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看待教育事业、教师责任和师德
一、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角色内涵,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首先,教师职业是崇高的。
国运昌盛,系于教育;教育兴衰,在于教师。
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桥梁、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人的命运改变的阶梯,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没有教育,整个社会将笼罩在落后、愚味、无知、野蛮、黑暗的世界里。
教育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一代代人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又是一代代人成才的铺路石,每一个出色的学生背后都有一群辛勤工作的教师,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总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关心、爱护、鼓励、鞭策、引导。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教师职业是崇高的。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斯大林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到我们的工作,将决定一个人的一辈子命运,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内心就应当会涌动出一股巨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其次,教师职业是伟大的。
教师职业的伟大,就在于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教师常常面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师的待遇虽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但是,比起某些高收入的行业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在教师行业内部,经济待遇也是不平衡的。
然而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的工作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业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
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往往难以与发大财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能有坚守的毅力和奉献的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反映了从事教育工作的行业特点。
有人把教师比作“人梯”、“园丁”、“铺路石”,还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和“蜡烛”,这些都肯定了教师牺牲精神,颂歌教师职业的伟大。
第三,教师职业富有挑战性。
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教师职业是伟大的,然而,教育是清苦的,教师是辛苦的,教师职业是平凡的。
教师职业平凡在于教师职业也是三百六十行内的一种职业,教师也是普通劳动者。
教师职业的平凡也在于教师工作方式,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两点一线”,家庭――学校,学校――家庭;上课――下课,下课――上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退休。
但教师
的工作是最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从事的职业是塑造一个个美好的心灵,为社会培养一个个有用之才,每一位老师,没有理由瞧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每一位老师不可怠慢自己的工作。
教师当自信,教师当自强。
二、准确把握教师职业角色要求,做一位有尊严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职业是用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点燃智慧,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高超的师能,创造较好的实绩,只有具有高尚的师德、高超的师能和较好的工作实绩,才能拥有作为教师的尊严。
三.教师的责任与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劳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通过这一规范的遵守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水平;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将教师德福关系可以一分为二地看。
从总体上说,德福一致具有必然性。
教师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幸福范畴是所有教师道德范畴如教师的公正、仁慈、义务、良心、人格的起点、归宿以及联系它们的扭结。
从雅福的角度看,德与福是一种等同关系,具有一致性。
实际上就是从幸福的精神性这一立场出发看问题,德行本身就具有自我肯定、超越牺牲的性质。
德福矛盾又具有普遍性。
实际生活中德福矛盾的例子应当说比比皆是。
同样,在教育生活中也存在德福矛盾的一面。
比如,教师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其中。
我认为,德福矛盾的一面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俗福”方面。
为了学生,教师可能失去很多物质上的内容,劳心劳力。
但是,教师的幸福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性的“雅福”,因为它超越了一己之私。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不仅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能满足自己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当精神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舒畅的体验,感到幸福。
例如,每天早上学生的一声“老师好”就能令我一天精神抖擞;学生们在周记中对我敞开心扉,无话不谈,作为班主任的我有一种被信任的自豪感;同事们的帮助更是给了我良好的工作氛围。
虽然我身体疲惫,但感觉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同样,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确证。
要学会“享受”职业的幸福。
教师职业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在孩子们充满期盼的眼眸里,在和天真烂漫的青少年的相互交往中,在看到他们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享受到一种青春常驻、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
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教师不仅影响一群孩子,还会影响整个社会。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是奋斗的动力、成功的基础。
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地位,也不可能有很多的财富和高水平的享受,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手段,由此带来的必然是情感上的冷漠和无奈,工作上的应付和松懈,但作为一种事业,这里就会有你施展才能、播撒爱心、创造人生价值的机会和空间。
要把干好教师职业当作毕生追求。
“享受”职业的幸福,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把这份情感内化为干好这份职业激情,转化为一种主动发展、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修德强能,德才兼修,教学相长,实现事业发展、自我发展“两丰收”。
把职业延伸到对事业的追求,应当成为宝应教育最优秀教师鲜明的特征。
四.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论述教师应当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
首先,应该进一步规范自己言行,为人师表。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学生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力。
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树立崭新的教师职业形象。
新时期对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衣着、打扮和外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内在素质。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一般形象首先应是具有教学能力,教书,而且是教得好书。
其次,教师的一般形象还表现在教师的亲和力上。
体现在对孩子有亲和力、对家长有亲和力和对同事有亲和力。
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
而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就是平等待人。
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以回报学生对自己的支持与敬意。
虽然学生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却是平等的。
一个好教师能告知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良好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帮助学生自己去思考出问题的答案;一个好教师是热情亲切的谈论家,但最好的教师知道在学生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时如何保持镇定和忍耐;一个好教师是谦恭的,尊重他人的感情;一个好教师要教育学生负责任、诚实,使学生成为好公民;一个好教师看中的并不是酬
劳而是内心的愉快。
恪守职业道德、知行统一,做学生的表率。
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都要牢记一点:你的学生时刻都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就像你时刻关注你的学生一样。
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谨言而慎行,为人师表。
其次,净化自己的心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
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是照射在学生心灵的一道灿烂的阳光,时时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
面对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和物欲横流的世界,学校也很难臵身世外。
于是有些教师的价值天平开始倾斜,急功近利、追求实惠抬了头,追名逐利导致了教师道德的缺失。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自己高尚的人格。
再者,用“爱”成就自己美好的教师职业。
教师的“爱”理解为“爱自己”、“爱职业”。
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一个合格的新时期教师只有懂得劳逸结合,提高休闲的生活质量,珍惜和维持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这就是“爱职业”的基本道德表现。
所谓“美”就包括“形象美”和“心情美”。
一个新时期的教师不但要在着装打扮上得体,给人以美感,还要有一颗宽容美丽的心,能包容自己和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综上所述,是我对新时期教师修养自己的职业职业的浅薄理解,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真正做好一名新时期的好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