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蛹虫草种植技术》(怎样种植蛹虫草)

《蛹虫草种植技术》(怎样种植蛹虫草)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介绍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

它同冬虫夏草一样同归于虫草属。

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和冬虫夏草相似,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珍贵药用真菌。

由于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需要养殖蝙蝠蛾幼虫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因此,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较大,目前只有一些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解决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矛盾,大量栽培蛹虫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同时也能给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栽培蛹虫草技术易学,全国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均栽培成功。

现把江西省进贤县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配制培养料配方:大米70%、蚕蛹粉23%、蔗糖5%、蛋白胨1.5%、酵母粉0.5%、维生素B1微量。

将上述物质按配方称量,混匀,分装入500毫升罐头瓶中,每瓶约装30克培养料,另加入30毫升左右的营养水,瓶口包扎聚丙烯薄膜。

二、灭菌、接入蛹虫草菌种高压0.13兆帕保持1小时或常压100℃保持10小时。

灭菌后,罐头瓶内的饭粒不生也不成糊状,饭粒之间有空隙。

在接种室接种,每瓶约接入液体菌种5—10毫升。

三、菌丝培养管理保持培养室温度15—20℃,湿度65%左右,避光,菌丝阶段在黑暗的环境下发育较快,光线强不易产生子座。

因此,本阶段应避光培养。

由于蛹虫草是在瓶内生长,空气湿度的高低对其影响不大。

四、子实体生长培养管理待菌丝布满整个瓶面并扎到瓶底,开始见光,但避免太阳光直射。

若培养室光线太暗,可补充日光灯照。

菌丝见光后,在培养料表面或四周见有桔黄色色素形成,并出现米粒状的桔黄色菌蕾,菌蕾伸长后即成为子实体。

子实体形成应有温差刺激,子实体培育阶段,温度应为20℃—25℃,超过28℃不能长草,湿度应提高到85%左右,以减少瓶内水分的蒸发,在整个生长阶段,不须去掉封口薄膜,在子实体培养后期,可在封口薄膜上扎几个小孔。

当子实体长高至5—8厘米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每瓶加入清水或营养液3—5毫升,盖好薄膜,继续培养,约半个月可再发生子座,待子座长至5厘米以上高时,即可采收。

五、采收、出售当蛹虫草成熟后,从子座根部剪断,将子座晒干,水分应低于5%,防止发霉变质,避免折断,用薄膜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食用菌生产大全》方芳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蛹虫草一、生物学特性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又名北虫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蛹虫草属。

(一)形态特征蛹虫草是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蛹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

子座橘黄色或橘红色,单生或数个丛生,长2~8cm,从jiz(二)生长发育条件1营养蛹虫草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果胶等,以葡萄糖和蔗糖等小分子糖类的利用效果最好。

能利用的氮源有氨基酸、蛋白胨、豆饼粉、蚕蛹粉、玉米浆、酵母浸膏等。

适宜的碳氮比(C/N)为3:1~4:1,矿质元素中以磷、钾、钙、镁为主要元素。

维生素B1能促进菌丝生长发育。

2温度蛹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6~30℃,适宜温度为20~25℃,6℃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2℃,超过25℃,子实体难以形成。

3空气蛹虫草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都需要有新鲜的空气,人工栽培蛹虫草,菌丝生长期瓶内氧气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出菇期需增加瓶内的通气量,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

4光线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需要避光培养。

菌丝长满后需增加自然光照,生产上采用日光灯补光。

5酸碱度(pH值)蛹虫草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最适pH值在5.2~6.8。

一般培养料中的自然pH值即可。

二、栽培技术蛹虫草为低温型真菌,在自然条件下培养,应避开夏末高温和深冬寒冷季节,在春、秋两季栽培。

春季2~3月、秋季9月为适宜的接种时间,此时温度低,菌丝生长洁白粗壮,并可防止杂菌感染。

(一)优良菌株选择一是生产用的蛹虫草菌种必须具有优良的结实性,生产者应从正规科研部门购买,先进行对比。

一般来说,具有结实性的优良菌株在培养基表面易分泌橘黄色物质,菌丝体在光照的刺激下也易变为橘黄色或橙黄色。

若培养基表面有紫色或紫红色分泌物,则表明该菌种已严重退化,应弃之不用。

生产前需作出草(子实体)试验,以保证菌种确实可用。

二是优良菌种应具有抗性强,生长旺盛,出草快、出草均匀、转化率高等特点。

母种外观应选择菌丝粗壮,萌发力强的菌种。

三是购种时要避开高温天气,避免菌种因受热老化生活力衰退,影响长势。

(三)混合培养基栽培技术1.培养基制作按配方:葡萄糖10g,蛋白胨1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柠檬酸铵1g,维生素B11片,水1000ml,配制营养液。

用洗净的罐头瓶装料每瓶先装50g大米,1.5~1.6g蚕蛹粉拌匀,在加入85~90ml营养液,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膜封口。

