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

CFL-10/1.6型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书C407C2.000S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0月使用说明书 C407C2.000第1页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FL-10/1.6 型低温液体贮槽代替 共14页11.1 1.2 刖言 概述流程特点说明3 3.1 3.24 4.1 4.2 4.35 5.1 5.26 6.1 6.27 7.1 7.2 7.3 8 技术特性结构简介与贮槽特点 结构简介 贮槽特点 操作与维护 操作 维护贮槽的停用及重新起用 运输与安装 运输 安装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安全要求 注意事项 交货范围、验收规则及“三包”范围 交货范围 验收规则 三包”范围 附表附表1阀的操作状态表附表2立式贮槽流程图及液位曲线对照图共14页第2页1前言低温液体贮运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研究等国民经 济的各个部门,而高纯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主要用于电子工业等。

低温液 体贮运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原因在于它与传统的钢瓶气相比,具 有运输方便经济、节省能源、安全可靠、保证纯度,适应性大等优点 .我 国的低温液体贮运设备正向高质量、多品种、大容量的方向发展。

我厂的低温贮运设备经过多年的研究、制造,加之同日本、德国、美国 等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各国专家来厂指导,使我厂贮运设备的设 计,制造水平迅速提咼,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厂具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许可证和制造许可证。

我厂拥有美国ASMEg 权的U 、L 2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资格。

我厂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通过了 ISO9001质保体系认证。

设备的操作者及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使用 特点、操作维护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您服务,帮助 您单位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流程简介流程见本文件附表2此流程从操作上考虑:设置有槽车充排口,去汽化器接口以及接泵的液 体出口,同时设置有自增压器和自力式增压调节阀(自力式增压调节阀 选用法兰连接)。

液体进出口采用双阀结构,两阀之间设置了安全阀。

从 安全角度考虑:贮槽设置有双安全阀,能及时有效的保证贮槽的安全使 用。

技术特性贮槽的三个压力等级下的技术性能参数见表11.1 概述1.2第3页表1贮槽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产品代号单位C407C2.000备注产品型号CFL-10/1.6 型最高工作压力内筒Mpa 1.6外筒-0.1-”指外压计算压力/ 设计压力内筒 1.9/1.9外筒-0.1-”指外压气压试验压力 2.2气密性试验压力内筒 1.9外筒-0.2(内筒同时持压0.1MPa)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1.6有效容积3 m 10几何容积10.527重量空重kg7486满重(L02)21584设计温度(内筒/外筒)C-196/50充满率%95焊接接头系数(内筒/外筒)1.0/0.85腐蚀裕量(内筒/外筒)mm0/1.0材质(内筒/外筒)0Cr18Ni9/Q235-B 容器类别三类贮存介质LQ,LN2,LAr额定排液量(气)m/h6000C , 0.1M Pa 下安全阀开启压力MPa 1.76共14页3 结构简介与贮槽特点3.1结构简介贮槽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内筒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外筒Q235-B制造,夹层充满珠光砂,并抽真空,同时设置了经过特殊处理的吸附剂,以延长贮槽的真空寿命。

贮槽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贮槽底部周围。

贮槽设置有压力表,液面计,供观察槽内压力、液面之用。

3.2贮槽特点3.2.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3.2.2贮槽增压器组成封闭系统,在不外加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或气体,保证了排出液体或气体的纯度。

323贮槽设置有供槽车充液的接头,可向汽化器、泵或槽车送液。

3.2.4贮槽的绝热材料珠光砂和吸附剂都经过特殊处理,使贮槽具有较长的真空寿命,同时贮槽设有金属热偶规管,并备有热偶真空计,需要时即可测量夹层真空度。

325贮槽底部阀门布置美观大方,便于操作与维修。

4操作与维护4.1操作(见附表1,阀门的操作状态表)4.1.1准备工作贮槽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验。

4.1.1.1气密性试验贮槽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贮槽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氮气,试验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

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用干燥无油的空气对贮槽内筒系统进行吹除 处理,用以去除潮湿空气,排除气露点应不高于-60 C 。

注意吹除时, 凡有外接管口都应排气,以清除管阀中的机械杂质及潮湿空气。

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除之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直 至排出气体纯度达到要求为止。

4.1.1.3 阀门仪表的检查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仪表指 示是否正确,否则应予以调整。

分首次充液和补充充液。

e ) 待液面计指示有液体时,打开 V3,关闭V2,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 液。

f ) 当MV 阀(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V3,停止充液,同时打开E2,排除充液管路中的残余气液。

g ) 充灌结束,拆除充液管线。

补充充液程序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内筒已有低温液 体,不需要冷却内筒,因此吹除管路后即可由 V3阀进液。

4.1.2充液4.1.2.1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的充灌),其步骤如下:a)联接充液管线;b )对充液管进行吹除(每次充液前都应进行)。

在V2、V3末开启前, 由液源排出阀向输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同时打开 管路进行吹除。

