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十六计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目录
1“瞒天过海”之人才聘用 ......................................
1.1人力资源工作之人才聘用案例介绍........................
1.2“瞒天过海”策略在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1.3“瞒天过海”策略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 2“浑水摸鱼”之离职挽留 ......................................
2.1人力资源工作之离职挽留案例介绍........................
2.2“浑水摸鱼”策略在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2.3“浑水摸鱼”策略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 3使用这两种策略的注意事项....................................参考文献........................................................
“瞒天”方能巧“过海”,“浑水”才可多“摸鱼”
——浅谈《三十六计》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
现代商战,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
在人才意味着财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者最伤脑筋的问题,在工作中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方能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人才们进行感情投资。
而“瞒天过海”、“浑水摸鱼”这些管理中的策略,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
关键词:瞒天过海;浑水摸鱼;三十六计;人力资源管理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学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当代社会,《三十六计》的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被广泛应用到政治、商业、以及管理领域。
对于现代人来说,《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思想,对为人处事和日常生活、工作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浑水摸鱼”两大计策,来简单诠释《三十六计》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瞒天过海”之人才聘用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原意是说瞒着皇帝,让他平稳过海,后来指把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之中,巧妙地利用人们司空见惯的错觉,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它是一种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真正的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出其制胜。
瞒天过海瞒天过海在商场、战场、职场都运用得很广泛。
瞒天过海”一计用在人才聘用方面,即指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一些策
略,如利用“职业规划”、“发展前景设计”等激励方式,让员工充满憧憬和热情,以达到员工聘用之目的。
1.1人力资源工作之人才聘用案例介绍
笔者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上市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为医疗器械类的诊断试剂,目前在国内诊断试剂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
但因其坐落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离市区较远,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给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
以往在招聘工作的电话邀约环节,候选人往往是一开始对工作机会充满期待,但一提到工作地点,便打了退堂鼓!更有甚者,在来参加面试的过程中因路途周折直接放弃面试机会打道回府。
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做招聘过程分析时,也将地理位置视为不可跨越的“短板”,也往往靠“高薪”来吸引潜在候选人的关注,无形中增加来用人成本……
针对客观存在的距离问题,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制定了一套新的人才吸引“策略”,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做人才吸引的“话术”,而且在后期的运用中屡试不爽!原来,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在面试邀约以及面试过程中,巧妙地将公司的优势先进行充分地介绍,例如:“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五险一金及补充医疗保险、提供住宿、班车、食堂、并且拥有市区的公司不具备的员工俱乐部及图书馆、咖啡吧……”等等卖点一一介绍完毕后,基本已经吸引了潜在候选人,最后再提到地理位置之时,基本不会被候选人过于强调和挑剔,同时,能很快保障人员聘用工作的完成。
1.2“瞒天过海”策略在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在以上人员聘用的案例中,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恰恰是巧妙地利用候选人对薪资、福利以及公司平台等等“优越”条件的关注并进行优势强化,在候选人对公司整体条件充满憧憬和向往之时,恰当地提示地理位置,此时地理位置偏僻的“短板”基本可以被候选人所忽略,从而最终达到了人才引进的最终目的。
其实,正是在过程中巧妙运用了“瞒天过海”的计策,进行“战役伪装”,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出其制胜。
1.3“瞒天过海”策略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瞒天过海”是指利用一定的策略或者方法,进行战略实施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人才管理的目的。
因此也被用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工具,便是在候选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有效地考核出候选人最真实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领导力;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利用“瞒天过海”之计策进行沙盘模拟来提高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在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制定恰到好处的考核指标,使得员工充满积极和热情地工作等等,无一不是运用了“瞒天过海”的工作策略。
2“浑水摸鱼”之离职挽留
“浑水摸鱼”为三十六计之第二十计,原意指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到更多的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更多的利益。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
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浑水摸鱼”是指人力资源工作者利用计谋巧妙借势,
笼络人心,以实施自己的计划。
2.1人力资源工作之离职挽留案例介绍
纵观今日商场,大凡业内成功人士,几乎无一不是进行感情投资的高手。
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留住人才,从而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所在公司的人资总经理便是一位精于此道的高手。
某日,公司一位很有才干的研发总监离职去了别的公司,而他之前在公司所负责的项目因此进程缓慢,整个研发团队也因为种种原因军心涣散。
于是人资总经理主动找到这位研发总监,一阵寒暄细说慢语之后才逐步进入正题,人资总经理满含笑意地问到研发总监近期的情况,研发总监自然要把自己的处境好好描述一番:“很受新东家的赏识,手下人协调也不错,估计所负责的项目在一年内可以赚300万……”“300万吗?我认为太少了”人资总经理听完后淡淡的说:“照我看,你的能力一年可以赚1000万,你自我估计太低了!在这个小池子里,你这条大鱼只能弄起这点水花,所以我看这里并不适合你,还是回到LDM(公司名称)。
只要你回来,公司的岗位随时为你保留。
公司需要的正是你这样的优秀人才,只要是人才,公司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研发总监意外之余也感动万分,果不其然,一个月以后,研发总监返回到工作岗位。
人资总经理当然也兑现承诺,为其争取到更加优越的办公条件和政策支持,半年以后,研发总监带头负责的项目果然成为公司的又一个主推产品,为公司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润回报。
2.2“浑水摸鱼”策略在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以上人资总经理挽留研发总监离职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挽回的过程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有人格追捧又有利润承诺。
研发总监纵然当初因种种原
因离开公司,也会被人资总经理的真情所打动,被公司承诺的政策支持所吸引,返回公司后自然信心倍增干劲十足,结果可想而知。
于公司挽回了业内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为公司带来了更多到利润回报;于研发总监本人,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施展空间,同时得到了无可比拟的个人收入,可谓是双赢的案例典范。
人资总经理正是抓住了研发总监的心理,“因自己的离开给公司的项目进展以及人员管理造成困扰,难免有一丝愧疚。
”紧接着话锋一转对其进行能力肯定和人格追捧,“飘飘然”之间研发总监便被“征服”,可谓是在“浑水”之时抓紧“摸鱼”,结果大获全胜。
2.3“浑水摸鱼”策略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现代商战,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
在人才意味着财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者伤脑筋的问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方能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人才们进行感情投资。
“浑水摸鱼”的策略也被广泛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方方面面。
3使用这两种策略的注意事项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瞒天过海”、“浑水摸鱼”两大计策是特别常见的,特别是职场和商业活动中,面对有充分准备的竞争对手,不是奇谋就无法取胜。
而隐起真情,制造假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是为了“乘隙潜袭”的良机。
然而,任何事务都是双面的,每个人所面临的情境都有好有坏,遇到有利形
势应当加以清醒,遇到坏的形势应当更加冷静。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总会有被“瞒天过海”和被“浑水摸鱼”者,所以,为避免被动的形势发生,只有争取更大的防御的本领,方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参考文献
【1】释颢.三十六计现代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赵清文.正宗三十六计.华夏出版社.2008
【3】毛元佑,徐楚桥.三十六计解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
【4】仲鑫.国际商务谈判.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徐鹿.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