按常规进行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

2接种培养基出锅后,待培养基温度降至25℃以下时,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接种时将接种块放置于料面中央,再用聚丙烯膜封口。

每支试管接5~8瓶。

3菌丝生长管理接种后的栽培瓶置22~25℃温度下避光培养,为了加快后期菌丝转色及原基分化,最好在微弱光线下培养发菌,20天左右菌丝长满瓶。

发菌期间注意保持恒温,栽培瓶也不能移动。

4原基形成期管理菌丝刚长满瓶时呈雪白色,此时不要急于见光,继续培养3天后,按60瓶/平方米的密度将瓶散开催蕾。

催蕾期间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每天保持12~14小时光照,如光线不足,可用日光灯补充光照。

二是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且昼夜温差需有3~5℃的温差刺激。

三是湿度控制在60%~70%。

此时湿度不可过大,以免气生菌丝徒长而影响原基分化。

四是用刀片在封口膜上开一个1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小口,以保证瓶内空气流动顺畅。

管理得当,3~5天后菌丝即可由白色转变为橘黄色,随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橘黄色的菌丝团,再经1周,菌丝团快速分化,形成大量橘红色、米粒状的小原基。

5子实体生长期管理当原基分化完全后,需将光照时间缩短至自然光照长度,白天室内有充足的散射光,晚上不补光。

每天转动瓶2次,每次转动90度角,使料面受光强度保持均匀,以免子实体在瓶内弯曲生长。

适时调整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湿度管理不当易导致气生菌丝徒长,初期可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待子实体生长超过周围菌丝表面后,将空气湿度增大到95%。

增湿可向地面喷水。

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5分钟。

在次期间,如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可用喷雾器在菌丝表面喷少量水。

一般连续管理15~20天,即可采收第一批子座。

6采收待子实体生长停止后,尖端表面出现橘红色孢子囊,手触不光滑,子实体长达4~8cm 后即可采收。

采收时用带弯头的小铲小心将子实体从基部铲下,采收后除去培养料表面老菌皮,补充水分,可再收获一潮子实体。

采收的蛹虫草子实体需及时分级烘干。

蛹虫草种植技术:《农业正版光盘——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是同属不同种,也是一种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

可全草入药,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

本片向您介绍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技术:菌种准备、培养基的准备、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

《农业正版光盘——蚕蛹虫草培养新技术农家书屋推荐光盘》1.蚕蛹虫草 2.虫草菇的培育 3.冬虫夏草专家谈《正版图书——新法栽培蛹虫草》蛹虫草医疗保健价值突出,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蛹虫草的研究,编者对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讲解蛹虫草菌丝体的发酵工艺,最后简述了蛹虫草产品的深度开发。

适合食用菌制种厂、生产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医药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蛹虫草概述第二节蛹虫草栽培和开发的现状第二章蛹虫草人工栽培的设施及要求第一节生产场地第二节生产设施第三节必备器材第四节常用药剂第三章蛹虫草的栽培技术第一节人工栽培条件第二节制种技术第三节蚕蛹培养基栽培法第四节幼蚕培养基栽培法第五节米饭培养基栽培法第六节混合培养基栽培法第四章蛹虫草的病虫害防治第一节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第二节常见的杂菌及其防治措施第三节常见的害虫及其防治措施第五章工业化深层发酵培养蛹虫草菌丝体第一节深层培养概述第二节深层培养的条件及影响因素第三节深层培养设备以及工艺第四节工业化深层发酵培养蛹虫草菌丝体的意义第六章蛹虫草产品的深度开发第一节蛹虫草酸奶饮料生产技术第二节蛹虫草菇果奶液生产技术第三节蛹虫草精粉胶囊第四节蛹虫草鲜菇原汁饮料生产技术第五节蛹虫草灵芝酸奶生产技术第六节蛹虫草冲剂生产技术第七节蛹虫草蜜汁饮料生产技术附录蛹虫草的成分检测方法主要参考文献《正版图书——北虫草栽培新技术》第一章北虫草概述第一节虫草的分类地位与自然分布第二节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第三节北虫草的药效成分第四节北虫草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第二章北虫草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形态结构第二节生活史第三节生态条件第三章北虫草的生产条件与应用第一节地址选择和生产设施第二节生产设备与应用第三节消毒药品与应用第四章北虫草制种技术第一节母种制作第二节固体原种、栽培种的制作第三节液体菌种制作第四节菌种鉴定第五节菌种保藏第六节常见的菌种问题第五章北虫草栽培技术第一节栽培技术概述第二节栽培季节和工艺流程第三节物质准备第四节培养基配制与装瓶(袋)第五节灭菌和接种第六节发菌期管理第七节转色期管理第八节出草期管理第六章病虫害防治第一节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第二节虫害及其防治第三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七章北虫草采收与采收后处理第一节采收第二节加工第三节包装第四节贮藏主要参考文献《农业正版光盘——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农业正版光盘——蚕蛹虫草培养新技术农家书屋推荐光盘》+《正版图书——新法栽培蛹虫草》+《正版图书——北虫草栽培新技术》+快递=168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