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石

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石

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石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评价的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并在了解学生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发展。

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尤为重要。

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评价内容多样,为学生搭建快乐成长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

例如利用“智慧星”的颗数来评价学生。

课堂上,我设了5种奖:红星奖给专心听讲的学生,橙星奖给爱动脑筋的学生,绿星奖给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黄星奖给有进步的学生,蓝星奖给团结协作的学生。

此外我还设立了劳动星、勤学星、合作星、自律星、活动星等,只要孩子们能得到5颗就可以换一颗闪亮的“智慧星”。

评价每周进行一次,评出优秀小组和本周小明星及进步小标兵。

这样的评价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我能行,我快乐”的美好体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评价标准多样,为学生创设快乐成长的机会
众所周之,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
搞“一刀切”必然会使部分学生心理受挫,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我们可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都有发展的机会。

例如在平时练习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一个标准评判学生学习程度的做法,主要从作业准确率和作业态度两方面进行。

只要端正学习态度,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前进的动力。

对每次测验后的评价,我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学生间的不同起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如学困生,试卷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础题得分便可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得到一颗星;如中等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保住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题的得分,同样可以得一颗星;对优等生要求适当提高,他们在掌握整张试卷的必做题后,还要努力挑战试卷中的思考题,若挑战成功就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这样分层评价以后,让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起点,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方式多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积极提供机会,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评价学生,实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课堂及时评价、作业激励评价、写课后反思、测验等。

1.在课堂上及时评价。

首先,课堂上我喜欢教学生多用眼神和
老师交流。

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投以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表扬;学生行为有错时投以躲躲闪闪的目光,让学生明白自己做的不对,连老师也不好意思了,这样既不打断讲课的思路,又照顾学生的自尊,一举两得。

其次,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评价,让学生觉得隽永甘甜、轻松愉快,使整个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2.在作业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从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能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又能帮其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培养严谨细致的学风。

教师可以用期待式评语、激励式评语、“等级——符号”结合式评语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注意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3.课后反思,养成反思应用的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我常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定期创办数学小报,以自查、互查、集体查的方式做出积极的评价,并选出佳作进行交流、探讨、总结,效果良好。

主要设计了以下的内容:⑴收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⑵总结最近所学的数学知识,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惑之处;⑶撰写数学手抄报、数学园地、数学生活报等;⑷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⑸建立课后评价反思表,内容主要涉及“解题方法”、“得意之处”、“同学眼中的我”、“今天理解最好的地方”等等。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有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更足了,
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发现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了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使学生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的目标努力,从而在评价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这也是新的评价体系的立足之本。

任何一项工作的提出与实施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和终结点。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市上街区外国语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