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的种植技术资料
1、优选品种,并采用液体菌种。
菌种是整个栽培过程的首要因素,至关重要。
优质菌种菌丝分解吸收营养物质速度快,菌丝生长也快,可以早日完成营养阶段的生长,早日进入出草阶段,试验证明,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优质菌种可以比一般菌种产量高出30-80%。
2、制好培养基。
据多次试验研究,采用组合改良配方为好,即主料为大米加小麦(二者为1:1),并加营养液。
有的地方也采用如下的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0.5%、VB1微量,每瓶可装配好的培养料30-40克。
总之在制作培养基时应注意:①主料与营养液的比例要适当,不能太干或太湿,适宜的含水量为57-59%之间。
②主料与营养液在灭菌前的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超过5个小时,否则会发生培养基发酵和糖化,影响前期的转色和出草。
③要严格控制培养基酸碱度(PH值)在5.5-7.2之内。
④培养基严格灭菌,灭菌时间必须在3小时以内灶内温度达到100℃,否则培养基容易酸化变质,影响产量。
高压灭菌 1.5小时,常压灭菌8-10小时,自然冷却至60℃,马上出锅,散开冷却至20℃以下接种(常压灭菌结束后绝对不能闷料,否则容易导致细菌污染)。
3、控制好温度。
温度是所有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
菌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长温度为16—23℃。
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
持5—10℃的温差。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把温度控制在发菌时为15-20℃;出草时为16-23℃;长草时为20-25℃。
长草如遇低温会产生畸形,影响产量和质量。
而温度超过28℃时对出草不利。
试验证明,蛹虫草在温度10-20℃下培养需要30-45天才能出草,而在恒温19℃条件下培养,15-25天就开始出草。
在栽培时如遇养菌期或出草期室内温度偏高最好采用空调来降温,以减少细菌或真菌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4、适宜的湿度。
湿度也是虫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虫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特别是在中后期,把湿度提高到85%以上,就可以延迟蛹虫草的衰老时间,大大提高产量,即使在95%以上的湿度条件下,虫草也能正常生长。
一般出草到成熟需向瓶中注水3-4次。
5、光照适宜。
光照是蛹虫草栽培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蛹虫草在养菌初期不需要光照,但在原基形成时要求150-250勒克斯的明亮散射光刺激才能正常出草。
一般催草时每天需要12-15小时的光照刺激,室内栽培可用多个40W的荧光灯来作为补充光源,灯管距栽培瓶30-50cm为宜,再配合适宜的温度、通风、湿度,一般只需10天左右就会整齐出草。
反之则会出草不齐,产量低,品质差。
6、通风良好。
当瓶子发满菌后,应该立即进行室内和瓶内通风。
最好在瓶子发满菌后,用铁钉或竹签在封口膜上刺3-6个圆孔通风,一直到虫草成熟。
这样产量更高,出草更快、更齐。
等草长到瓶口时,揭掉封口膜让光照直接射入,使虫草颜色更红、更黄,这时需保持空间湿度90%,让它长子囊孢子,使品质更好。
7、及时采收,并烘干、妥善贮藏。
为确保蛹虫草的质量,当虫草长到10厘米左右,于散孢子之前就应及时采收,并且采后要及时烘干(烘干时前期温度控制在35-45℃;后期温度控制在50-65℃),烘干的产品要存放到密闭的塑料薄膜袋内或直接包装待售。
上述栽培要点归纳起来:一是要优选液体菌种;二是培养基配比要适当,灭菌要彻底,并且灭菌后要及时出锅降温;三是接种、养菌时最好控制在18℃以内;四是在催草、出草期要将增氧、增光、补水、通风和变温等措施协调起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另外在栽培中如遇菌丝徒长,不转色,迟迟不现草的现象可采用搔菌和喷洒5%生石灰水溶液的方法来解决。
一、竹荪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方法一:用碎竹或竹屑加50%的干牛、马粪混合堆沤发酵,当堆尺升温到65-70度时,翻堆(先后翻堆3次)。
待料变成褐色,稍用力即可折断时装瓶灭菌,冷却备用。
方法二:用竹屑50%,玉米秆、竹竿碎屑各25%,加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0.5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一毫克,吲哚乙酸2毫克,水1000毫升,配制成营养液,分装于广口瓶中,灭菌后备用。
二、灭菌
原种灭菌一般采用高压灭菌。
将装有培养料的瓶口用棉花塞紧后再用牛皮纸扎好,竖放在高压锅内,打开排气阀,待空气放尽后关闭。
压力上升至152千帕(即1.5个大气压)时开始计时,保持1-1.5小时。
三、接种与培养
蛹虫草种植技术:
《农业正版光盘——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是同属不同种,也是一种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
可全草入药,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
本片向您介绍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技术:菌种准备、培养基的准备、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
《农业正版光盘——蚕蛹虫草培养新技术农家书屋推荐光盘》1.蚕蛹虫草 2.虫草菇的培育 3.冬虫夏草专家谈
《正版图书——新法栽培蛹虫草》蛹虫草医疗保健价值突出,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蛹虫草的研究,编者对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讲解蛹虫草菌丝体的发酵工艺,最后简述了蛹虫草产品的深度开发。
适合食用菌制种厂、生产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医药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蛹虫草概述
第二节蛹虫草栽培和开发的现状
第二章蛹虫草人工栽培的设施及要求
第一节生产场地
第二节生产设施
第三节必备器材
第四节常用药剂
第三章蛹虫草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人工栽培条件
第二节制种技术
第三节蚕蛹培养基栽培法
第四节幼蚕培养基栽培法
第五节米饭培养基栽培法
第六节混合培养基栽培法
第四章蛹虫草的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第二节常见的杂菌及其防治措施
第三节常见的害虫及其防治措施
第五章工业化深层发酵培养蛹虫草菌丝体第一节深层培养概述
第二节深层培养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深层培养设备以及工艺
第四节工业化深层发酵培养蛹虫草菌丝体的意义第六章蛹虫草产品的深度开发
第一节蛹虫草酸奶饮料生产技术
第二节蛹虫草菇果奶液生产技术
第三节蛹虫草精粉胶囊
第四节蛹虫草鲜菇原汁饮料生产技术
第五节蛹虫草灵芝酸奶生产技术
第六节蛹虫草冲剂生产技术
第七节蛹虫草蜜汁饮料生产技术
附录蛹虫草的成分检测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正版图书——北虫草栽培新技术》
第一章北虫草概述
第一节虫草的分类地位与自然分布
第二节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
第三节北虫草的药效成分
第四节北虫草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二章北虫草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形态结构
第二节生活史
第三节生态条件
第三章北虫草的生产条件与应用第一节地址选择和生产设施
第二节生产设备与应用
第三节消毒药品与应用
第四章北虫草制种技术
第一节母种制作
第二节固体原种、栽培种的制作第三节液体菌种制作
第四节菌种鉴定
第五节菌种保藏
第六节常见的菌种问题
第五章北虫草栽培技术
第一节栽培技术概述
第二节栽培季节和工艺流程
第三节物质准备
第四节培养基配制与装瓶(袋) 第五节灭菌和接种
第六节发菌期管理
第七节转色期管理
第八节出草期管理
第六章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虫害及其防治
第三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七章北虫草采收与采收后处理
第一节采收
第二节加工
第三节包装
第四节贮藏
主要参考文献
《农业正版光盘——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农业正版光盘——蚕蛹虫草培养新技术农家书屋推荐光盘》+《正版图书——新法栽培蛹虫草》+《正版图书——北虫草栽培新技术》+快递=1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