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5%yun niang si nue kan ke zu zhi wan zhuan( ) ( ) ( ) ( ) ( )二、组词。
5%朗 ( ) ( ) 欣 ( ) ( ) ( )郎 ( ) ( ) 慈 ( ) ( ) ( ) 三、按要求填表。
4%四、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4%1.比喻在比自己高明的人面前卖弄本领。
()2.把小题目铺张成为大文章。
()3.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4.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的动着。
()五、按课文或课文内容填空。
12%(7+6)1.春天像( ),从头到脚都是( )的,它( ) 着。
春天像( ),( )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 ),有( )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2.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蓝天上的( )?是苍翠的()? 是( )的奇花异草,还是( )的湖水……至于我,我却要向( )献上一片( )六、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1.地球一天天遭到破坏,谁是凶手?就是我们人类。
( )2.小鸭“呷呷”地欢叫着,不断地在嘲笑我。
( /3.雨后,叶子的绿是闪光的绿,是透明的绿,是迷人的绿。
( )4.作为毕业班的学生,不该给母校留一些美好的东西吗? ( )5.小岛四周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给翠绿的小岛围上了金灿灿的带子。
( )七、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改在原句上)。
4%1.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2.陈琳被授予“优秀营业员”后,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了。
3.我们学科学的目的不是在于认识了解科学,而是在于立志献身科学事业。
4.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一星期多了。
八、理解句、段,完成作业。
20%(8+12)(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联系课文看,这段话是作者在绘春时描写春雨,作者绘春时还写了( )、()、( )。
(3分)2.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文中所形成的环境是( )。
(用文中的词语表示)。
(1分)3.文中加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雨的细。
其中,写雨细而闪烁的是“像( )”;写雨细而连绵的是“像( )”;写雨细而密的是“像( )”。
(3分)4.这段话中与“稀稀疏疏”相照应的词语是( )。
(1分)(二)当狂风( )来绿叶挺直身躯阻挡着肆虐的流沙不让它埋没良田当暴雨打来绿叶紧紧拥抱住大地坚强地忍受着暴雨的( )击不让沃土变成沟( );当骄阳无情地( )烤着大地时,猎狗( )出舌头发( ),水牛在( )塘里打滚,绿叶却从不屈服。
她把自己体内的水分向空中大量蒸发,吸收了酷热,为人们送来荫凉和( )快。
1.给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3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分)骄阳——沃土——3.选择下面的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分)(喘埋爽扑吐袭泥炙)4.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2分)( )一( ) ( )一( )5.这段话在写法上属于( )结构。
(1分)九、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16%蝴蝶泉边观蝶云南大理有个蝴蝶泉,紧靠泉边生长着一棵古老的合欢树,从根基上生出的五条树干,犹如五条巨龙,曲曲扭扭,枝叶如巨伞一样罩在潭水之上。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在他有游记中记载,蝴蝶能够从这棵树上连须勾足垂挂在泉面之上,于是,这棵树又叫蝴蝶树。
蝴蝶泉,因为有蝴蝶奇观而闻名。
因此,凡是来游览的人都以能看到这一奇观为最大的快乐。
可惜,多年来它已经很少出现了。
今年5月27日下午,我和解放军某部的几个新闻干事从大理出发,来到蝴蝶泉实地查看。
此时,游人都在这棵毛合欢树的树冠上搜寻着。
蝉不鸣,鸟不语,微风轻轻(吹动吹拂)着,金鱼游于泉底,不远的山坡上不时传来白族姑娘的歌声。
我们仔细搜寻了几遍,没有发现蝴蝶垂挂的(痕迹踪迹)。
我们(失望愿望)了,自怨没有这个福气。
这时,同来的一位年轻同志突然跑过来叫道:“快来看,在那里!”我们赶快来到蝴蝶泉的右侧,这里有几棵高大的黄连树。
其中有几棵树的树根连在一起,有一棵则是兀傲独立的。
就是在这棵树上,高高地挂着二十来串彩蝶。
一眼望去,在(浓厚浓郁)的树阴下,那附着在枝叶之上连须勾足的一串串、一缀缀彩蝶,恰似那浓密的垂柳枝条,又似那妆有花纹饰物的秋千,随着微风摆动,悠悠荡来,又缓缓荡去。
这种首尾相连悬在树下的蝴蝶串,有长有短。
最长约一米,共有四串,每串有彩蝶二三百只;中等长的,约三十厘米,有七八串,每串有蝴蝶一百多只;短的约十五厘米,有七八串,每串有几十只蝴蝶。
还有的蝴蝶一二十只形成一缀,有一二十缀。
连须勾足形成串缀的蝴蝶,都是红肚子,羽翅是黄花纹套黑边或者是白花纹套黑边,还有的是桔红花纹套黑边。
因为他们都是红肚子,所以叫做红腹蝴蝶。
蝴蝶伏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任凭微风吹拂,显得十分(安然安定)。
蝴蝶泉旁大饱了眼福,游人一个个(喜笑颜开愁眉苦脸)。
就在我们要把视线收回的时候,又一奇观出现了。
不知哪里来的两只小麻雀,从我们对面的小溪飞过,一时间惊起飞蝶无数。
几百、几千只(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被阳光一照,真是“五彩缤纷胜似花”。
