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病理学习题集与答案

动物病理学习题集与答案

精心整理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 疾病2 因果转化规律1、、2起。

3。

三1A.2A.11121 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2 痊愈;脓毒败血症3 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

三选择题1 C2 A、B、C、D四、判断题×五、问答题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

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3123451和。

1A.2A.3A.4A. 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B. 心脏机能能障碍C. 胸膜疾病D. 小动脉扩张5 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 点状出血B. 斑状出血C. 益血D. 出血性浸润四、问答题1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2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 动脉性充血: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血量显着增多,而静脉血回流量正常,使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

简称充血。

2 静脉性充血: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

3 出血:由于小动脉血流受阻,流入局部组织器官的血量减少或完全断绝的现象。

4 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成分中发生血小板粘集或血液凝固并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称为血栓形成。

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5 梗死:由于局部组织的动脉血流断绝因缺血而发生的坏死。

二、填空题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性质改变三、选择题1(1(2(3)(4)(52123 代谢性酸中毒4 呼吸性碱中毒二、选择题1 局部小动脉痉挛、受压迫或阻塞可引起局部缺血,进一步导致()。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2 大面积烧伤时大量血浆丢失,引起()脱水。

A.高渗性B.低渗性C.等渗性D.混合性3 属于肝淤血的原因是()。

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血浆渗透压降低D.水、钠潴留4 严重腹泻丢失大量肠液,引起()脱水。

A. 高渗性B. 低渗性C. 等渗性D. 混合性三、判断题1 严重营养不良、肝病、肾病都引起水肿。

()2 心功能不全可以引起肺水肿。

()3 外呼吸性缺氧只能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4 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增强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加强引起自身性水肿。

()四、问答题1 水肿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是什么?12341 对11.(1(2(3(4以跑到细胞外使组织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水肿。

(5)淋巴回流受阻:(正常组织液的1/10 经淋巴管回流)淋巴管阻塞或静脉压升高时引起淋巴液回流不畅,这样部分组织液不能随淋巴液入血,另外蛋白质也不能运走,增加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水钠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可严重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炎性深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并增生(肾小球完全或部分阻塞),阻碍了肾小球的滤过。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则由于肾小球严重纤维化而影响滤过。

(2)肾小球重吸收增多:A:激素:抗利尿激素(ADH 保钠)和醛固酮(保钠,保水)分泌增多时肾小球重吸收增多。

B:肾血流重分布:家畜的肾单位有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两种。

皮质肾单位接近肾脏表面,它们的髓袢较短,因此重吸收钠,水的作用较弱。

髓旁肾单位靠近肾髓质,它们的髓袢长,重吸收钠水的作用也比皮质肾单位强得多。

正常时,肾血流大部分通过皮质肾单位,只有少部分通过髓旁肾单位。

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力衰竭,休克),可出现肾血流的重新分配,这时肾血流大部分分配到髓旁肾单位,使较多的钠,水被重吸收第四章缺氧一、名词解释1 缺氧2 氧含量二、选择题1A.2A.12121 对钠泵运转失常。

所以细胞内钠离子多钾离子少→影响神经细胞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

也可以引起脑细胞肿胀。

2.乙酰胆碱生成减少,缺氧时丙酮酸不能氧化脱羧与辅酶A生成,乙酰辅酶A。

第五章组织细胞损伤一、名词解释1 萎缩2 变性3 坏死二、填空题1 脂肪变性的细胞浆内出现,其边缘呈形。

2 坏死细胞的核主要病变、和。

3 蜡样坏死是组织的坏死。

三、判断题1“西米脾”是脾细胞颗粒变性引起的。

()四、选择题1 下列凋落与坏死的区别中正确的是()。

A. 坏死是成片细胞死亡,而凋落是单个细胞死亡。

B. 坏死有程序性,而凋落没有程序性。

C. 坏死细胞膜完整性受破坏,而凋落细胞膜完整性不受破坏。

D. 坏死不伴有炎症反应,而凋落伴有炎症反应。

2A11缩。

23123错1 A、1泵功能下降→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高→晶体渗透压升高→噬水性增强→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肿大,线粒体肿大→颗粒变性。

另外:酶系统功能障碍→细胞内物质代谢障碍,中间产物(乳酸、蛋白胨、酮体)增多,胶体渗透压升高→噬水性增强。

第六章适应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 化生2 代偿3 再生4 肉芽组织5 机化二、填空题1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三、选择题1 心脏长期收缩力加强加快而导致的肥大属于()。

A. 代谢性代偿B. 功能性代偿C. 结构性代偿D. 混合性代偿2 机体内再生能力很强而且整个生理过程中发生再生作用的细胞是()。

A.腺上皮细胞B.血细胞C.被覆上皮细胞D.肌细胞3 代偿形式有()A. 代谢性代偿B. 功能性代偿C. 结构性代偿D. 混合性代偿四、判断题1121程。

2345错1近的软组织破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凝块,形成血肿。

血肿周围形成炎性反应带。

II.死骨吸收:骨折的断端就有坏死的骨组织逐渐被破骨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溶解消化。