以清除管道中潮湿空气和机械杂质;C )打开E1及MV 阀,压力表阀,并启动液面计(全开 关闭L2阀); d ) 打开V2,由上部进液,此时由于内筒处于热状态。

小,使管路和内筒遂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

待 排气时,可开大V2,加大充液速度。

E2阀,对其 L1, L3 阀,V2阀开度要 E1稳定 4.1.2.2补充充液(指内筒已有低温液体冷态下的充液)。

另外,从压力角度看,还可分为无压充液和带压充液。

无压充液 在充液过程中,E1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

带压充液一一充液过程中,E1阀关闭,槽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带 压充液时,内筒压力不得高于该槽的最高工作压力。

首次充液必须米用常压充液,补充充液可以米用带压充液。

液体容积与液位高度关系可查容器上安装的曲线图,也可按以下公 式计算: 液氧:V=2.76H-0.52 (H>0.57m) \ 液氮:V=3.88H-0.52 (H>0.4m) 、此换算关系仅适用于0.1M Pa(A)条件下 液氩:V=2.23H-0.52 (H>0.7m) /式中:H ――液位计读数[mH0] 注意:在不同压力等级下液体密度不同,液位曲线也会有所变动. 增压 当排液需要稳定槽内压力时,需使用增压器增压,程序如下。

关闭E1阀; 确定V4阀已经全开;缓慢打开V1阀,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 若排液速度较高,内筒压力下降,可开大V1阀; 当不需要稳定内筒压力或停止向外供液时,应关闭 V1阀。

由于贮槽设置A1阀,在整个增压过程中,贮槽会自动保持压力稳定。

在第一次增压时(或需要改变槽内工作压力时),应调整A1阀的启闭 压力,使之达到工作要求。

A1阀的关闭压力应等于需要的工作压力。

压紧顶部调节螺栓,均为提高开启压力,反之降低开启压力。

排液有两种方式:a)向汽化器排液当槽内压力达到要求后,即可打开 V6阀向外供应液体。

4.1.3 a) b) c) d) e)4.1.4排液b )由液体进出口阀V3、V10排液此种排液是利用输液软管向槽车或其它较大贮槽供液, 其操作程 序基本同于充灌液体,只是V3阀由进液变为排液。

一般V9为常 开,只有当检修V3时,V10才关闭。

V3 V10之间设有管道安全 阀S5。

C )通过备用接口 V7排液。

此排液口除用于接泵之外,也可以作为 其他形式的取液口。

液体贮存分为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

a )常压贮存过程中,E1阀始终开启,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 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

b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E1阀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 内筒压力将逐渐升高,此时除液面计、压力表投入运行外,当内 筒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应立即打开 E1阀泄压。

当长期贮存液氧时,在贮存期间(无论何种贮存方式)应定期对液 氧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检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检查 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5ppm,否则应将槽内液体排尽或者补充液氧, 使贮槽中乙炔含量小于0.5ppm 。

维护对于低温液体贮运设备重要要求之一是要有良好的绝热性能,蒸发 率要小,而真空的好坏又是绝热性能的关键。

珠光砂在常温常压下 的导热系数为0.052w/mK ,而真空度在66.7-1.33Pa 范围内的导热系 数却是0.0026 w/mK ,由此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热量 相差20倍。

贮槽真空度一旦被破坏,就无法贮存低温液体。

因此应特别注意保护贮槽 的真空度。

贮槽的外筒防爆装置和抽空阀是直接通真空夹层的,在夹层真 空度没有破坏时,或不需要补充珠光砂重抽真空时,不得拆弄该装置。

抽 空阀在设备出厂时作铅封,说明不准任意搬动,否则将破坏其贮槽真空度。

4.1.5贮存4.24.2.1绝热性能的保护低温液体贮槽的外壳属于外压容器,外壳承受着大气压力,严禁敲 打和碰撞,免于外壳受到损伤。

设备也不得置于高于 50C 的环境之 中,影响真空度,降低绝热效果。

4.2.2 真空检查及再抽真空贮槽的真空度半年左右检查一次。

测量时,只要将金属热偶规管上的护盖 拧下,插上热偶真空计的插头,即可测知夹层真空度,具体操作按真空计 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贮槽使用几年之后,真空度可能降低到66.7Pa 以下,需要重抽真空, 提高绝热性能。

重抽真空以前应将槽内液体排尽。

并用 80-100 C 的 干燥无油空气或氮气加温吹除直至恢复常温,接好抽真空管道,首 先开泵抽出管中湿空气,然后打开真空阀抽空。

具体如何抽真空,若有必要,用户可与设备制造厂联系,双方商定重抽真 空的具体工艺。

此贮槽采用两组安全装置,每组由一个安全阀、组成。

在正常情况 下,三通阀V5处于两组都通的位置。

只有在检查一安全阀时, V5 阀才调至只与另一组安全装置相通。

4.2.3三通阀V5的功用一一内筒安全装置的维护4.2.4检查及故障处理4.2.4.1 正常检查a) b) c) d)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位置; 压力表,液面计的测量是否准确可靠; 设备管道、阀门有无渗漏、堵塞现象; 当容器压力达到安全阀的起跳压力,而安全阀不动作时,应立即 校准安全阀起跳压力,以保证贮槽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