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皮肤病外用药制剂2.1.110瘰疬散配方:红升丹35g 乳香、没药各20g 血竭10g 夏枯草10g 冰片5g 制法:将各味药研成细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装入有色瓶中,密封高压消毒,备用。

主治:皮肤结核性溃疡。

用法:将药捻或引流药条蘸药散送入窦道内,或外撒溃疡面上,外加玉红膏覆盖,再行包扎,每日1-2次,至愈。

2.1.111喉风散配方:人工牛黄5g 珍珠5g 梅片25g 黄连30g 甘草15g 青黛5g 山豆根15g 制法:各研极细末,混匀备用。

主治:皮肤粘膜溃疡。

用法:先用5%黄柏水清洗患处,再直接喷敷药散,每日多次。

2.1.112青蛤粉配方:青黛120g 煅蛤粉、煅石膏各300g 黄柏末、轻粉各150g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后和匀,备用。

主治:银屑病。

用法:用麻油、茶水各半,将其散调成糊状,均匀敷于皮损上,早晚各敷1次。

2.1.113六合粉配方:硼酸6.6g 雷凡诺尔0.13g 青黛0.66g 氧化锌13g 薄荷10g 滑石粉加至100g 制法:各研极细粉,过180目筛,混匀,备用。

主治:新生儿皮肤保护专用。

用法:外扑,每日1-2次。

2.1.114口疡散配方:大黄、黄连、黄柏各30g 鸡内金60g 冰片g、枯矾粉各5g 硼砂60g 制法:口腔溃疡。

用法:临用时取少许药散吹敷患处,以覆盖溃疡面为度,每日3-6次。

2.1.115二味拔毒散配方:雄黄、明矾各100g 制法:共研粗末,和匀备用。

主治:丘疹性荨麻疹。

用法:药粉用开水调成稀糊,外搽,每日3次。

同时煎服疏风祛湿汤:防风、荆芥、桑叶、野菊花、羌活、独活、徐长卿、蛇床子各10g带皮茯苓20g 生白术15g 每日一剂,随证加减。

2.1.116五蚣散配方:五倍子粉48g蜈蚣9.4g 血余炭42g 地卡因粉0.6g 地塞米松粉15mg 制法:各研细末,过筛和匀,瓶装备用。

主治:口腔溃疡。

用法:取药散撒敷溃疡面上,每日3-4次,10天为一疗程。

2.1.117二黄散配方:蒲黄100g 硫磺25g 制法:共研细末,过筛后备用。

主治: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

用法:先用清水洗净患处,用干棉球蘸药散撒于患处,再用纱布压揉1-2分钟后固定,每日2-3次。

2.1.118三味解毒散配方:雄黄、白矾各100g 蜈蚣10条制法:以上共研细粉,过筛和匀,装瓶备用。

主治:带状疱疹。

用法:以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调散成稀糊状,以消毒棉签蘸取药糊后外搽患处,每日5-6次。

2.1.119九味消毒散配方:蟾酥0.3g 马蜂2个全虫、冰片各3g 黄芩蚤休、白附子各10g 当归、三七粉各6g 制法:先用少量75%酒精浸泡前三味中药24小时后,用此药液,将后六味药物细粉调成糊状。

主治:毛囊炎,疖肿。

用法:外涂患处,每日2-3次,2周为1疗程。

2.1.120狼毒散配方:狼毒、雄黄、大枫子、木鳖子各10g 荆芥、防风、苦参、羌活、地肤子、紫草各15g 当归、川芎、白鲜皮各30g 制法:以上共研粗粉,一剂分为3包。

主治:银屑病。

用法:取散1包,加水200ML煎煮,趁热洗擦患处,1包可洗3天,以水凉为止。

1个月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酌用3-4个疗程。

2.1.121黄连散配方:连翘、黄芩各55g 紫草45g 玄胡索40g 冰片30g 制法:各研细末,过120目筛,混匀装罐,密封备用。

主治:小儿口腔溃疡。

用法:先用浓茶水拭去溃疡面上假膜,然后把药散吹在溃疡面上,每次0.3克.每日3-4次,5天为1疗程。

2.1.122细辛敷脐散配方:细辛500g 制法:打碎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后,装瓶备用。

