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中小企业起着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在产出规模上,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同时,中小企业创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特别是目前各部门改革造成下岗职工增多,增加就业机会就尤为重要。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许多大宗商品,如服装、玩具、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都来自于中小企业。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小企业也占有很大比重。
目前,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近五千家。
一九九八年,企业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五百多亿元,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占北京市总量近百分之二十。
经过十几年的创业发展,中关村地区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先导企业。
但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仍是中小企业,处于创业阶段。
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为推动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迎接知识时代的到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它们的困难,消除它们发展的瓶颈,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但是,由于近两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增长速度放慢,效益下降,亏损扩大,破产增加,中小企业的发展走入了困境。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能量不足”——资金严重匮乏,融资渠道阻塞。
最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市科委对北京市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资金短缺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不利于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中,在一千四百二十四家中小企业中,有六百一十三家企业把‘资金不足’列为第一位,占总体的百分之四十三。
在不同行业中,工业企业对资金问题反映最为强烈,有百分之五十二点二的工业企业把‘资金不足’列为第一位的问题,服务业等行业这一比重最低,为百分之三十四点二,但仍是本行业各项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
‘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摘自《经济管理》一九九九年第五期《构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若干建议》)。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形成了它们发展上的一大瓶颈。
严重的制约了中小企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从微观上看,缺乏资金使中小企业抵御经济衰退的能力极差。
在经济不景气时,商品积压,拖欠货款增多,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就表现出来了,再加上融资渠道不畅通。
并且,我国中小企业对经济衰退相当敏感,最容易导致资金紧张。
中小企业的反应事实上对经济衰退具有加速和放大作用。
对经济发展极其不利。
资金短造成中小企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困难。
在短缺经济时期,由于市场容量大,中小企业依靠迅速扩大市场的手段自我积累,对技术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都不是很高。
但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必须在厂房,设备,技术等诸多方面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要求。
但融资的困难,使得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不能顺利转型,极大的降低了它们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
从宏观上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会资金流向仅创造不足百分之四十的经济总量的大企业,再加上大企业消化和再生产资金的能力不足,导致大量货币资金滞留在流通领域,不能顺利地转化为产业资本,使得我国这个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竟出现了资本“过剩”的情况,这说明我国的资源配置是不合理的。
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缺乏合理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在于,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金融渠道向它们注入资金,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信贷支持。
信贷资金是我国资金循环的主渠道,但中小企业想从银行得到贷款却非常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政府缺乏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显然是不利的。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产较少,风险较大等原因,各大商业银行一般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虽然创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业总产值和就业机会,但每年的信贷规模只占全国总贷款规模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
一九九七年,北京地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六百三十家中小企业中,只有五十四家获得了银行的贷款,占总体的百分之八点六。
在流动资产贷款中,一千四百零二家中小企业只有二百五十三家获得了贷款,占总体的百分之十八,为了平衡这个差距,许多国家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
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未有相关信贷政策。
另一方面是担保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缺乏不动产作为抵押,也很难找到有实力的大企业作为担保人,这往往使银行感到很不安全,尤其是小企业破产率比较高。
在一些国家,有各种担保基金为银行提供保障,这是我国所不具备的。
二不能进入资本市场。
在资本市场上筹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开的发行证券,另一种是以私募的方式得到资金。
显而易见,根据我国现行证券管理的原则和标准,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是不可能的,现行的标准要求企业已经具有的规模和投资回报,而对未来预期的重视不够。
一些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也没有办法在证券市场上靠发行股票筹资。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对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十分有利的,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
