概率分布C.方差D.均值10.数据4.5.6.,众值是(C).5 C11.在一个变量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差称为(B)A.数学期望B.全距C.方差D.标准差12.若事件A与事件B为互不相容事件,且在以此实验或观察中都必有其一发生,则称事件A与事件B为(A)A.对立事件B.相等事件C.包含事件D.互不相容事件13.某小组五人考试成绩为,则该组成绩的算数平均值是。

(C).70 C14.某国企业工人月工作收入平均值是798元众值是元,标准差为元,则偏态系数是(C)B.0.255C. 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时出现的错误,接受了位置的不真实状态称为(C)A、抽样错误B.计算错误C.包含错误D.弃真错误16.箱中共有20个小球,其中白色为小球为两个,问抽取第二个才是白球的概率是(B)B.0.095C. 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等于(A).100 C18.有9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对这组数据的统计算正确的是(B)A.方差是B.标准差是14.48C.均值是92 D.中位值是5819.一组数据排列如下:2.2.3.,则这组数据的四分位差是(B).3 C20.每次抽样经观测后将抽到的个体放回,允许再次被抽到,这种抽样叫做(D)A.随机抽样B.简单抽样C.无回置抽样D重复抽样一、(3)单项选择1.统计学发展史中的国势学派又名(D)A.算数学派B.理论学派C.定量学派D.记述学派2.政治算术学派统计学是在哪个世纪兴起的(C)世纪世纪世纪世纪3.统计学发展史上,只讲观念不谈数学数量的学派是(A)A.国势学派B.算术学派C.政治学派D.描述学派4.小样本的简阳方法又称为(C)简阳检验检验检验5.二战以后,什么研究称为数理统计学的主流(B)A.描述研究B.推断研究C.概念统计研究D.学派史研究6.社会统计学的内容多为抽象概念,必须经过什么定义才能形成问题便于收集资料(A)A.操作化B.概念化C.数量化D.命题化7.对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调查,从而掌握整个单位的全部资料的调查方法称为(D)A.概率调查B.抽样调查C.非全面调查D.全面调查8.抽样调查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C)A.概念B.指标C.概率论D.结构论9.在社会统计学研究中,一共有几层次的变量(C)种种种种10.社会统计学中的最低级别的变量是(A)A.定类B.定序C.定距D.定比11.纯粹意义上的定距变量是(B)A.收入B.智商C.教育程度D.年龄12.下列哪个是属于离散型变量的(C)A.均值B.身高C.家庭子女数D.年龄13.在一个数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称为(C)A.均值B.标准差C.众值D.极差14.极差的另一个名称为(A)A.全距B.分位差C.众值D.标准差15.标准差系数属于度量什么的变异指标(B)A.相对聚合程度B.相对离散趋势C.相对集中趋势D.稳定性16.若事件A与事件B为互不相容事件,且在一次试验中都必有其一发生,则称事件A与事件B为(D)A.事件和B.特殊事件C.事件积D.对立事件17.逆概公式是对事件发生后导致事件发生的各种什么的分析(A)A.原因B.假设C.结论D.命题18.数学期望的本意即为随机变量分布的(B)A.总体差异B.总体均值C.总体比率D.总体方差19.一般来说,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A)A.数学期望B.方差C.标准差D.概率20.参数估计分位点估计和(C)A.双点估计B.位置估计C.区间估计D.均值估计一(4)单项选择1.非洲的埃及早在公元前多少年就有了有关建筑费用的统计数字,它们是(C).2000 C2.《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是那个学派的代表作(B)A.算数学派B.政治学派C.国势学派D.描述学派3.国势学派发源于哪个国家(B)A.美国B.德国C.日本D.意大利4.推断统计学成为数理统计学的主流是在(D)世纪末世纪末C.一战后D.二战后5.所有其他领域的应用统计学都渊源于(D)A.概率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推断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6.社会统计学中的最高层次的变量为(D)A.定类B定序C.定距D.定比7.如果把收入作为变量来进行划分,则能把它转换为几种层次的变量(B)种种种种8.集中趋势测量需要与统一使用才能准确地描述数据特征(D)A.均值B.频次测量C.频率测量D.离散趋势测量9.异众比率数值愈大,则说明众值的代表性(C)A.愈好B.稳定C.愈差D.无差距10.必然时间的发生率为(C).0 C D.[0,1]11.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高、体重与智商通常服从什么分布(B)A.偏态分布B.正态分布C.矩形分布D.梯形分别12.标准化转换所得标准化数值是以均值为基点,以什么为度量单位(C)A.算术值B.几何值C.标准差D.概率13.与置信区间相比,置信度表示的是估计的(A)A.可靠性B.稳定性C.标准性D.概率性14.在假设检验中所说的第一类错误指的是(D)A.概率错误B.均值错误C.纳伪错误D.弃真错误15.二分变量在层次上应该属于(A)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16.在相关性测量中,PRE的取值范围是(B)A.[-1,1]B.[0,1]C.[-1,0]D.[-1,2]17.在一个样本中,数对以为同序为主,则X与Y呈什么关系(D)A.负相关B.假相关C.偏相关D.正相关反应的是观测值偏离什么程度(C)A.回归系数B.回归均值C.