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总复习(全面详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总复习(全面详细)
二.弗敢加也 加:虚 夸 《曹刿论战》
三.何加焉
加:
益处 《鱼我所欲也》
一.同乡之先达 乡: 家乡《送东阳马生 序》
这是出自不同篇目中的 一词多义
二.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同“向”,先前
古今异义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 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 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子女”的意思,现在专指妻子,词义缩小 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 义发生了转移。
● 何以战? ● 吾谁与归? 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委婉等,要根据上下文
灵活、贯通地翻译出来。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01
01
留、删、换
02
是从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的 角度而言的
○ 德隆望尊 望:声望
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
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当:
一.当奖率三军 二.今当远离
应当 将要
《出师表》
朝:
一.朝服衣冠
早晨
二.皆朝于齐
朝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这是出自相同篇目中的一词多义
加:
乡:
《鱼我所欲也》
一.大王加惠 加:施 予 《唐雎不辱使命》
文言文也是写人记事,所以问答题主 要考查的仍然是理解内容、赏析人物、 提炼主旨、畅谈感悟。
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
点。
○ 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等。
抓住重点词、关键句来理解文章内容和
思想。
○ 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文言文理解赏析题主要有两类
一、内容理解类 ○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令,三赏,三变。
词中的虚设词等。
● 夫战,勇气也。 ● 休祲降于天。
用现代词语替 换相应的古代 词语,特别是 将词类活用词 换成活用后的 词,通假字换 成本字,将单 音词换成双音 词。
可以一战。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有些特殊句式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 法习惯。比如倒装句。
①实词解释:
包括通假字、一词 多 义 、 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
中考文言 文考点
②句子翻译:
包括关键字词与特殊句 式(省略句、倒装句)
③理解赏析:
理解内容、赏析人物、 提炼主旨、畅谈感悟
01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复习策略一
解释重点实词
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
三.《唐雎不辱使命》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采取措施
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白色
四.《送东阳马生序》 四支僵劲
支: 同“肢”,手与脚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着
与之论辨
辨:同“辩”,辩论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02 复习策略二 翻译重点句子
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词类。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 使动用法
②意动用法
② 形容词作动词
④形容词作名词
③ 名词作状语
⑥名词作动词
④ 动词作名词
使动用法:
1
小信未孚
孚:使……信服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3 形容词作动词:
薄暮冥冥 薄:迫近 请广于君 广:增广,扩充
5 名词作状语:
下视其辙
下:向下
日待坐备顾问 日:每天
02Leabharlann 调、补、贯是从意译为辅,文从句顺的 角度而言的
03
小小顺口溜:留删换,调补贯
翻译句子的步骤
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特别是解词,即句子中的重点字词,这也是考试中是提分点,也 容易成为丢分点。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03 备考策略三 理解赏析
解题方法:
二、感悟启发类 ○ 如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文言文考查翻译的句子
重要句子 :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
富有哲理的句子
○
文笔优美的句子
特殊句式
注释中整句作注的句子
翻译常见的方法是:
留、删、换、调、补、贯
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 不用翻译。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偏义复
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
2 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 美:以……为美
4 形容词作名词:
百废具兴 废:荒废的事业
6. 名词作动词:名之者谁 名:命名
○ 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 天下缟素 缟素:穿白色丧服
○ 腰白玉之环 腰:腰间佩带
○ 神弗福也 福:赐福
○ 朝服衣冠 服:穿戴
7. 动词作名词:何加焉
加:益处
一豆羹
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三大白
白:古代罚酒用的酒杯
易安陵
易:交换
休祲降于天 休:吉祥
右备容臭 臭:香气
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走送之
走:跑
私我也
私:偏爱
日再食、再而衰 再:二,第二次
牺牲玉帛 牺牲:祭祀时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通假字
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通假。通 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二是本无其字,用同音字表示。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老 师 :小 丸 子
九上文言文篇目:
九下文言文篇目:
1
《湖心亭看雪》
2
《岳阳楼记》
翁亭记》
《醉
1 《鱼我所欲也》 《唐雎不辱使命》《送东 阳马生序》 《曹刿论战》
2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 师表》
近三年,深圳中考文言文阅读都是9分,考查方式为课内外对比 阅读。
深圳在2010年到2019年这10年间所考的课内文言文中,有5篇出 自九年级,分别为《送东阳马生序》(10年)、《岳阳楼记》( 11年)、《陈涉世家》(12年)、《邹忌讽齐王纳谏》(14年 )、《隆中对》(16年)。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和迭韵通假。通假现象在文 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一.《岳阳楼记》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二.《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与:同“欤”,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