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理由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
再说,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上术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对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等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对语气词本身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
本论文注意研究一些典型的语气词,如"了、呢、吧、的、吗"本文也把汉语语气词和越语语气词进行对比并分析越南学生在使用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提出纠正法。
四.研究任务第一:对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进行比较全面考察第二:研究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第三:研究语气词"了、吧、呢、的"第四: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六.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论文包括三章: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第二章: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1. 语气词的基本性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
不同的句子表示不同的意思,首先是凭借不同语义内容的词语。
语言还有转情的功能,比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情态和作用就不一样。
具有语气词使汉语有别于一部分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
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
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词类语气词表现出来的语法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1.1.语气词后一般有语音停顿。
以前各位学者对语气词语法性质的论述总是强调"语气词一般位于句未"这一点。
近些年来,有学者再次提出了句中语气词的问题。
不管是句未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词都是用在语气的停顿处。
跟聪明的人啊,我也不抖机灵儿了。
1.2.语气词可以连用:语气词的连用涉及到好几个问题:(1)能够连用的语气词是指位于句未的语气词,位于句中的语气词一般都不能连用。
(2)能够连用的语气词主要是但音节的典型的六个语气词,即"的、了、吧、呢、吗、啊"双音节的语气词一般不能连用。
(3)语气词可以分为1级(的)、2级(了)、3级(吗、呢、吧)和4级(啊),语气词的连用要按照1+2+3+4的顺序排列,中间可以缺项,但不能错序,逆序的现象很少见。
(4)语气词的连用大都是两项连用,三项连用叫少见1.3.语气词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书面语中体现为:(1)同一个语气词会有不同的形式。
这与方言的影响有关,与使用者的习惯也有关。
(2)语气词"啊"在实际的语流中,用在句未的"啊"常常会受它前面音节最后一个因素的影响,产生连音或同化等变化。
"啊"音变用汉字表示就是就有"呀"、"哇"、"哪"等不同的写法。
(3)如果句未的两个语气词连用,由于语音上的原因会产生合音即合成一个音节,如"啦=了+啊"、"哪=呢+啊"等等。
2.语气词的历时变化汉语自从有了文字记载起,所有的词类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语气词自燃不例外。
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十分丰富,文言文常用语气词就很多,如:"也、矣、者、乎、已,耳、尔"但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只是"的、了、呢、吗、吧、啊"六个。
第二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1. 语气词的语音研究首先,根据音节中是否有辅音声母,可以分为辅音语气词和元音语气词。
其次,根据构成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气词、双音节语气词和多音节语气词。
另外,语气词在语音上存在着一个特点,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语音变化,即语流音变。
可以依据其形成原因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即合音与变音。
合音是指语气词连用后,后一个语气词如果是元音开头的,通常是两个语气词融合成一个音节,写成一个字了啊(le a)——啦(la)、了哟(le yo)——喽 (lou)、了哦(le o)——啰(luo)、吧呕(ba ou)——啵(bo)、呢啊(ne a)——哪(na)而变音则是由语气词所处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最典型的是“啊”的变音2、语气词的结构研究2.1.句法分布从句法分布来看,语气词可以出现在句中和句末两个位置。
由此,我们可以将语气词分为两类: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
位于句中的语气词虽然数量不多,只有“啊、呢、吧、么、嘛、呢”等几个。
但可以在句中出现的位置却是相当多的:既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句法成分之间,还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句法成分之内。
语气词用于句末是最常见的,所有的语气词都可以用于句末。
而且相当一部分如“来着、罢了”等只能用于句末。
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后面,表达一定的语气。