人们被这奇异美景惊得睁大了眼睛,我们同来的几位新闻干事,为没带相机而懊悔不已。
这景象(持续连续)了一两分钟,彩蝶又纷纷落到树丛中去了。
1、把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4分)2、蝴蝶树的样子是怎样的?用“~~~~”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之所以叫它“蝴蝶树”是因为()。
(2分)3、短文哪几个小节是具体写观蝶的,用“∥”在文中划出来。
(2分)4、作者观蝶的时间是(),地点是(),他们先看到的是(),再看到的是()。
蝴蝶这由静到动的变化由()引起的。
(8分)十、作文。
25%题目:大家都尊敬他(她)要求:认真读题,选一件具体事例,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一个人,写出他(她)某一方面的品质。
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第1~8题,每空2分)(16)。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A.吞噬.(shí)哄.堂大笑( hōnɡ)寺.院(sì)B.间.断(jiàn)婀.娜(ē)万象更.新(ɡēnɡ)C.分.外( fèn )张灯结.彩( jié)腊.月(là)2、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A.爆竹 B.采排 C .预备()(2)A.美不盛收 B.旷野 C .蜂拥而至()(3)A.敦厚 B.和睦 C .演译()3、找出每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其他字读音不同的一个。
(1)A.处事 B.处置 C.处所 D.处理()(2)A.店铺 B.铺设 C.铺张 D.铺天盖地()(3)A.间断 B.车间 C.间接 D.反间计()4、选择下列解释中正确的一个。
()A.和睦相处:睦,和好。
彼此友好地相处。
B.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病。
现泛指事物遭受了损害。
C.深邃:邃,深。
课文中形容维吾尔族小伙子眼睛明亮、深沉、透彻。
5、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入句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组是()A. 井然依然虽然迥然B. 迥然井然虽然依然C. 迥然井然依然虽然(1)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2)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3)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
(4)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6、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民俗节日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C.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7、北京过春节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腊八除夕小年初一元宵B. 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C.小年初一腊八除夕元宵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A.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
B.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C. 《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写,有的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9、请依要求改写句子。
(6分)1、蒜瓣放进醋里,泡得绿绿的。
改为比喻句:改为“被”字句: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
(换一种说法)10、中国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请你再写出三个地区的民俗特点:(6分)(1)(2)1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匀称。
(8分)zhǎn lǎn fěi cuì jié rán mài yá tánglíng qī bā suì guàng miào huì zhǎn lǎn二、阅读(一)《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1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作者在写这个片段时采用的是()结构。
作者从灯的、两方面对花灯作了详细的介绍。
(3分)2、请用“”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1分)3 、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分)4、这个选段主要写(2分)5、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3分)(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2)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
秘书不耐烦地拿起了听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
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
”“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
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