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讲稿成长路上与法同行徐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开发区实验小学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和应当具备的安全自我防范能力及心理素质,应当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等安全法律知识。
每位同学们能够健康成长,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在我读小学那会,每当周围有人提起法律,内心就会有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可能是这种敬畏的感触,我觉得关注法律应该是大人的事情。
其实不然,法律作为社会有序化的生活学习规则和约束在座的你我他。
一、我下面列举一些小学生常识,大家就知道法就在我们身边:(一)、比如众所周知的,(可以发问同学们我国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是否是五星红旗?),在每周的星期一和重大的活动都要进行升国旗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明确阐明,这些才是国家的象征。
2. 有首儿歌其中有句话“过马路,两边看”这其实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三). 大家知道为何我们一年级入学年龄在6岁?《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四)、你自己可以不可以去买课外书、书包等?可以。
你可以不可以买电脑、自行车?不能。
这是民法给你的权利,你自己可以买课外书、钢笔等,不能买电脑、自行车,想买怎么办?让爸爸妈妈去买。
(五).再比如你们的书包、文具为什么是你们的,这是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内容。
(六).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怎么维护自身的权利,如买了假货,被人打,甚至被人辱骂,是自己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
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不能很清楚的回答。
尽管法律不能穷尽所有的社会现象,但可以包罗社会的基本秩序并维持这些秩序。
也就是说,除了犯罪行为由法律规定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均在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
怎么样?现在来学习和关心法律知识并不多虑吧?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二、下面我给大家讲些学生为主体的侵权方面的小案例:(一)、同学之间做游戏发生的纠纷:破碎的肥皂泡夺去八岁儿童眼2002年9月3日,背夏涉秋,农村天气燥热。
下午4点左右,某小学二年级活动课结束后,几个还没收回顽心的孩子聚在走廊上,对着天空欢快的吹着肥皂泡。
这时,8岁的王欣从班级中走出来,凑过身子招呼正在吹泡泡的同学王会一起去厕所。
突然眼前人影一闪,眼睛一黑,到处乱捉泡泡的任玉一指头戳中了王欣的右眼。
疼痛难忍的王欣捂着眼睛蹲到地上“哇哇”地哭了起来。
闻讯赶来的班主任崔云翻了翻小王欣的眼皮,轻轻地吹了几下,见他已不觉疼,只是眼睛有些发红,怀疑他感染了正在流行的红眼病,便嘱咐王会带弟弟回家,让父母陪着去村卫生所。
王欣的父母也没放在心上。
9月12日清晨,正准备去上学的王欣突然大哭:“妈,我的右眼看不见东西了!”方才感觉问题严重的父母赶紧雇车将儿子送至市医院。
医院做了“右眼白内障皮质冲吸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病情依然不见好转。
10月1日,小王欣被转至市第一人民医院,21日又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经鉴定,其右眼眼球破裂,视力障碍符合8级伤残。
看到活泼可爱的儿子无端遇上了这样的灾祸,而学校和任玉的父母拿了2500块钱后就再也不管不问了,2003年6月4日,王欣将任玉及任玉爸爸妈妈和招贤小学告上了法庭。
诉请二人赔偿各种损失27683元。
在充分考虑原被告双方的意见后,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任玉戳伤王欣眼睛引起感染,其法定监护人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招贤小学建立建全了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宣传贯彻,对预防校园伤害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欣眼睛是在任玉捉肥皂泡的过程中被抓,感染所致,并非在课堂教学时及教师指导不当,也不是因学校设施、实验物品原因引发,同时又不属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内部管理等因素所致。
班主任崔云及时赶到,查看并嘱其看医生,与王欣父母一样,班主任对此同样没有专业知识。
因此学校主观上不存在过错,客观上不存在行为失当,对王欣眼睛受损害的结果,依法不应承担责任。
王欣法定监护人在王欣眼睛感染后,起初只在村级卫生院治疗,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贻误治疗,应承担相应次要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任玉父母赔偿原告王欣医药费、交通费、鉴定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的70%,共计20933元,招贤小学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校园勒索钱财有关的案例:勒索同学上千元家长持检查获赔时年九岁的原告张蕊和被告张冰某村小学学生,张蕊二年级,张冰五年级。
2002年7月至12月,张冰多次以恐吓、威逼的手段向张蕊索要现金。
张蕊家开有商店,他多次从商店中偷钱,张蕊的父母发现后,要求学校协查。
12月16日,张冰在学校写了一份检查,检查列举了要款的地点、次数及每次数额,经核算共1885元,班主任在检查上签字,并注明双方父母在场。
张蕊的父亲代为提起了赔偿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张冰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事发后在学校写检查的行为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检查中列举的要款次数及每次的地点和数额等内容详实,属被告张冰的真实意思表示,应予认定。
