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1《古诗词三首》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日长篱落无人过”是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惟有蜻蜓蛱蝶飞”以动衬静,衬托出村中的寂静,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2.《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

诗的前两句写春景,侧重于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活动,侧重于动态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诗中“新绿未成阴”“菜花”说明了此时是暮春季节。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扑蝶图”,“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中描写三个儿子形象的句子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其中一个“卧”字,使得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通过对乡村一家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杂兴(xìng)一径(jìng)深清平乐(yuè)亡(wú)赖剥(bō)莲蓬5.dié:蝴蝶、间谍、碟片、重叠shū:生疏、叔叔、特殊、舒服6.多音字宿:sù住宿、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巧记:那晚,我们在宿(sù)舍里研究了半宿(xiǔ),才弄懂了古代星宿(xiù)图。

剥: bō剥削、剥夺bāo剥皮、剥花生巧记:猴王剥(bō)夺了一只小猴子剥(bāo)花生吃的权利,它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

5.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情景:夏天白天变长了,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锄草…… 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情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场景:勤劳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灵巧的双手编织鸡笼;可爱的小儿子,正卧在溪边,开心地哼着歌儿剥莲蓬。

6.描写田园风光的成语:鸡犬相闻、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炊烟袅袅7.描写儿童的四字词语:天真烂漫、天真活泼、朝气蓬勃、天真无邪8.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宋】陆游《游山西村》9.诗句与对应的季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10.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常见的词牌名主要有忆江南、长相思、渔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卜算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阴、浣溪沙、临江仙、生查子、定风波、渔家傲、水调歌头等。

2《乡下人家》1.《乡下人家》展现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2.课文依次向我们展示了①瓜藤攀檐图;②鲜花绽放图;③雨后春笋图;④鸡鸭觅食图;⑤乡村晚餐图;⑥月夜睡梦图。

3.shì:修饰、形势、公式、考试xié :和谐、携带、协助、皮鞋4.多音字冠:guān 树冠、鸡冠 guàn 冠军、夺冠巧记:继去年夺冠(guàn)后,我校足球队又一次摘得了“飞翔杯”的桂冠(guān)。

5.近义词:时令—季节照例—照常倘若—假如朴素—朴实6.一词多义风趣:①他是个风趣的老师。

幽默,诙谐,有趣味。

②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风味,情趣。

7.“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句话中“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是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农家小院用植物装饰的质朴自然和亲切可人。

8.“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探”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嫩笋长势的迅速,充分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9.“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高海阔”这个词写出了乡下人家边吃边聊,说话毫无拘束,他们淳朴自然,尽情地享受乡村生活的那份愉悦、快乐和惬意。

10.赞美故乡的名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人老思故乡,鸟老思巢穴。

11.小练笔:我眼中的乡村我们的乡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万物复苏,桃红柳绿。

迎春花盛开,银燕从南方飞来……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夏天,万物生长盛旺,百花盛开,稻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就好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大地毯。

果园里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生机盎然……秋天,稻团里的稻谷金灿灿的,好像是给稻田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从远处望去格外耀眼。

果园里的石榴一个个露出圆圆的笑脸。

柿子树挂满了许多红红的小灯笼,好似在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讯,农民伯伯个个都笑开颜。

3《天窗》1.《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

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等,《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

3.读了课文,我知道天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在晴天光线和空气可以进来,在雨天或冬天可以遮挡风雨。

课文中,天窗象征着儿童通往想象世界的窗口。

4.zhàng 帐篷、屏障、账单、打仗yīng 雏鹰、婴儿、英雄、樱桃5.多音字卜: bo 萝卜 bǔ占卜、未卜先知巧记:这块胡萝卜地刚种下去,谁也无法卜算今年的收成。

藉:jiè慰藉 jí狼藉弟弟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我慰藉生气的妈妈:“他还是小孩子。

”6.形近字书籍、慰藉帐篷、记账闪烁、瓦砾河滩、摊派7.近义词慰藉—安慰阔达—开阔锐利—锋利8.天窗是在屋顶开的一个小方洞,再放一块玻璃。

天窗是为了透光用的。

因为风雨天或者冬天,木板窗会关起来,屋里就没有了光线,黑得像地洞一样,所以要开天窗。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文中主要指夏天阵雨来了时和晚上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的时候,这时孩子们失去了自由,只好通过天窗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想象世界,感受世界,孩子们只能通过天窗从而获得安慰。

所以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9.“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锐利”本身的意思是尖锐、锋利。

在这里丰富,是让你的想象力丰富起来。

10.“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顶” 是特别的意思,在这里表示程度最高。

“跑跳”“仰”“看”写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11.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逼”字用得很好,它体现了孩子们内心的不情愿和无奈。

如果改成“叫”字或其它的字,就不能体现孩子们的内心的无奈和后面想象的重要性。

12.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扫荡”让人感觉到风雨雷电正在无情地摧残这个世界。

因为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可以通过想象被无限夸大,所以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13.“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切。

”这里的“无”和“虚”指透过天窗仅能看见和听见的屋外世界,“有”和“实”指想象的情景。

孩子们在下雨时透过天窗看见闪电,听到风声、雨声、雷声,可以想象风雨雷电的情景;透过天窗看见一颗星、一片云,可以想象满天繁星云彩的情景。

四个“更” 字说明了孩子们活泼会想,而且想象力十分丰富。

14.含有“窗”字的成语窗明几净、东窗事发、剪烛西窗、十年寒窗15.有关想象的词语天马行空、浮想联翩、奇思妙想、异想天开16.与想象有关的名言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

——茅盾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

——【英国】麦考莱4《三月桃花水》1.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

因为春水多的时候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人们常把桃花开时涨的雨水叫桃花水。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美得让人沉醉。

这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开篇由两个比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

2.绮(qǐ)丽应和(hè)纤(xiān)细绿草如茵(yīn)3.多音字和:hé和平、和好 hè应和、一唱一和 huó和面、和泥 huò和药、和弄巧记:福利院的阿姨和(huò)药喂了那个可怜的孩子,还亲手和(huó)面做了面条,不久后孩子就能应和(hè)着阿姨的问候,和(hé)她们一起游戏了。

纤:xiān 纤弱、纤细 qiàn 纤夫巧记:瞧你这纤弱的身板,怎能做纤夫呢?4.反义词明洁—污浊纤细—粗壮5.“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这是一个对偶句。

读了课文,我知道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的原因是春天的景色太美了,让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6.如 X 如 X 的词语:如雾如尘、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歌如泣7.写春水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