主治:口腔溃疡。

用法:取药散10g ,加蜂蜜调成糊状待用。

脐部先用温水清洗,取药糊10克,涂在5cmX5cm的消毒纱布上,敷贴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

2.1.123愈合散配方:地榆白及、血竭各100g 五倍子50g 制法:烘干研细粉,过筛后备用。

主治:皮肤溃疡。

用法: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外敷药散,包扎,每日1-2次。

2.1.124婴儿湿疹散配方:青黛、川柏各60g 枯矾15g、冰片5g 滑石、煅石膏各120g 炉甘石90g 制法:各研细粉,放入200目筛中过筛,装瓶备用。

主治:婴幼儿湿疹。

用法:渗液时,药散直接外撒,干燥时加凡士林配成20%软膏外涂,每日3次。

1.1.125湿疹粉配方:枯矾10g 雄黄7.5g 滑石25g 煅石膏45g 甘草5g 冰片1.5g 青黛6g 制法:共研细粉,过120目筛后,混匀备用。

主治:各期湿疹。

用法:渗液者干撒,无渗液者用芝麻油调搽,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同时配合中药煎服:急性或亚急性期用湿疹散I号(滑石粉30g、甘草5g 茯苓皮g、白蒺藜各50g 炒苍耳子75g、苦参、野菊花各20g、连翘、黄芩、漏芦、丹皮、丹参各15g 金银花40g、大黄、浮萍、芥穗各10g 地肤子、桑皮各25g 共研细粉,每包5克)每日2次,每次1包;慢性湿疹用湿疹散II号(滑石、土茯苓、首乌、金银花各30g 当归、丹皮、桃仁、红花、连翘,皂刺、蝉衣各15g、生地、蛇床子、白蒺藜各20g、甘草5g 共研细粉,每包5克)每日2次,每次1包。

2.1.126复方三黄散配方:生黄芪、黄柏各30g 黄连、滑石、松香各13g 冰片5g 乳香、没药、血竭各10g 制法:共研细粉,过120目筛,瓶装备用。

主治:小腿慢性溃疡。

用法:溃疡面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揩干,再将药散均匀地撒在创面上,以不露出肉芽为宜,覆盖无菌纱布,弹力绷带或用弹力袜缚紧整条患肢小腿。

根据创面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至愈。

2.1.127复方苦参粉配方:苦参30g 黄柏30g 五倍子20g 灭滴灵10g 制法:共研细粉,过100目筛,装瓶备用。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以窥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冲洗阴道,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净擦干,用钝头宫颈刮板取药粉1克左右,撒入阴道各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2.1.128消瘤散配方:大戟、甘遂、芫花、红花、甘草、冰片各10g 制法: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备用。

主治:血管瘤。

用法:取适量药散,以冷开水、米醋各半调散成糊,现调现用,外敷患处,每2日1次,15天为1疗程。

连用2个疗程无效者再停用。

2.1.129小儿鹅口散配方:冰片20g、麝香0.1g、硼砂50g 石膏30g 制法:共研细末,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主治:小儿口腔念珠菌病。

用法:选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患处,再外用本散与制霉菌素粉(50万单位1片,10片研粉),交替使用,每日2-4次,可咽下,无毒副作用。

2.1.130青梅散配方:青黛、生石膏各30g 梅片、黄连各15g 龙胆草10g 龙骨20g 细辛5g 牛黄2g 制法:以上药物分别研细粉,过120目筛后混匀,瓶装待用。

主治:会阴部溃疡。

用法:溃疡面有渗出时,外撒散剂,每日多次;溃疡面新鲜时,麻油调散外搽及电灯热烤,每日3次;溃疡面腐肉多时,先用少量麝香药粉撒上,再涂药糊,每日2-3次。

2.1.132消疣粉配方:板蓝根、马齿苋、土茯苓、银花、黄柏、苍术、夏枯草各50g 桃仁、红花、香附、蜂房、百部、木贼草各30g、甘草20g 制法:烘干后研细末,过120目筛后混匀,备用。

