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课程设计


如,“我要上学了”的主题活动第二部分 实践探索,以幼儿为主,教师促进
学习的愿望。
教师从幼儿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引导幼儿走进
主题。 教师鼓励孩子问题进行分类,形成小的主题探 究任务。 根据意愿(最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分组(一 般分3个组,每组都有一位教师参加),小组 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如,“小学校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重点讨论:如何收集信息?都有哪些途径?什么最适合?,
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 则
幼 儿 园 教 育 的 特 殊 原 则
充分认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
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将之有机的融合为一个 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 。 生活活动的教育功能——它不仅是幼儿身体健 康成长所必需,还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 习途径。生活活动的内容是幼儿阶段必须解决 的发展课题。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多样性原 则幼 儿 园 教 育 的 特 殊 原 则
幼儿通过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动手操作物体
、实际接触环境中的各种实物和现象等,去体 验、观察、发现、思考、积累和整理自己的经 验,离开活动幼儿就没有发展。 《纲要》总则第四条指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 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在 活动中探索学习积累经验,活动要变化形式不 是一成不变的。
二、幼儿园教育课程的 设计
(一)、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 (三)、幼儿园教育课程实现路径
(一)、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
承认儿童的权利——儿童不是白板,被动接受成人的塑



造和训练;也不是小大人,有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学习 方式 结合民族特色——课程设计要反映儿童周围生活,反映 我们传统文化和美德 面向世界——多元化的教育,让孩子从小了解社会、了 解世界。如,通过节日(圣诞节)、饮食(西餐)、服 装(朝鲜服)等活动,把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递给幼 儿,让他们了解和接纳…. 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按儿童发展的规律 和特点设置课程 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让儿童 愉快学习,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如,主题教育:美丽的社区
教师将开展的
主题编织成网 络,适时地导 入主题,多渠 道丰富幼儿对 主题的认识, 并不断地充实 和维护主题
主题的划分包括:
儿童中心的主题——我的一家(成员、特征、
职责、工作、性格…) 季节性的主题——美丽的秋天(秋的色彩、秋 的果实、秋天的感觉、秋天的衣服、秋天的活 动) 节日性的主题——教师节 内容性的主题——北京小吃 全国性的主题——2008奥运会(由来、项目、 我知道的运动员…) 儿童喜欢的主题——小蚂蚁(分类、生活习惯、 如何冬眠…)
幼 儿 园 教 育 的 特 殊 原 则
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决定。
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幼 儿 园 教 育 的 特 殊 原 则
基本活动:是指在某阶段出现频率最高、对人
的生存发展最有价值、最适合那一个年龄阶段 的活动。游戏对于幼儿正是这样的活动。 明确:游戏是幼儿的权利; 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能自主地 选择游戏; 游戏即是内容也是手段。
小小班绘画课程
线的游戏
3岁左右的幼儿:涂鸦期
喜欢用笔随意的涂画,划出的线条轻淡、杂乱
、不成形,由手无意识地运动而产生绘画表现 ,称为涂鸦期。这一时期幼儿绘画表现是以划 线为主。 ☆发展路径:由无秩序涂鸦(不能控制自己的 动作,出现不受控制的杂乱线)→纵横涂鸦( 稍微能控制手的动作,能内以重复的动作涂鸦 ,出现了反复的纵横线)→圆形涂鸦(能控制 手的动作而画出近似于圆形的线圈)→命名涂 鸭(发现随意划出的线条或线圈与自己熟悉的 某一物体相一致)



