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文学常识题

必修一文学常识题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传统,列为“”之一。

2.《诗经》起初称或,到了汉代,儒家才把它奉为经典,称作。

3. 《诗经》是收集的。

4.孔子评价《关雎》《诗经》: 。

5.《诗经》中的作品,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三类。

常见的三点手法:、、。

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以比也”,即比喻,和均属此类。

兴,先以引起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6.“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称“”,共十五国风,160篇。

是诗的精华。

7.“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

雅诗共105篇,又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和“”。

“大雅”31篇,用于 ;“小雅”74篇,用于。

8.“颂”是的乐歌。

“颂”即古代的“容”字,表演的意思。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皆出自社会上层人物之手,都是些歌功颂德之作。

9.《诗经》按照内容划分为诗、诗、诗、诗、诗。

《卫风》中的《氓》,是最著名的一首诗.
10.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位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或“”,开创了我国诗歌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汉代乐府诗常以飞鸟徘徊起兴,以写。

15.大人在古代可指对的尊称,在《孔雀东南飞》中指。

16.古礼中把新人成婚时行并坐束发合髻之礼称为。

17. 是汉代末年对已婚妇女的通称。

18.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在《孔雀东南飞》中为。

19.旧时妇女把农历七月七称为“”。

20.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初九为,十九为。

2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朝梁代的把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编在一起,收入其《文选》中,题为,后世沿用这一名称。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以作为题目。

22.曹操(155-220),字,小字,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著名家、家、家。

23.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

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为其特色。

他开启并繁荣了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

鲁迅评价其为“”。

24.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名,字,号,谥号,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25.27、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的时代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乐府——楚辞——曲——词
B.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C.诗经——楚辞——乐府——曲——词
D.诗经——乐府——楚辞——词——曲
1、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

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仪》、《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