主治:尖锐湿疣。

用法:用蜜水各半调散成糊,敷包患处,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第二节水剂2.2.1蛇盘湿敷液配方:荆芥、防风、川椒、艾叶各10g 灵仙12g 黄柏15g 蛇床子苦参、马齿苋、透骨草各20g 制法:煎煮至沸后10分钟,滤渣存液约1000ml左右。

主治:带状疱疹。

取药液作开放性间歇性冷湿敷。

2.2.2皮炎湿敷水配方:苍术、黄柏、明矾、白鲜皮、川楝皮、苦参片各9g、蚂蚁草15g、律草15g 制法:煎水2次,滤液混合,冷凉后待用。

主治:急性湿疹,急性皮炎,手足癣感染。

用法:作开放性冷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5次;而手足癣感染者,方中加百部、土槿皮各9克为宜。

2.2.3皲裂洗液配方:当归、黄精、希莶草、臭梧桐、白鲜皮、苦参片、黄柏各9g、律草15g 制法:水煎成500ML药液,待温使用。

主治:手足皲裂症。

用法:每次应用时药液加温,手足浸泡,每次30分钟左右,每天2-3次。

2.2.4涤毒祛湿汤配方:枪耳棵30g(亦可用苍耳子15克代替)蛇床子、白鲜皮、苍术、苦参、生地、黄柏、地肤子各15g 制法:水煎2次后,滤液混合,待温凉后使用。

主治:婴儿湿疹。

用法:洗敷患处,每天早、中、晚各洗敷1次。

2-3岁者用此量,若1岁以下者可减量1/3。

2.2.5自敏液配方:黄芩、甘草、明矾各20g 制法:煎水,或用开水冲泡30分钟后,均取滤液待冷,备用。

主治:自体敏感性皮炎。

用法:作冷湿敷,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

严重者,可内服煎剂:当归、黄芩、丹皮、升麻各10g 生地30g 苦参20g 白鲜皮20g ,每日1剂。

2.2.6脚汗泡脚水配方:白矾(或枯矾)25g 干葛25g 制法:两药打碎,水煎2次,混合两次煎液,共约1500ML。

主治:脚汗症。

用法:每天泡足3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泡前加温,以药液不烫皮肤为度。

药液不得用铁器盛装。

每剂药可洗泡2天,6天为1疗程。

用药时禁食生葱,生蒜,生姜等辛辣食品。

2.2.7鼠疣洗液配方:鲜马齿苋62g 枯参31g 陈皮31g 蛇床子24g 苍术蜂房18g 白芷18g 制法:将上八味中药浓煎成300ML水剂。

主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用法:药水加温,乘热用纱布或棉球蘸药水反复擦洗患处,以不擦破皮肤为度,每日3次,每剂可用1周。

2.2.8复方菖蒲敷洗液液配方:朱菖蒲、知母、盐射干、薄荷叶、黄精各30g、白矾40g 制法:将六味中药用冷水浸泡2小时,再煮沸15-30分钟后,煎成300ML 药汁。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加热药水趁热用纱布块(4-6层)蘸药水外敷患处,皮厚者可浴擦多次,每次30分钟,每日3次,每剂用1日,连用20剂。

2.2.9复方蛇黄浸泡液配方:土槿皮、蛇床子各30g 黄柏、没食子各15g 加水2000ML制法:上药加热煮沸20分钟,过滤后加入枯矾15克,溶化即可。

主治:手足感染。

用法:将患足浸泡于微温的药液中,每闪15-30分钟,每天2-3次,治疗后暴露患处,保持清洁干燥,无需包敷。

每剂可连用2天。

2.2.10脚癣感染浸泡液配方:苦参15g 蒲公英15g 明矾10g 丁香6g 百部12g 黄柏12g 黄芩12g 败酱草15g 地肤子10g 川椒10g防风10g 制法:加水2000ML,煎沸2次,再将2次滤液混合,备用。

主治:足癣感染。

用法:患处浸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

2.2.11止痒洗药配方:苦参60g 地肤子30g 白鲜皮40g 蛇床子40g 鹤虱30g 生杏仁15g 枯矾15g 黄柏15g 制法:上药加水1000-2000ML,煎煮30分钟后过滤后待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