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盘箱柜检验试验规程(DOC)

低压盘箱柜检验试验规程(DOC)

QB xxxxxxxx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xxY0.006-2007 低压盘箱柜检验试验规程2007--发布 2007--实施xxxxxxx电器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进一步规范公司产品生产的制作工艺,特制订本规则,作为指导和规范低压盘、箱、柜的检验试验依据。

本规程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xxxxxxxx电器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程由xxxxxxxx电器有限公司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xxx、xxx低压盘箱柜检验试验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低压成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方法等。

本规程适用于盘箱车间产品的检验。

2 职责、权限2.1 职责2.1.1 原材料及元器件入库检验由电气检验员进行。

2.1.2 箱体制作、涂敷过程的检验由结构检验员进行,电气检验、调试由电气检验员进行。

2.1.3 最终产品的检验由电气检验员进行,质检组组长监督检查。

2.2 权限2.2.1 对班组用元器件的质量负责,并对不合格元器件的使用有否决权。

2.2.2 对班组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负责,并对不合格品有权禁止流入下道工序。

2.2.3 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查负责,并对不合格品禁止入库或出厂。

3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4 进货检验4.1 进货检验和验证方式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确认检验、提供合格证明文件及相关试验报告等方式,其中:4.1.1 电器元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接通分断能力、短路强度等方面应满足设计要求,其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应与材料计划单所列内容一致。

4.1.2 电器元件外观应完好,外壳无碰伤、凹陷、破损等情况,铭牌应平整端正、固定牢固、字迹清晰、内容符合要求,应有产品型号名称、主要技术数据,出厂编号、制造时间、生产厂家名称或商标等内容。

4.1.3 电瓷部件表面光洁、无裂纹、破损,与金属接合处应无松动,胶垫、绝缘浇注应完好。

4.1.4 电镀件镀层应光亮、无起皮、剥落、发黑、生铁等现象。

4.1.5 导电部位紧固件表面应光洁有防蚀层,有防松装置,螺钉应无滑丝、生铁现象。

4.1.6 绝缘件应无受潮、霉变、老化、发脆、变质、起泡、破碎、干裂现象。

4.1.7 元件的接地端子应标示清晰,接地螺丝应无滑丝、生铁现象。

4.1.8 配套的附件、备件应齐备无丢失、差错。

4.1.9 对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原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每年不少于一次,定期确认检验由生产厂家按下表中规定的标准和项目完成,并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作为定期确认检验的依据;也可将每年对关键元器件的CCC认证证书通过网上查询,确认其在有效期内作为确认检验的依据。

本公司保留确认检验的报告,保存期为两年。

4.1.10 属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中的元器件、材料,如无认证标志的一律拒检拒受;用于生产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原材料,应符合认证机构的批准文件,否则为不合格品,应拒检拒收。

4.2 一次元件检验4.2.1 断路器4.2.2 隔离开关4.2.3 接触器4.3 二次元件检验4.3.1 控制按钮注:带灯按钮和钥匙按钮还应分别检查指示灯是否发光及钥匙是否配套。

4.3.2 信号灯4.3.3 互感器4.3.4 绝缘支撑件4.3.5 熔断器4.3.6 继电器4.3.7 仪表注:送检指公司内部xx车间。

4.3.8 母排4.3.8.1 外观检查目测母排的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并测量其外形尺寸,并将外形尺寸检查数据填写在“进厂元(器)件检验记录”(附录A)的附栏内。

4.3.8.2 材质检查由供货方提供至少包括铜(铝)排的规格、型号、铜(铝)号、铜(铝)含量、伸长率、抗拉强度、电阻率、弯度等指标在内的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

4.3.9 电线4.3.9.1 外观检查目测电线的表面是否有破损,制造时间、生产厂家名称、商标等。

4.3.9.2 材质检查由供货方提供至少包括产品规格、型号、电压、截面、长度、护套厚度等指标在内的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

4.3.11 外购箱体目测表面是否有破损,检查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资料,并测量其外形尺寸。

4.4 进货物资的不允许特例放行。

4.5 进货物资经检验后由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情况填写“进厂元(器)件检验记录”。

5 过程检验5.1 盘箱箱体结构制造检验和试验见《盘、箱、柜箱体制作检验试验规程》。

5.2 箱体涂敷检验和试验见《盘、箱、柜表面处理检验试验规程》。

5.3 电气元件安装及布线检验5.3.1 元件安装检查(目测)依据本厂工艺文件、技术图样资料对装置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检查,要求安装排列整齐美观,各元件的安装、型号规格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元件必须选用取得生产许可证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5.3.2 母线、导线和布线的检查(目测)母线加工后应符合工艺要求,无毛刺、锤痕、划痕、气孔、凹坑、起皮等缺陷,母线弯曲应无裂纹或裂口,接触面平整,应采取防止电化腐蚀的措施,颜色相序排列正确。

