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充满激情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中心小学校辛延平
摘要:激情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积极心态和执着追求,教师要对本学科、对学生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充满激情,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定会
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激情、多学、积累、点燃、提升、知性优雅。
激情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当教师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学生会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你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我想,要从一下几方面来体现教师的激情:
一、教师要对自己的所教学科充满激情
刚开始教《品德与社会》的时候,不用说激情了,就连兴趣都谈不上,第一次翻开教材,看到上面画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形态各异的人物,寥寥几行的文字,不知从何入手。
通过仔细反复认真的专研教材,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对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新教材的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新教材,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展示生活事件”。
并能适当把握“教材的留白和功能”。
《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在一周前我就布置给学生完成教材中我家老人小档案的表格,多数同学都能在家人的帮组下较好地完成了这一教学活动,在进行到关爱爷爷奶奶这一话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的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了解老人曾经走过的路,体会老年人与幼年人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我在课堂上播放着轻缓的音乐,高昂地朗诵着《孝亲诵》。
把这两首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对爷
爷奶奶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增强了他们对长辈的那份孝心。
对本学科充满激情体现在教师的多看、多学、多想、多思、多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我把这些综合起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为了上好课我在上学期的期末就把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册前两个单元的有关资料在电脑上进行了整理,把它们进行了分类,开学初,我把有关的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资料。
把小组合作、讲故事、采访、表演等多种方法有效地融为一体,使课堂活动即灵活多样又丰富多彩。
师生一起满怀激情地演绎着社会生活的人生乐章,使课堂氛围空前高涨。
二、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
“教师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我经常用李镇西的这句肺腑之言来激励自己,没有学生你也就没有这份事业了,做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浪漫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满怀激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常常在想,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不可能都老老实实听你的话。
要把因材施教巧妙地运用到每个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你适合做哪些活动,教师就把你放在哪个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不同才能。
有的学生不爱学习,可是,活动起来却有无穷的乐趣。
讲《伸出爱的手》一课,几个上课爱说话的同学饶有兴趣地表演了走进残疾人的小品,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掌声,我对他们的表演效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不足。
通过活动,知道了
残疾人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产生了一种敬爱残疾人的心理,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激情,才使得学生的各方面才能有所凸显,在愉悦的活动中即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有较强的洞察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从多角度看待个性化的学生,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
激情能点燃人们的心灵,激情能催人奋进。
窦桂梅老师在《王二小》的课堂教学中,她眼含着泪水,满怀高昂的激情,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学生泣不成声,听课的老师也悄悄地擦着各自的泪水。
是什么力量使她的课堂如此的精彩,是她对教育事业深深的执着和一种无限的激情。
为了上好课,别人都下班了,她独自一人在会议室里反复地练,回到家里还得让爱人培着她一起练,正是她这种全身用不完的激情,才使她的课堂如此的绚丽多彩,同时也不断地实现着她的人生价值,走到了她人生的最高境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深深地为她的这种激情所感动。
激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奠基石。
教育需要激情,教师更需要激情。
只有激情才能以心激心、以情感情,才能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
我要继续加倍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多读书、多积累。
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让我们继续保持知性优雅的风度,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满腔的激情演绎课堂教学的美好乐章。
参考文献: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序言,漓江出版社,2006、5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第一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主编:杨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