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苯中毒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急诊科,呼吸内科
病症体征:耳鸣,头痛,复视,嗜睡,眩晕
疾病介绍:
苯(BENZENE)是从煤焦油分馏及石油裂解所得的一种芳香烃化合物,系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挥发甚速,易燃易爆,工业上用作溶剂,稀释剂和化工原料,苯属中等毒类,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症状体征:
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轻者酒醉状,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幻觉、哭笑失常等表现。
重者意识丧失、肌肉痉挛或抽搐、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个别病例可有心室颤动。
慢性中毒除影响神经系统外,还影响造血系统。
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和麻木,亦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
造血系统损害的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粒细胞明显减少易致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可有皮肤粘膜出血倾向,女性月经过多;严重患者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个别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有轻度溶血。
苯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苯接触所致白血病自1928年报道后渐有增多,至1994年国内已有209例报道。
苯引起白血病多在长期高浓度接触后发生,最短6个月,最长23年。
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很少见。
急性苯中毒诊断并不难,可根据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作出。
慢性苯中毒,除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外,还要根据血象、骨髓象等有关血液实验室检查,并与其他可引起血液改变的病因鉴别(而诊断。
另外,尿酚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内报道尿酚正常值差异很大,132MOL/L~253MOL/L(12.4MG/L~23.8MG/L)。
化验检查:
血常规检验:不要根据一次结果或简单复查结果就下结论。
要根据多次复查结果、充分考虑误差因素后取稳定值并结合整体资料综合分析,再下结论。
必要时应作一个时期密切观察后再作诊断。
骨髓象检查:有利于了解造血损害的情况。
在慢性中毒患者,对某系血细胞异常、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
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的及时诊断与鉴别诊断均有很大帮助。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测定。
鉴别诊断:
急性苯中毒需与急性甲苯、二甲苯、丙酮等其他有机溶剂急性中毒相鉴别,还需与脑血管意外昏迷、低血糖昏厥等鉴别。
并发症:
苯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
长期吸入苯(约1~2个月),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若及早发现并脱离与苯的接触,适当处理后也可痊愈。
治疗用药:
急性苯中毒与一般麻醉气体中毒治疗原则相同,注意呼吸抑制;禁用肾上腺素,以免发生心室颤动。
慢性中毒为综合性对症处理,主要对造血系统各系细胞损害给以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