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整改措施(文章一):质量管理工作整顿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战略和发展部全质办管理整顿工作计划按照集团对管理工作的要求,将在总结2xxx 年1-2月份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和查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怎样将质量控制的重心向质量预防方向转变,经全质办全体人员认真讨论研究认为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问题:(1)、对各事业部现场检查、质量工作指导力度不够(2)、对公司各单位宣传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力度不够(3)、对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后防止再发生的预防措施跟踪不够(4)、对现场产品质量监督、贯彻工艺纪律的监督力度不够(5)、对主要供应商(含外协企业)资质能力监督评价不够质量管理工作整顿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根据近年我企业经营状况,产品质量问题是制约我也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通过认真进行自查、帮查、梳理归纳,认为质量管理工作中显现出的相对薄弱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质量管理工作事前控制方面有待提高。
通过各部门的反馈,全面质量管理在事前预防工作方面做出的成绩不够,往往是事后处理补救的情况较多,因此从以下方面加强事前的管控。
(1)、对内完善质量指标管理和考核工作,对外加强统计分析顾客反馈信息。
2xxx年,质量体系共覆盖的17个部门(25个单位)其中仅有11 部门14个单位(含铸造公司、热处理车间)有质量指标的设定,考核指标设立的不全面,将对正确解读并预测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发展程度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应通过质量委员会的商讨,补充完善质量指标的考核工作。
(2)、应用人、机、料、法、环的管理思想,重点从源头设计部门和采购部门进行控制。
控制设计差错率和提升新产品开发质量,加强设计评审的有效性,切记不走形式和过场。
对采购(外协)厂家的能力和资质量化评审,增加质量部门对各厂家现场评审的力度,把不合适的设计方案和不合格的配套产品扼杀在摇篮中。
(3)、把内审工作的频次由每年一次,提升为每季度一次,并把评审内容和结果通过质量分析例会的形式进行通报,对重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流程、标准的部门及领导加大处罚的力度。
通过加大内审的力度与频次即可增强质量监督检查的效果,也可从内审分析报告中,体现事前预防的要素。
(二)、质量管理人员自身能力有待加强。
质量管理人员对新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运用不够。
整改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宣传板、大屏幕、新闻、例会、专题培训等)对质量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进行宣传,质量人员做好对分管单位质量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在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的同时,引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准则(例如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开展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等),在派出优秀质量管理和运营生产人员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同时,也可以聘请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的专家和团队对我公司人员进行培训和牵头开展管理项目,这是是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契机。
(三)、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到位,履行职能存在欠缺的情况。
质量体系覆盖的17个部门(25个单位)共有兼职的质量体系负责人和质量联络员50名,但是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的作用不是很显著,只停留在配合全质办内审和外审的工作。
措施:(1)、全质办牵头定期召开质量体系运行例会,基层质量管理人员汇总本部门的质量工作的情况,例如:各生产单位可汇报本单位工艺纪律抽查情况及分析改进情况,职能部门可汇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即提高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又为事前质量管理和质量分析提供了素材。
(2)、改变由全质办单独个人对全厂生产现场质量工作进行巡视的工作局面。
可实行全质办5个人+战略和发展部领导+质量委员会成员对生产现场定期巡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书面汇报和分析,对“通病”进行分析,并要求改进。
(四)、自觉学习的意识差,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工作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推进质量体系换证审核,修订完善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规章制度,在各项工作上尽可能做到周密细致,有布置、有制度、有检查。
有时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不能统筹兼顾,使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好,有的布置了,没有回音;有的规划了,没有行动;有的开头了,没有注重结果;有的安排了,没有检查;有的启动了,没有跟踪;有的工作跟踪了一阵子,没有坚持下来加以巩固、发展、提高。
(文章二):医院质量管理整改措施实施方案医院质量管理整改措施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医疗安全,合理医疗收费,推进“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疗质量服务及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持续进程,在2xxx年我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现制订以下整改措施实施方案:(一)、加强医院管理,依法办院强化医院管理,依法办院,依法行医是珍重病人生命、维护病人权益的保障,也是医院与医务人员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医疗安全的需要。
按照卫生部医发[2xxx]139号文件《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今年医院将继续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院和医务人员执业、传染病防治、医疗技术准入、处方管理、放射防护、消毒隔离、合理用药等法律法规,使依法行医成为我院每位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
(一)全年医院将集中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不少于10小时。
(二)各科室要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每月一次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内容见上)参学率100%。
(三)医务科、护理部要督促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执业规范落实。
(四)相关科室要督促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保护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的落实。
(五)医务科等相关科室依据卫生法律法规把好医疗新技术准入关。
(六)医院在下半年将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的考核,考试及格率100%。
(二)、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医院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是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
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疗安全的防范、医疗任务的完成、学科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和管理都有赖于科室管理的到位,有赖于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全院医务人员要理清思路,明确责任,认真工作,完成任务。
(一)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必须每月总结、分析、汇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医院领导每季度要专题研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科室主任负责制的落实和督导,将科室各项管理指标与科主任的月、年度考核挂钩。
(三)进一步加强临床科室(包括医技和病房)、职能科室的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和督导,健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医院将举办一次岗位责任制知识的考核。
(四)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五)医院将不定期送出科主任和护士长去外地参加“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培训班,以提高科主任和护士长个人素质与管理水平。
(三)、不断加强“三基”训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临床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
医院将继续抓好全体医护人员“三基”培训,严格执行“三严”标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进一步开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特别强调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落实到每位医护工作者;医院将不定期举办“三基”培训讲座。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考试合格率≥90%,基本技能的考试合格率≥85%。
(二)各科室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进行“三基”临床技能训练,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每月一次业务学习。
(三)相关科室要定期督导和检查各临床科室(包括医技和病房)的“三基”训练的落实情况。
(四)医院将结合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处理预案,开展以“三基”训练为中心的现场操作演练。
(五)医务科、护理部要定期举办医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讲座。
(每季度一次)(四)、合理收费,取信于民信誉是医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医院要求全体医务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守信利民服务”的原则,做到“合理诊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让病人在我院诊疗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公开透明、取信于民”。
(一)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超标收费、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等不规范收费现象。
(二)进一步完善我院向社会公开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医院分别在门(急)诊大厅、设置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的公示牌,设立违规收费投诉电话,及时接待,及时处理;住院病人医疗服务收费实行“一日一清单”,门(急)诊病人医疗收费实行“一人一清单”制。
(三)医院将对全院医疗收费行为进行全面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督导,同时要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我院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督,减少医疗服务收费投诉;要积极处理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收费的投诉,对发现的违规医疗服务收费要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整改、坚决纠正,相关责任坚决落实到科室和个人。
(四)按照政府要求,定期报送并公开发布有关医疗服务费用信息,如每门诊人次费用、每住院床日费用、单病种平均住院费用、药品比例、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等。
(五)、美化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诊现代医院,不仅要求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诊断治疗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包括良好的就医环境、便捷的医疗通道、温馨的医疗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建设科目,努力为病人提供“方便、舒适、温馨”的连贯服务,创造出优良的就医环境。
(一)进一步优化门诊就诊、急诊就诊、住院、检查化验、取药治疗等医疗流程,简化其流程环节,切实解决“挂号时间长,就诊等候时间长,检查取药等候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
(二)进一步规范全院各科室(特别是临床科室)的标志和路标,做到醒目、清楚、易懂;在门诊、急诊、住院处等处设有导诊咨询台,公示牌,候诊椅,轮椅担架,饮水设施和电话等,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