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把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一样:有的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只停留在知道和了解这一层面上,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的效果截然不同。

当然,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能成为优生,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因为不同学生客观上都会存在差异,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学困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但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对待他们,他们也能够取得进步。

“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基本理念,教师要承认不同的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

当教师接受了这个观点以后,就大可不必强求学困生也能像优生一样,每次测验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教师就是为了测验考试的成绩,而硬逼学困生去死记硬背知识,抄抄写写,结果可想而知:越学越怕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学生越来越厌学,产生厌学情绪,更加无心向学。

教师应该用更多的关爱去对待学困生,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并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这也是教育学困生的目的。

从学生一踏进校门开始,他们的认知水平应该是在同一水平上的,但由于每个学生之前受到的家庭教育不一样,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以及学习的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如: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师因素等等,由于这些因素涉及到的范围太广,本文只从学生自身的心理出发,对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作肤浅的探究。

一、依赖心理
大部分学困生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依赖心理。

如今的学生大部分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做事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这种依赖性就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长都反映这样的情况: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才会认真的完成,一旦家长不在场,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作业。

其实,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平时小孩子做什么事家长都不放心,都要全程监督引起的。

时间长了,小孩子就会形成依赖的心理,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

同样,在学校里,如果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学生也会形成依赖心理。

因此,我们应该在认为小孩子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大胆的放手,让小孩子去发挥,等他完成了,我们再作出评价,做得好的表示赞扬,做得不够好的,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让他明白道理,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小孩子的独立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其实,像这样的学生完全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学习中通过纠正训练,改正依赖心理。

例如,平时学生在家里,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学生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等,如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只要适当的表扬,学生便能增强自信心,如果不能完成,我们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他有接受下一次挑战的信心。

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独立提问,提高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尽量少用集体性地提问。

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将会有所提高。

因为经常集体性地提问和集体回答问题,很容易使依赖性强的学生不思考问题,只是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会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懒惰心理
有部分学困生都是由于懒惰引起的。

这些学困生大都是不想学习,一回家就什么都不干,只顾看电视或者玩其它。

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总是想先看看电视或者玩其它东西,再完成当天作业,还常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拖拖拉拉,甚至边玩边学,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日复一日,学习成绩肯定不理想。

这一类型的学困生,平时家长应该加以约束,但也要有一个过渡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合理地给学生安排时间,最好能与学生一起商量如何合理安排,这样就能让学生易于接受。

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有些学生学习懒惰是因为身体虚弱或疾病,致使身体容易疲乏,学习难以持久。

应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改善营养或积极治疗,以增强体质。

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这一类型的学困生,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作业马虎,上课容易开小差,如果我们一发现马上进行纠正,课后再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这些懒惰的学生也会慢慢改正坏习惯。

三、畏惧心理
大部分学困生都有畏惧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屡遭失败而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容易丧失信心而产生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他们能够敢于面对失败,勇敢地接受下一次挑战。

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如:上学期,我班有个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内容掌握不好,以致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丧失信心,经常把会做的题目都做错。

找到原因后,我对他进行了单独辅导,分析错误原因,经过两三天的练习,这个学生树立了信心,随后在数学计算能力的比赛中取得了前五名的好成绩。

四、厌烦心理
有部分学困生由于学习不好而产生厌烦心理。

作为教师,就应该精心备课,力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到课程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帮助学困生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学困生,更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就能使他们重新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

对于学困生来讲,教师的表扬、肯定、奖励等手段往往有很大的作用,它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改变的进程。

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恢复正常健康的学习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坚持不懈,尽最大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身心健康,就算不能使他成为一名优生,也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不断追求进步,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
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徐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
【组稿编辑:王骏】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县则克台镇第二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