目前,我国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同时,打开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实现真正的金融自由化,使大量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顺利地进入资本市场。
从资本市场得到资金,开发出企业潜力。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金融改革,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目前,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的原因,不在于银行的数量太少,也不在于银行的规模太大,更不能够简单的归接为“惜贷”。
根本原因是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时缺少可靠的信用支持。
当前,银行的信贷资金“过剩”,为了充分利用信贷资金,为了给信贷能力不足的快速成长企业提供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建立规范的担保制度和政府财政支持的风险担保公司是防范金融风险,增加资金流动性的有效途径。
我国应立即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基本思路是以政府预算资金,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划拨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不动产,社会幕集资金,国内外捐款等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的主要来源,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其具体形式可以建立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和互助的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贷提供担保的非盈利基金。
这种方法在国际上是很普遍的,日本、美国、徳国、意大利、法国等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国家都设立有类似性质的担保体系。
以意大利为例,意大利的互助担保计划是以省作为基础组织的,中小企业集资组建互助合作的担保基金会,并且将基金存入参与担保计划的银行,银行则向小企业发放高于存款金额数倍的贷款。
基金会并不为每笔贷款担保全部金额,一部分风险由银行承担。
这类贷款的违约率低于正常水平。
一九九六年,意大利的伊美利亚-路马格纳地区就有这类基金会二十三个,担保金额四千五百九十亿里拉(约二点六亿美元),违约率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三,并且这类贷款利率低于正常利率百分之零点五。
像日本的中小企业保险公库,也是类似的机构。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还是很有效的,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使中小企业得到了所需的资金,对双方都有较大益处。
目前,这种担保基金在我国已经出现了。
北京市不久前设立了由市区两级政府,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和北京首创集团三方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资金”。
这项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资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之一。
为北京的中小企业打开一扇获得急需流动资金的大门,从四月二十日开始至今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以来,有三十多家中小企业向承担这项业务的北京首创信保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递交了“担保申请书”。
至今为止,已经有三家申请担保的公司获得了担保,得到了贷款,这无疑会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方便。
这种担保资金也可以像意大利的基金会一样,由中小企业自己建立金融互助会,企业在加入协会后,只需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在向银行贷款时享受协会提供的数倍于会费的贷款联保服务,必要时可以从协会取得临时贷款。
事实证明,这种担保资金的建立和运作是可行的,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
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资本“过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建立,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把过剩的资金顺利的转化为产业资本,使社会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运作过程中,只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促进“担保基金”发展和规范运作的法规,以保证担保基金能在中小企业的筹融资中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这种方式还只出现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区,除了北京的首创信保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外,还有上海市区政府筹集六千二百五十万元设立的“风险担保基金”,目前运行良好。
逾期贷款率低于平均水平,坏帐也通过基金及时补偿。
从各国经验来看,这种方式具有因地制宜,担保组织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银行贷款投资风险;企业社团组织和银行共担共保资金安全等特点,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取得了很大成效,是非常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
一,二建立“第二板块市场”。
“第二板块”是与“主板市场”相对而言的股票市场。
(证交所的资本市场称为“主板市场”)“第二板块市场”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那斯达克市场,它是为不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所设立的。
“第二板块市场”的上柜标准比上市标准低,是专门开辟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
而且“第二板块市场”上市公司在运行成熟之后,可以升级到全国市场。
另外,英国政府于一九九五年六月在伦敦证交所成立一个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替代投资市场”(AIM )。
到一九九六年四月,募集到资本额超过两亿两千万英镑。
到一九九六年年底,募集到资本额超过七亿英镑。
美国的“第二板块市场”和英国的“AIM”的成功表明中小企业也需要一个属于它们的证券市场,这样不仅能使中小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加速中小企业发展,也能扩大股市规模。
“第二板块市场”除了以上两个以外,还有台湾的ROSE,新加坡的SESDAQ,马来西亚的MESDAQ等都属于为中小企业筹资而开放的资本市场,这些“第二板块市场”为新兴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目前能获准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在证券市场上筹资的公司,不是大企业就是中坚企业,中小企业根本上不了市。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改善中小企业的资金缺乏状况,我国需要建立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上市主体的证券市场。
如果中小企业能走股份化道路,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上市筹集发展资金,这将大大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