” 提供可供观察的对象、可供理解的图书:增大信息的输 入量 提供可模仿的对象: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帮助幼儿树立自己的感知体验 语言讲解、提问 把幼儿的游戏行为转化为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是幼儿教 育的最高境界。
(4)“教” 的原则——教育的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二)、什么是幼儿园“教”以 及幼儿园“教”的特点
教什么 究竟哪一种早期经验会影响乃至决定以后的发展? 什么样的知识有意义? 注重发展的潜在性和终身受益的品质 《纲要》在教育评价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 只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怎么教
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强调“做中学”,教师“间接指导
设计小小班第一学期的绘画课程 时要以线的游戏为主
涂鸦期的幼儿还没有明确的绘画表现 的目的,划线只是一种动作游戏。
教育者要抓住幼儿直觉动作思维这
一特点,设置美术课程,通过形象 的动作、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技 能练习,变成幼儿的游戏活动,让 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
5、先输入、后输出
任何学习都要经过“信息输入—信息整合—信息
输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幼儿听、看 (观察)动(操作)等过程。 现在给幼儿一些东西不一定马上就输出,到了一 定时间,他突然就输出了。因此,要多让幼儿听 歌曲、听故事、听儿歌、看图片、观察物体等
幼儿学习的条件——幼儿基本学习规律
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差异的原则
教 育 的 一 般 原 则
把以教师为中心的“面向全体”大一统的“教
”,转变为面向儿童的“学” 把面向中间、舍弃两端的“面向全体”转变为 面向每一个儿童让每一个儿童得到应有的发展 。 把无视个体差异的全体统一要求,全体一个模 式的发展转变为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地、多样化 地发展。
谁来负责?等问题 其中,都有哪些途径?有的孩子提出:我姐姐就是学生, 我可以让他们给我们讲讲,然后我们把它们画下来; 有的反对:画下来太麻烦,我妈妈是老师让我妈给我们拍 些照片吧; 有孩子提出:不行,我想知道的东西你妈妈没照怎么办呀? 能不能让你妈妈带我们参观他们的学校。 有的孩子说:我爸是摄影师可以帮忙; 有的提出反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可以自己照。 有的说:我不会照;另一个孩子说:不会照可以学呀。有 的说:我家有相机,但妈妈不让我用怎么办…
全面性:覆盖幼儿身心发展的诸方面 启蒙性:儿童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
技能,而在于启蒙作用,即智力的早期开发,特别是 兴趣、求知欲、独立性、自信心、成功感等非智力因 素以及心理状态的培养,这些对幼儿未来成长有着更 为重要的作用。 社会性: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的教材,倡导让幼 儿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 发展性:要根据时代的步伐不断拓展教育内容,适应 幼儿发展的需要(奥运会) 灵活性: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 的调整、补充、修改、更换,创造性地构建富有弹性 的课程内容——偶发事件的随机教育
1、适当的成熟:如,3添上3是几… 2、有学习动机:幼儿阶段的学习行为常由外部对象引起
。表现为“兴趣”、“关注”。如果幼儿没有兴趣,这 种学习对幼儿来说等于零 3、良好的情绪:它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积极、平稳的 情绪。因此,幼儿园的“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 育资源的原则
教 《发信母亲》一书中提出:对孩子而言社会上的 育 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的课堂、任何一个公民都 的 是他们的师长、任何一次事件都是他们的课案、 一 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对他们的示范、任何一部电影 般 都是对他们的教化、任何一种图书都是对他们的 原 启发…….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这种教育意识。 则 ……
主题的确定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
可行性:是否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儿童是否具有
相应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 重要性:是否有助于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发展社会性。 关联性:是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有关, 是否有助于儿 童把园内的学习迁移到园外去。 兴趣性:是否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 要。
最后,大家商定:还是参观学校,并用照片把学校
与幼儿园的不同拍下来,更容易让大家都清楚。 于是他们进行了分工:妈妈是老师的负责联系学校, 由妈妈带着孩子去找校长,由孩子跟校长谈;有负 责请摄像师的,摄像师教给他们怎样照,摄像师会 照的更好;有负责调查其他组小朋友要知道的问题 的。 在谈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解决的方案。这原本都是 教师的专利,教师应把这个“权力下放”,在此过 程中,对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是挑战。
(一)、幼儿“学”的特点
1、先感知,后概括、提升为知识和经验 幼儿是用感官接触周围环境获得直接经验。(如:炉子) 如:空气、阳光、水与人的关系…
2、在动作伴随下学习
幼儿好动,其思维特点主要是行动思维。3—4
岁幼儿先做再想;4-5岁幼儿边做边思维 操作和游戏是儿童早期学习的方式。手是孩子 主要的老师,解放幼儿的手。蒙太说:如果让 我听,我会忘记;如果让我看,我或许会记住 ;如果让我做,我会永远记住。
幼儿园课程设计
石景山教育分院
张福芝
幼儿园课程设计
一、幼儿园的“教”与“学”
幼儿园“教”与“学”的特点
二、幼儿园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原则、要求和路径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如何撰写教学活动计划
如何说课
一、幼儿园的“教”与“学”
幼儿园“教”以及幼儿园“教”的特点 幼儿“学”的特点及基本学习的规律 只有清楚幼儿时如何学的,才能决定教师 如何教
(三)、幼儿园教育课程实现 的路径
1.主题教育:是教师以编制的主题网为轴心开展的系列主题
教育活动。其特性是整合性——把各领域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的 教育 2.方案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针对儿童感兴趣的主题进行 深入探究的系列活动。其特性是灵活性——研究的主题始终追 随儿童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区域教育:是以活动区的方式将领域教育于活动和材料之中 的教育。其特性是独创性——儿童在活动区里自我导向、自由 选择、自动探索、自主行动。 户外教育:把儿童带到户外, 让儿童直面现实生活, 接触真 实世界, 了解人、事、物, 增强方向感、距离感和位置感, 拓宽社会知识和感性经验。其特性真实性——跃过了幼儿园的 围墙, 使社会领教育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大自然、大 社会变成儿童的真实课堂。如,春游、采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