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_考试习题集(含答案)

材料力学_考试习题集(含答案)

欢迎阅读《材料力学》考试题集一、单选题1.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________。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 (D)与二者都无关2. 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P 力作用下 。

(A)(C) 3. (A)(C)4. (A) (C) (D)5. (A)(C)6. (A)(C)7. (A)(C)8.(A)ab (B)cb (C)lb (D)lc9. 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τ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

(A)τ/2 (B )τ (C)2τ (D)0P10. 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11. 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12. 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A)剪力相同,弯矩不同(B)剪力不同,弯矩相同(C)剪力和弯矩均相同(D)剪力和弯矩均不同13. 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关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以下四个结论。

其中是错误的。

(A)(C)14.(A)215.(A)挠度16.(A)应力17.(A)等直18.(A)(B)(C)(D)19.(A)N=20.(A)(C)21.(A)(C)22. 图示杆件受到大小相等的四个方向力的作用。

其中段的变形为零。

(A)AB (B)AC (C)AD (D)BC23. 在连接件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中,剪切许用应力是由得到的。

(A)精确计算(B)拉伸试验(C)剪切试验(D)扭转试验24. 剪切虎克定律的表达式是。

(A)τ=Eγ(B)τ=Εg(C)τ=Gγ(D)τ=G/A25. 在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中,的值可正、可负、也可为零.(A)静矩和惯性矩(B)极惯性矩和惯性矩(C)惯性矩和惯性积(D)静矩和惯性积26. 图示梁(c为中间铰)是。

27. 图示两悬臂梁和简支梁的长度相等,则它们的。

(A)Q图相同,M图不同(B)Q图不同,M图相同(C)Q、M图都相同(D)Q、M图都不同28.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称为纯弯曲。

(A)载荷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B)载荷仅有集中力偶,无集中力和分布载荷(C)梁只发生弯曲,不发生扭转和拉压变形(D)梁的各个截面上均无剪力,且弯矩为常量29. 下列四种截面梁,材料和假截面面积相等.从强度观点考虑,图所示截面梁在铅直面内所能够承担的最大弯矩最大。

30. 在下面这些关于梁的弯矩与变形间关系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C)31.(A)32.(A)(C)33.(A)(C)34.(A)垂心35.(A)(C)36. 其中(A)(C)37.(A)(B)(C)(D)38. 在以下四个单元体的应力状态中,是正确的纯剪切状态。

39. 根据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其横截面。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仍为直线(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仍为直线(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不保持直线(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不保持直线40. 若截面图形有对称轴,则该图形对其对称铀的。

(A)静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B)静矩不为零,惯性矩为零(C)静矩和惯性矩均为零(D)静矩和惯性矩均不为零41. 图示四种情况中,截面上弯矩值为正,剪力Q为负的是。

42.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

(C)M图有突变,Q图光滑连续(D)M图有凸变,Q凸有折角43. 梁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上。

(A)只有正应力,无剪应力(B)只有剪应力,无正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应力(D)既无正应力,也无剪应力44. 梁的挠度是。

(A)挠曲面上任一点沿梁轴垂直方向的线位移(B)横截面形心沿梁轴垂直方向的线位移(C)横截面形心沿梁轴方向的线位移(D)横截面形心的位移45. 应用叠加原理求位移对应满足的条件是。

(A)线弹性小变形(B)静定结构或构件(C)46.(A)(C)47.(A)(C)48.(A)(C)49.(A)(C)50.(A)(C)51.(A)(C)52.(A)53.(A)54. ,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

(A)2τ(B)4τ(C)8τ(D)16τ55. 下图所示圆截面,当其圆心沿z轴向右移动时,惯性矩。

(A)Iy不变,I Z增大(B)Iy不变,I Z减小(C)Iy增大.I Z不变(D)I Y减小,I Z不变56. 选取不同的坐标系时,弯曲内力的符号情况是。

(A)弯矩不同,剪力相同(B)弯矩相同,剪力不同(C)弯矩和剪力均相同(D)弯矩和剪力都不同57. 梁在某截面处,若剪力=0,则该截面处弯矩—定为。

(A)极值(B)零值〔C〕最大值(D)最小值(A)AB段是纯弯曲,BC段是剪切弯曲(B)AB段是剪切弯曲,BC段是纯弯曲(C)全梁均是纯弯曲(D)全梁均为剪切弯曲59. 在下列关于梁转角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转角是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位移(B)转角是变形前后同一横截面间的夹角(C)转角是挠曲线之切线与横坐标轴间的夹角(D)转角是横截面绕梁轴线转过的角度60. 在下列关于单元体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单元体的形状必须是正六面体(B)单元体的各个面必须包含—对横截面(C)单元体的各个面中必须有—对平行面(D)61.(A)(C)62.(A)90o63.(A)(C)64.(A)(C)65.(A)(C)66.(A)(C)67.(A)(C)68.(A)(C)线弹性范围(D)各向同性材料69. 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的结论中,是错误的。

(A)图形的对称轴必定通过形心(B)图形两个对称轴的交点必为形心(C)图形对对称轴的静矩为零(D)使静矩为零的轴必为对称轴70. 在弯曲和扭转变形中,外力矩的矢量方向分别与杆轴线。

(A)垂直、平行(B)垂直(C)平行、垂直(D)平行71. 水平梁在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

(A)以左和以右所有集中力偶(B)以左或以右所有集中力偶(D)以左或以右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72. —悬臂梁及其所在坐标系如图所示,其自由端的。

