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装设计课程-沈卓娅

包装设计课程-沈卓娅

正稿输出与成品制作:印前工作、印刷工艺、成品制作
项目交流与成绩评定:学生提案、教师点评、评定成绩。
具体做法
教学单元
基本技能训练 可持续力的注入
1 行业发展趋势 2 岗位能力需求 3 岗位能力确定
调研对象
1、包装行业现状与趋势 2、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 3、包装行业人才需求
1、企业招聘需求 2、专家对职业能力需求
企业兼职教师 校内专业教师
调研方法
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广东创建文化大省解读 3、行业专家咨询 1、近年毕业生就业调查 2、岗位需求问卷调查
强化课外
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各大设计竞赛,让学生得到创新意识和能力的 训练,协助教师参加与企业合作项目等多种机会,通过以赛促学、产学 结合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学
团队 教授 + 能手的标准打造教学团队
1、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构成多元化建设如: * 学缘结构 * 学科结构 * 双师结构………
2、注重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1)倡导“用手去思考”的理念,强化教师就是 “教练”、“能手”的意识,制度化的安排教师在 创意工场和企业锻炼,丰富一线实战经验。
2)聘请企业中高水平的设计名师担任兼职教师, 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及指导等。
3) 积极参与国内外院校交流学习,对青年教师 实施1对1“传、帮、带”的培养建设。
动态
教学资源 (30分)
基本资源+拓 展资源的展示
固化
三个核心….
回归 用实录还原教学时态
之三
创新 基本资源+拓展资源的展示
特色 完整的教学过程
升级的理解
服务对象、建设平台改变 教与学转变
回归、创新、特色三个核心
建设体会
……“四”个一工程
一套契合岗位需求的课程理念与内容 一套行之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一本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出流
与与


与与
项定


成成
目位


品绩
解策


制评
读略


作定
2\路径
与方法 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提升职业能力


专业 教研室

目项目
制制
共同开发
课课
程程
合作 企业
协同完成

优化课内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 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技能训练,在设计实践过 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研讨会
4 核心就业能力
近3届毕业生
1、请毕业生回校座谈 2、通过邮件、电话调查
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包装装潢设计岗位工作过程
设计 项目
市场 策略
创意 概念
设计 表现
设计 执行
效果 评估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包装装潢设计岗位职业能力
对广告设计工作过程的理解、面向中小广告公司的复合岗位适应 能力。
1、策略的思考与分析能力 2、创意发想能力 3、平面视觉表达能力 4、设计相关的造型及软件应用能力 5、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对象
服务于高校教师
课程资源系统、完整、 丰富、适用、易用
服务高校教师、学生 和社会学习者并重
平台
高校、教师承担建设
国家、教师和高校 共同建设
直接提交各种所需资 源到共享平台上 强大的平台支持
对象 平台
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 资源共享课是上出来 的,而不是建出来的
统一的阅读形式 —— 更方便学习者
一门必修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课程模块 概念认知与项目解读:关于包装与包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项目分解。
市场营销与定位策略:营销与定位概念梳理、市场调查、调查汇报。
思路讨论与构思设计:构思特点与构图元素、构图元素设计调查、
构思设计方案汇报。
方案设计与表现形式:功能结构与设计表现、参观公司与专业讲座、
草图展开与方案深入。
4) 加强教学团队的专业构成多元化建设,造就良 好的专业生态群。
现已形成了以国家名师、全国技术能手领头,博士、硕士为 主体,教师与设计师相结合的具有核心优势国家级教学团队。
企业顾问团,开放的外脑
国际视野 本土实践
4\教材
建设 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基本资源 课程概要
课程模块 教学单元
拓展资源
之一
教学
评价体系改变
精品课建设要求:
课程设置(10分)
教学内容(25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25分)
教学队伍(20分) 实践条件(10分) 教学效果(10分)
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 内容选取 内容组织 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环境
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课程设计(15分) 持续更新与共享
• 以包装装潢设计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 并围绕工作过程,将从业所需要的技能、知 识、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切实培养学
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 同时,兼顾到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培养。
“岗位+职业发展”的 教学内容改革
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概市


正项
念场


稿目
认营


输交
知销

(28分) 教学团队(17分) 教学资源(30分)
建设环境(10分)
课程定位 建设方式 吸引力 内容更新 媒体应用 负责人 团队成员 基本资源 拓展资源 资源原创
之二

课程设计 (15分)
课程设计
起点
持续更新与共享 (吸引力、内容更新、
媒体应用) (28分) 教学团队 (17分)
用基本资源实录 真实的教学过程
1\理念与 课程内容
围绕岗位需求,制定课程理念

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 念
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
以赛+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改革
深入专业调研 ,明确课程定位
在对高职教育理论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调研、 行业分析,来确定课程定位。
专业需求调研分析
序号 调研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