III.骨痂形成:巨骨的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骨性肉芽组织并逐渐向血肿生长取代血肿,使骨折两端连接形成纤维性骨痂。

纤维性骨痂里的成骨细胞逐渐变性,形成多突起的骨细胞,分泌骨基质(骨粘蛋白,胶原纤维)形成骨样组织,巨骨磷酸酶的作用下钙盐可以在基质中沉积,由于钙盐的沉积骨样组织变硬。

毛细血管生长在新生骨组_______织时,成骨细胞一方面融合被破骨细胞吞噬,这样部分骨组织形成骨髓腔,另一方面围绕血管并分裂增殖形成层状结构使骨组织质度变硬。

这时的骨组织称为终期性骨痂。

IV.新骨组织的改建:随着重力和肌肉拉力部分骨组织逐渐消失(因为骨痂结构是不规则),另一部分骨组织进一步增殖形成能负重的骨组织。

2 肉芽组织的功能是什么?(1).抵抗感染(2).清除病理产物(3).机化可以填补缺损第七章炎症一、名词解释1 炎症二、填空题1 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是、、。

2 白细胞向炎灶移动的机理是、、。

三、选择题1 炎症的增生初期常出现的细胞有()。

A.2A.3A.4A.C.12312112四、判断题1 对2 对3 错五、问答题1 炎症渗出液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①可以稀释毒素②渗出液里常常含有抗体,杀___________灭病原起积极作用③渗出的纤维素可以交织成网,阻止病原和病理产物④促进吞噬渗出液过多压迫发炎组织影响功能。

2 请描述白细胞向炎灶移动的过程。

白细胞由血管内到血管外的过程也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边移: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滚动并靠近血管壁的现象叫边移。

边移是由选择素介导下炎症时IL—1,IL—6,TN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上E—选择素,并通过相应配体之间作用完成。

②贴壁: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紧密贴附称为贴壁。

这是由整合素介导下白细胞翻滚中产生的信号激活整合素。

其阻止白细胞翻滚。

③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发炎组织的过程称为游出。

游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还不清楚。

有资料表明,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相互反应可能起关键性作用。

第八章发热一、名词解释1 致热原性发热二、填空题1 发热的发展过程包括、、。

12311 错12 癌31、、21 肿瘤组织的蛋白质代谢只合成代谢增强,促进肿瘤组织的生长。

()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 肿瘤: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机体某组织的细胞出现过度增殖而形成与正常组织互不协调的细胞群和新生物。

2 癌:由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3 肉瘤:间叶结缔组织发生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二、填空题1 细胞核与细胞浆的比例失调、细胞核染色变深、核仁增多,显现、核膜弯曲、出现病理分裂像2 无氧酵解三、判断题错第十章心脏病理心脏功能不全的机理是什么?标准答案心脏功能不全机理是什么?(一)心脏结构的破坏123Ca+12 Ca2+Ca2+3 Ca2+Ca2+4Ca2+心功不全时ATP 生成减少,收缩以后不能迅速将心肌收缩时进入胞浆内的Ca2+泵出,致使Ca2+脱离肌钙蛋白速度变慢,Ca2+复位延缓。

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病理一、名词解释1 贫血二、选择题1 急性大出血初期机体血液总量急速减少引起()贫血。

A. 正色素性B. 低色素性C. 高色素性D. 混合性2 少量,反复长时间出血可引起()贫血。

A. 低色素性B. 正色素性C. 高色素性D. 混合性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 贫血: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总容量或单位容量血液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二、选择题1 A2 A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病理请叙述纤维素性肺炎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1234121三、选择题1 长期低盐饲喂可引起()。

A. 胃液分泌过多B. 胃液分泌过少C. 肠液分泌过多D. 肠液分泌过少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 肝硬化: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继而出现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肝脏变形、变硬,称为肝硬变。

2 黄疸:由于胆红素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多,使血浆、皮肤、粘膜、巩膜等黄染的一种病理变化称为黄疸。

二、填空题过度、便秘三、选择题B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病理一、名词解释1 尿毒症2 肾功能不全二、选择题1.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早期以()变化为主。

A.12C局灶性脑膜炎多半与其下的脑实质病变有关。

在单纯性的神经感觉时,脑膜炎很可能是脑或脊髓的炎症经血管周隙蔓延所引起的。

⑥包涵体某些神经细胞浆或胞核内出现大小不同,圆形,均质红染的颗粒状物,这些物称为包涵体。

由病毒集团或病毒侵入细胞后产生物,或次两种物的混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