二次接线符合图样,标号清晰,布线正确,方式符合工艺要求,跨门的连线必须用多芯铜导线,并且留有足够长的裕量。

5.3.3 铭牌检查(目测)铭牌要固定牢固、平整、端正、字迹清晰、内容正确,内容应符合认证机构的批准文件。

5.3.4 紧固件检查(目测)用以固定元件的紧固件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等现象,并有防松措施,紧固后螺纹应露出1~8牙,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5.3.5 接地检查(目测)产品所有的接地部位应保持良好的接地连续性,有明显牢固的接地标志。

5.3.6 飞弧距离检查开关器件和元件应依据元件说明书中的规定的飞弧距离尺寸进行测量。

5.3.7 检验人员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填写“元器件安装与布线检验记录”(附录B),总分必须达到90分以上,且每项不得低于其满分的一半为合格,批量小于5件时,记录每件产品的实际检测结果;批量大于5件时,按生产产品数量的10%填写“元器件安装与布线检验记录”;检验不合格时必须进行记录,并对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附录C)。

6 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其中:例行检验按6.2~6.3条规定进行,确认检验按6.4条规定进行。

6.1 使用的检具、设备及精度6.1.1 工频耐压设备;6.1.2 Ⅱ级钢卷尺;6.1.3 2.5级万用表和查线灯;6.1.4 接地电阻测试仪6.1.5 500V、2500V兆欧表;6.1.6 0.02mm游标卡尺;6.1.7 塞尺。

6.2 机械、电气操作试验6.2.1 试验要求必须两人才能进行试验,对不熟悉的元器件应先核对说明书,查清接线图后方能通电。

6.2.2 机械操作试验(手动操作)装置中所有机械操作元件、联锁、锁扣等部件的有效性试验,如主开关的操作手柄,抽出式功能单元都应操作五次而无异常现象出现。

相同回路的抽屉应作互换性操作试验。

6.2.3 绝缘电阻的验证在通电试验之前,必须用500V的兆欧表对电气电路进行绝缘电阻的验证,使其达到相应的技术参数。

6.2.4 电气操作试验按装置的电气图要求,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各元件、仪表动作正常,手动操作机构分合各五次,动作灵活可靠。

6.2.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导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表1规定或符合与其直接相连的电器元件的有关规定。

表1注:抽出式开关柜电气间隙主回路为20mm。

6.2.6 介电强度试验(工频耐压试验设备)6.2.6.1 试验要求:试验时应将那些不能承受这种电压的电器元件(如电子元件、电容器等)从电路中拆除。

6.2.6.2 验证装置中主电路和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的绝缘应保证在表2所列条件下,耐受交流正弦波50HZ试验电压(有效值)进行1秒钟点试,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试验持续时间为5秒钟。

表26.2.6.3 装置中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交流正弦波50HZ试验电压(有效值)进行1秒钟点试,无闪络或击穿现象。

表36.2.6.4 试验电压施加于:(1)主电路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2)主电路各相之间;(3)辅助电路与地之间;(4)主电路与同它不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之间。

6.2.7 保护电路连续性检查金属手柄刀开关应可靠接地,门、盖、隔板有超过60V电器元件时,应有接地端子,保护电路上任何一点与主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应小于0.1Ω,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

6.2.8 检验人员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填写“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出厂例行检验报告”(附录D)。

6.2.9 出厂检验报告的填写a.完工后的成品由检验人员根据图纸首先对产品的外观、各部分的结构及元器件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

b.检验人员根据进货、过程、成品检验记录填写“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出厂例行检验报告”,出厂产品不允许特例放行。

6.3 外壳防护等级检查6.4 检验完工的现场管理及试验记录填写6.4.1 检验完工后,应关断所有电源开关,拔断电源插头,清理好实验用具。

6.4.2 检验记录应认真填写,做到清晰、完整、正确、及时、不后补。

6.4.3 随元件附有的说明书、备品、备件查验后交成品库入库,并作交接验收签字。

6.4.4 质检员根据“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出厂例行检验报告”签发“产品合格证”,并填写“盘箱产品合格证发放记录”(附录E)。

6.5 对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确认检验时间和程序应为:申请认证CCC样品或扩冲单元认证样品的,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批量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确认检验,由技术开发科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产品变更后,批量生产应进行确认检验,由技术开发科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并填写“成品确认检验记录”(附录F)。

6.6 所有获证产品出厂前必须对产品的一致性进行确认。

并将结果填写在“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出厂例行检验报告”中的结论栏。

7 相关记录7.1 进厂元(器)件检验记录7.2 元器件安装与布线检验记录7.3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7.4 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出厂例行检验报告7.5 盘箱产品合格证发放记录7.6 成品确认检验记录7.7 特例放行审批表QJ/xxY0.006-2007附录A(规范性附录)QG/RTJL(Y)PX001-2007进厂元(器)件检验记录序号:9检验员:检验日期:年月日10QJ/xxY0.006-2007附录B(规范性附录)QG/RTJL(Y)PX005-2007元器件安装与布线检验记录产品型号:工号:使用单位:序号:QJ/RTY0.006-2007附录C(规范性附录)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xxxxx原008序号:QJ/RTY0.006-2007附录D(规范性附录)QG/RTJL(Y)PX007-2007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出厂例行检验报告产品型号:工号:使用单位:序号:检验日期:年月日检验员:注:一次合格、修后合格记为“√”,一次不合格、修后不合格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