(A)挠度为正,转角为负(B)挠度为负,转角为正(C)挠度和转角都为正(D)挠度和转角都为负73. 图示应力圆对应的是应力状态。

(A) 纯剪切(B) 单向(C) 二向(D)三向74. 莫尔强度理论认为材料的破坏。

(A)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与正应力无关(B)与破坏面上的正应力有关,与剪应力无关(C)与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无关(D)与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有关AAABCDABCDAC80.一端固定、另一端有弹簧侧向支承的细长压杆,可采用欧拉公式F=π2EI/(μl)2计Pcr算。

是确定压杆的长度系数μ的取值范围:。

Aμ>2.0 B0.7<μ<2.0Cμ<0.5 D0.5<μ<0.781. 正三角形截面压杆,其两端为球铰链约束,加载方向通过压杆轴线。

当载荷超过临界值,压杆发生屈曲时,横截面将绕哪一根轴转动?现有四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C 绕z 轴D 绕y 轴或z 轴82. 有下列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对?A 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载荷和截面尺寸;影响许用应力的因素有工作条件B 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工作条件;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影响许用应力的因素有载荷和截面尺寸C 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载荷和截面尺寸;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影响许用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和工作条件D 以上均不对。

83. 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I My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

AC 84. A 增加1C 增加85. A1=A2=100GP a 86.87. α为-88. 89. E 1A 1,E 2A 90. T B 、C 91. 支承。

已知钢杆的横截面面积ADB=200mm 2,ACE=400mm 2,试求两钢杆的内力。

92. 计算图示结构BC 和CD 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值。

已知CD 杆为φ28的圆钢,BC 杆为φ22的圆钢。

93.性模量(1(2(3(494. Q235,在AB。

95.96.97.1. C2. D3. C4. D5. D6. A7. D8. B9. B10. B14. C15. D16. D17. C18. B19. D20. A21. D22. D23. C24. C25. D26. A27. C28. D29. D30. D31. A32. C33. C34. B35. D36. B37. C38. D39. A40. A41. B42. B43. C44. B45. A46. D47. D48. C49. B50. D51. D52. B53. A54. C55. C56. C60. D61. D62. A63. C64. A65. A66. A67. A68. B69. D70. A71. D72. A73. C74. D75. B76. B77. C78. C79. D80. B81. B82. C83. B84. D85. F1、F2、F3(1(2)几何关系设整个杆系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对称的,即只有节点A的铅直位移。

(3)利用变形于内力的物理关系2分(4)解联立方程组2分2分3分解得:F3=5.85KN 2分 F1= F2 =2.93KN 2分 σ1=σ3=86. R A =x Q )(AC (x M CB ()e e M x LMx M -= 3分根据方程(a),剪力图是一条平行轴线的直线。

根据(b )、(c )作梁的弯矩图,各是一条斜直线。

最大弯矩L a M M e /max =。

5分5分87. 解:求主应力和主平面已知应力值:σx =40Mp a ; σy =-20MP a ;τx =-30Mp a==σ==σ()()()()MPaaa x yx 8.3676.70.2975cos 3075sin 220402cos 2sin 200-=--=--+---=+-=τσστα3分MPa y x 2.312.112040=+-=-+=αβασσσ 2分 根据剪应力互等定理得:MPa 8.36=-=αβττ 2分88. 解:(1)求支反力由平衡方程00==∑∑AB MM 1分 KN R R q A A 60416==⨯-⨯⨯2分KNR q R B B 180364==⨯⨯-⨯ 2分(2)由截面C Q C 6-=M C ⨯=6(3从截面B Q B 6-=左M B =6左从截面B Q B 6=右-M B 6=右89. 解:1+F a F N N 12L ∆=∆2221112A E LF A E L F N N =4分11221412A E A E FF N +=4分2211244A E A E FF N +=4分90. 解:(1)作弯矩图由图可见两截面B 、C 上的弯矩分别为mKN M m KN M c B ⋅=⋅-=128 2分(2)计算截面B 上的正应力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在截面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引用M B =-8KN·m 可得其值:MPaI y M MPa I y M Z B y Z B l 7.14109.2102.531085.40109.2108.1461085331max 5332max =⨯⨯⨯⨯===⨯⨯⨯⨯==----σσ 5分(3)计算截面C 上的正应力maxmax l y σσ= 91. 变形协调方程CE DB L L ∆=∆32分 E m lF E m l F NCE NBD ⨯⨯⨯⨯=⨯⨯⨯--2626104003102008.1 3分 kN F NBD 2.32= kN F NCE 4.38=4分 []σσ<=⨯==MPa mm N A F DB NBD BD161200102.32234分[]σσ<=⨯==MPa mmN A F CE NCE CE96400104.3823 4分92. 解:以AB 杆为研究对像kN F NBC 10= 4分以CDE 为研究对像0EM=∑ 04208830sin 0=⨯-⨯-⨯NBC NCD F F4分kN F NCD 40= 4分BCσ=CDσ=93. (1 (2AC σANBCBC σ(3)由胡克定律求得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为:31025.0-⨯-==EACAC σε3分31065.0-⨯-==EBCBC σε3分(4)柱的总变形mm EAlF l N 35.1-==∆∑ 3分94. 解: 正视图:123bh I z =bh A = 3分32hA I i z z ==3分z λI z =i y =y λF cr95.96. 两图各97. 10分四、判断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