回归直线D.回归常数19.回归直线统计分析中,RSS与RSSR相加为(A)20.线性相关关系的强度是通过线性什么系数来度量的(C)A.偏差系数B.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D.等级系数一、(5)单项选择1.政治算数学派统计学是在哪个国家兴起的(D)A.德国B.中国C.法国D.英国2.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是下面那个学派公认的代表人物(D)A.国势学派B.描述学派C.推断学派D.政治算术学派3.小样本检验一般使用(C)检验检验检验检验4.归纳性统计的数学基础是(A)A.概率论B.小样本学说C.重复检验法D.认识论5.个案调查属于(B)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抽样调查D.人口普查6.只具有多等于或不等于性质的变量是(A)A.定类B.定序C.定距D.定比7.能够构成有意义比率的变量为(D)A.定类B.定序C.定距D.定比8.极差是度量离散趋势的始创方法,如果极差小,则均值代表性(A)A.大B.小C.翻倍D.没有影响9.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什么区间范围(C)A.[-1,1]B.[-1,0]C.[0,1]D.[1,2]10.标准正态分布的方差通常被定义为(B)B.1C. 011.原假设又可以称为(C)A.理论假设B.实地假设C.虚无假设D.研究假设12.显著性水平指的是(C)A.大概率标准B.无概率标准C.小概率标准D.事件13.假设检验时可能发生的错误,一般分为基类(B)类类类类14.在一个样本中,数对以异序对为主,则X与Y呈什么关系(A)A.负相关B.假相关C.偏相关D.正相关15.回归是研究定距变量之间相关关系(B)A.确定性B.不确定性C.准确性D.可靠性16.在回归直线的统计分析中,残差平方和的数学符号为(D)17.相关关系指的是观测点与回归直线间的聚散程度,而回归关系则为回归直线的(D)A.正态程度B.偏态程度C.准确程度D.倾斜程度18.正方差分析中,具有原因性质的变量是(A)A.定类B.定序C.定距D.定比19.方差分析忠分析手段的是方差,而分析的对象其实是(C)A.标准差B.极差C.均值D.最大值20.首创了统计学一词的是哪个学派(B)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描述统计D.推论统计二、多项选择21.统计学发展史中的主要流派有(ABCE)国势学派B.政治算数学派C.描述统计学派D经济算数学派E.推断统计学派22.评奖估计的标准(ACE)A.无偏性B.异质性C.有效性D复杂性E.一致性23.列联表的性质(CD)A.统一性B.规范性C.相互独立性D.可叠加性E.可计算性24.属于订类与定序关系的研究是(ABCDE)A.符号检验B符号秩检验 C.秩和检验D.游程检验E.累计频次检验25.某村9户家庭人口数是:3.3.4.;以下参数表述准确的有(ABC)A.众值是4B.中位值是4C.均值是D.均值是E中位值是二、多项选择21.某村9户家庭人口数分别是;3.3.4.,一下表述正确的是(ABCD)A.众值是4B.中位值是4C.均值是D极差是2 E标准差是222.假设检验的错误类型有(BD)A.统计错误B.弃真错误C.分析错误D.纳伪错误E.系统错误23.技术均值包括(BDE)A.众值B.算数平均值C.中位值D.调和平均值E.几何平均值24.列联表等级相关的指标包括(ACE)A.斯皮尔曼等级相关B.正相关等级相关D.线性相关E.肯氏 系数系列25.属于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BCDE)A.众值和中卫值B.分位值C.算数平均值D.调和平均值E.几何平均值二、多项选择21.统计实践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数量方面的(ABC)A.调查B.整理C.分析D.演绎E.排除22.欧洲早在什么时代就已经开始进行较系统的统计管理(AB)A.古罗马B.古希腊C.中世纪D.文艺复兴E.神学时代23.下面哪些是社会统计学分析中最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ABC)24.从使用的观点来看,统计学的主要作用有(AD)A.描述B.命题C.指标D.替代E.归纳25.下列哪些可以设置成定序变量(BCDE)A.性别B.教育程度C.社会地位D.经济地位E.收入二多项选择21.统计的范围包括(ABCDE)A.人口B.土地C.财产D.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E.经济生活的其它方面22.下面哪些是属于非全面调查(ABDE)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人口普查D.抽样调查E.概率调查23.位置均值包括哪些(ABC)A.性别B.婚否C.民族D.年龄E.家庭子女数 24.位置均值包括哪些(ABD ) A.众值B.中位值C.比率D.方差E.分位值 25.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ABE ) A.无偏性B.有效性C.稳定性D.直线性E.一致性 二、多项选择 21.系统的统计理论知识的最终形成,得易于什么学科的发展和思想内涵的结合(DE ) A.文学B.艺术C.美学D.哲学E.数学 22.由于层次变量较多而使得下列哪些变量在社会统计学分析中占有较大分量(BC ) A.操作化B.定类变化C.定序变量D.定距变量E.定比变量 23.下面哪些是属于统计描述常用的方法(ABCDE ) A.频次分布B.统计图C.统计表D.集中趋势测量E.定比变量 24.定距变量的属性有如下哪些(ABC ) A.等于或不等于B.大于或小于C.加或减D 乘或除E.系数或加权 25.下面哪些是属于离散型变量的(ACD ) 三、名词解释 26.异众比率:异众比率是指非众值的次数之和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