由于被告张冰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应由其监护人承担。
人民法院根据小学生张冰的检查作出判决:被告张冰被判赔1885元,张冰父母作为其监护人承担赔偿义务。
(三)、小学生52度白酒拼"酒量"住院售酒人被索医疗费赖甲、余乙、余丙三人系某寄宿学校六年级学生。
某南杂店开在学校门口对面,经常向学生出售烟酒等物品。
2007年3月9日下午,三人在一起议论谁的酒量大,赖甲称自己酒量最大,余乙、余丙二人不服。
赖甲看到某南杂店员工,在学校围墙外叫卖,就上前向其买二瓶高度白酒,三人随即躲到学校假山上拼酒,赖甲喝了一瓶,余乙、余丙各喝了几口。
之后,三人在学校餐厅吃晚餐时醉倒在地,被老师送至医院,三人经抢救后才苏醒,住院共花费医疗费2000元。
三原告诉称,被告为牟取利益,不听从学校制止,长期私下向学生出售烟酒等有害健康的物品,在明知三原告是未成年人不能饮用高度白酒的情况下,仍将高度白酒出售给原告,致使三原告醉酒造成身体及经济上的损害,故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2000元。
(四)、暑假安全方面的纠纷:枪战游戏射伤伙伴眼6龄童状告7岁顽童获赔近3万2005年10月17日晚上7点左右,小松、小南、小鹏等顽童在大院相互打闹玩耍。
小松提着父母新近购买的“手枪”追着小南玩“枪战游戏”时,瞄准小南不停射击。
不料小南一下跌倒在地大声哭起来。
次日,小南被母亲和小松的父母一起送到市人民医院检查住院治疗7天,开支医药费439.9元,医生诊断为右眼球挫伤,前房积血。
同月21日,小南入住湘雅医院,医生诊断为右眼顿挫伤,外伤性虹膜炎;右眼视网膜震荡伤并续发性高眼压。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小南不断往返于医院与家庭之间治疗和复查。
2006年10月12日,经法医鉴定评定,小南的伤为十级伤残,需后期治疗费5000元。
事后,小南与小松双方的父母协商医药费未达成一致。
法院审理认为,双方当事人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松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但其监护人应当知道玩具手枪的危险性,对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害后果应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小松的监护人没有完全尽到监护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过失责任。
据此,法院作出小松给付小南各项费用29965.4元的判决。
(五)、电力设施未安装防护装置无辜少年触电失去双臂引发赔偿案我院审结一起用电部门对变压器未安装防护装置而引发的人身触电损害赔偿案。
1999年暑假某日下午4时,14岁的王某与姐姐两人在其家院子里玩耍。
然而谁也没有意识到一场恶运随之而来,安装在其家院内的变压器没有安装保护装置,袒露在外,正在玩耍毫无电力知识的王某手触变压器被电流击倒在台下。
当时变压器周围未设防护栏。
王某被电击伤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终因被电烧伤过重,双上肢被截致残。
后经法医鉴定,为一级伤残,劳动能力完全丧失。
为获赔偿,王某的法定代理人在与有关部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化工厂等部门告上法庭。
经审理后依法作出了判决,因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应由设施所有人负责,某工厂安装电力设施本应增加保护设施,杜绝与人接触,然而其违章作业,致使电力设施袒露在外,对其事故的发生应负主要责任。
电力部门负有安全监督管理义务,督管不力,对此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校园暴力,以暴制暴校园暴力话题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孩子们如何对校园暴力说“不”?从孩子们的答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孩子竟对校园暴力持“以暴制暴”的态度。
有个小当事人这样陈述:他们班里就有一个小帮派,有四五个人,个子都和自己差不多。
当时自己是一个人,他们就向其要保护费。
他当然不给。
后来就和他们动了手。
他们人多,小当事人当然打不过他们。
挨了打之后,他就回去一个人锻炼身体,练习“武功”。
等他们再找我的时候,我还和他们打。
我和他们打了很多次架,也挨了很多次打。
最后,双方就人身伤害赔偿诉诸法院。
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孩子不得已用暴力的手段对付暴力,然而这种说“不”的办法是让更多曾经远离暴力的孩子转而滑进暴力的圈子。
这种恶性循环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其实制止校园暴力,不仅要救助那些受校园暴力侵害的孩子,更要挽救那些实施暴力的孩子,因为他们正滑向犯罪的边缘。
解决校园暴力,首先要制止暴力,包括不用暴力手段来向校园暴力说“不”。
三、学生安全十操(王大伟教授编)(一).不与陌生人说话,低头上学操。
目的:上学平安。
警语:不和陌生人说活。
年龄:小学生。
案例:劫持案件大多从与陌生人说话开始。
注意事项:在公园玩时,与孩子演习,养成良好习惯。
童谣:追上前边小朋友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
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边小朋友。
我们说,要教给孩子们不和陌生人说话。
别人谁要是问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呀,你就低头不说话,就走。
但是不和陌生人说话,人家说这孩子没礼貌。
所以我们现在又提出来叫作:礼貌地说“不”。
比如说要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如果没礼貌那孩子就说:“我跟你说有什么用。
”这样不好。
“小朋友你叫什么呀?”我们就见到一个胖男孩回答:“对不起,我爸还没给我起名呢,他很忙。
”他很幽默。
敢骗坏人敢快跑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
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敢快跑。
要领:1.双手做背包动作,遇到陌生人问名字。
摆手微笑。
2.不知道,对不起,不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