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试题试卷

质量管理试题试卷

质量管理考试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或控制)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表示,标签颜色为绿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蓝色,化学试剂。

3、生物样品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上的过程。

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标准规定的和的测定下限来确定。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样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样准曲线时,必须测定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备曲线。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废水实际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 2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21分)
1、环境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同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3、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4、水样的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
5、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
6、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

()
7、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平行样分析、明码样分析、密码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室内互检、室间外检、方法比对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

()
8、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行考核。

()
9、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
10、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
11、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12、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
13、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时,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
14、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平行样分析反映分析结果为。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2.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3.随机误差又称或不可测误差。

()
A.偶然误差
B.粗差
C.可测误差
D.恒定误差
4、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船应位于 ---方向, ---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
A.后部,下游,逆流
B.前部,上游,逆流
C.前部,下流,顺流
D.前部,下游,逆流
5、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B.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C.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含量相等或相近
D.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6、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7、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
A. 相对误差
B.平均误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标准偏差
8、为减少随机误差,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执行操作规范外,还可用增加。

()
A.样品用量
B.样品数量
C.测定次数
D.标准溶液浓度
9、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速记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D.检出限
10、表示极差。

()
A.绝对偏差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
B. 平均偏差与测量均值的比值
C.一组测量值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D.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11.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期为。

() A.长期 B.十年 C.五年 D.三年
12.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
A.质量评审
B.管理评审
C.质量审核
D.合同评审
13.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 A.毫克 B.克 C.千克 D.斤
14、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得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7
B.10
C.15
D.3
15、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士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置 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
A. 15
B.30
C.1
D.5
16、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该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 A. 3 B.4 C.5 D.6
17、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
A.向上
B.向下
C.不分上下
18、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吸收瓶吸收效率测定大于 %为符合要求。

()
A.80
B.85
C.90
D.95
19、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

()
A.对角线法
B.梅花点法
C.棋盘式法
D.蛇形法
20、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 A.1-6 B.1-5 C.0-6 D.0-5
21、《固定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中规定,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h,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检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标准偏差不超过 %,原曲线可继续使用。

() A.5 B.10 C.15 D.20
22、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
A.PH值、氨氮。

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23、废水监测时,需要单独定量采样的是。

()
A.悬浮物
B.挥发酚
C.氨氮
D.生化需氧量
2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 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
A.1.0
B.1.2
C.1.5
D.2.0
25、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再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
A.水量
B.PH
C.电导率
D.氟化物
E.浊度
四、简答题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出5种)6分
2、监测数据“五性”是什么?简述其含义。

10分
3、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几个部分?简述各部分包含的知识点。

10分
4、我国颁布实施的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有哪些?(至少回答4个)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