2.2.句法搭配2.2.1.语气词的连用从连用的数量来看,语气词可以连用,以两个连用最为常见,少数也可以是三个连用,但比较少见,且往往出现合音现象。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语气词都可以连用,双音节语气词“来着、罢了”等通常不与其他语气词连用。
2.2.2.语气词与其他语气成分的搭配使用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和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不同的语气。
所谓的其他结构成分,是指包括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叹词、肯定否定重叠形式、时态成分等在内的各种成分。
语气词和这些成分经常搭配使用,其中主要是语气成分。
3.语气词的作用研究3.1.表达语气和口气我们平时说话,每一句都会带有一定的语气,如果没有语气,也就不成为句子了。
语气词是众多语气表达手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
同时,语气又不同于口气。
语气只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祁使语气、感叹语气四种;口气则是指句子中思想感情色彩的种种表达法,如肯定、否定、强调、委婉、活泼、迟疑等。
所以说,语气词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在帮助表达语气的同时表达口气。
3.2.预示停顿停顿是语句之间的一种间歇。
停顿可以是语法上的需要,也可以是语义表达上的需要,当然更主要的是说话时需要换气,一种生理上的需要。
在心理停顿中出现的语气词只有预示停顿的作用,强调下文的作用是靠停顿来实现的。
因为心理停顿是为了强调某个词语而有意安排的停顿,往往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而定。
3.3.完句作用有些语气词有完句的作用,这主要是就句末语气词而言。
一般说来,大多数实词和短语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
但有时候还要求加上语气词才能成为句子,否则站不住。
例如:“他做完作业”不成句子,说成“他做完作业了”,才能成为独立的句子。
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1.语气词"了"的用法1)"了"用于陈述句句未也可以表示对已然事实的却定和推断,"了"重在报告一个新的情况如:问题早已解决了。
2)."了"附在名词和名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如:都高中生了还这么贪玩啊?能够被"了"附加的名词都是具有顺序义的系列名词。
任何一个名词后附了"了"就表明该名词所处的阶段已经=或将要到达或实现。
3)."了"有时可以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句未,以加强对某种新情况的现象"就说话人的角度看)的疑问和感叹。
比如:你读几年级了?4)."了"+"没有"/"是不是"多用于疑问句(包括反问),询问新情况。
如:我跟你讲的问题你考虑了没有?2.语气词"吧"2.1."吧"的意义的虚化分析从最初的实词"罢",一直到现代汉语中的"吧",历史上的每一次虚化在概念转换时都留下了痕迹。
这些痕迹导致了"罢(吧)"的虚化链的产生:→→→2.2."吧"的用法"吧"主要表示说话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很肯定,在不同的句类中,其揣度性语气的强弱并不相等。
在陈述句句未,表示叙述不很肯定;在疑问句句未,希望对方给予证实;在祈使句句未可以使请求、命令、劝告、催促等的语气略为舒缓一些。
比如:工产大概已经停产了吧?"吧"还有还有一些其他的用法,用于表示例举、选择、让步、容忍等语气。
如:就说小张吧,他就是从小开始练的。
去吧,没有时间,不去吧就有点不甘心3.语气词"呢"3.1."呢"的意义分析我们认为"呢"的意义主要是"语气意义"。
对"呢"的意义的共同成分的提取,也要在语气意义的基础进行。
"呢"的意义和"呢"的用法有所区别意义数量有限而用法的范围可以扩大。
"呢"可以用在表示假定意义的句子中。
比如:不去呢,他必不肯善罢甘休;去呢,他也不肯定烧了你。
"呢"的各种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图表表示:→→→→→3.2.语气词"呢"的意义和表示方法1)表示疑问语气我这样作是不是比晓强笨呢?2).表示反诘语气你们何必大惊小怪呢?3)表示感叹语气我一天不得下去十来趟才怪呢!4)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
我正疑惑呢,只听他添上一句:"我的命好苦哇"5)表示疑惑的语气我那大嫂呢?6).表示停顿我呢,在他们的带动帮助下,也由了一些进步。
4.语气词"的"的用法作为语气词,"的"用于陈述句句未,主要用以加强对事实的确定和未来的推断,表示一种明白无误、显而以见的语气。
如:我昨天问过吴先声的,这不可能的语气词"的"常和副词"是"配合使用。
如: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结论本文在以语音为纽带构建出语气词系统之后,进而提出了有关语气词的语音变化问题,并分出合音和变音两种情况进行分别论述。
在结构层面上,对语气词的句法分布和句法搭配进行了分析,并举出大量例子证明。
在作用层面上,提出了语气词的三个作用:表达语气和口气、预示停顿和完句作用。
本论文还对一些典型的语气词"了、呢、吧、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最后本论文把现代汉语语气词跟越语语气词作个比较并分析一下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的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法。
本文借鉴了大量的前人研究的成果,对语气词做了一些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
由于时间所限,语音方面,结构方面和作用方面主要是对常用的语气词进行了研究。
不足之处还很多,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我对科学研究还缺乏很多经验,自己的学识有限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提出宝贵的意见。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不断得到黎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不管在自忙中老师还抽取时间指导我改正了不少错误。
借此机会我想向各位老师与同学们表示感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