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课件
• 《圣济总录》--风证 • 张锐《鸡峰普济方》--水肿病 • 董汲《脚气治法总要》--脚气病专著 • 葛可久《十药神书》--肺痨病专书
中国医学史
• 五、外伤科 • 宋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字
• 悬吊复位法-- 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中记载,对颈椎骨折脱位进行牵引复位的方 法,是伤科史上的创举。
中国医学史
• 综合性医著----《外台秘要》 唐 王焘 • 藏医,宇妥·元旦贡布《四部医典》
中国医学史
医学教育
• 我国正规的医学教育始于南北朝时期 • 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是唐代的“太医署”
医科 分 针科 科 按摩科(含伤科)
咒禁科
体疗 七年 少小 五年 疮肿 五年 耳目口齿 四年 角法 三年
中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医史教研室
中国医学史
第四章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西晋-五代 ) 公元265-960年
中国医学史
第一节 医学理论的提高
• 一、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 对《内经》的整理、注释 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注释
• 二、脉学的总结和普及 • 三、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中国医学史
对《内经》的整理注释
齐梁间 全元起《素问训解》
中国医学史
第三节 临证医学的发展
• 一、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1、系统整理人体腧穴
腧穴349个,双穴300个,单穴49个 2、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 3、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4、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
中国医学史
妇产科
--最早整理《素问》
隋唐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首创全面分类
唐 王冰《注黄帝素问》(《次注》)
--影响较大
中国医学史
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注释
《伤寒杂病论》因战乱离散 魏晋 王叔和首次对其搜集、整理、编次 唐 孙思邈于《千金翼方》中整理《伤寒论》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首创方、证、治结合研究《伤寒论》的方法
• 唐·昝殷《经效产宝》 -----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对胎动不安,提出安胎有二法: 因母病以动胎,但疗母疾,其胎自安; 缘胎有不坚,故致动以病母,但疗胎则母瘥 对于难产,“内宜用药,外宜用法”
中国医学史
小儿科
• 唐太医署于医科中专设儿科 唐《颅囟经》----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 最早提出小儿体质“纯阳”学说 首次记载用烙法断脐预防小儿脐风
中国医学史
第二节 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
校正医书局----北宋设立的搜集整理校勘 古医籍的机构,为当时医学的发展和后世医 籍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最早的专著
中国医学史
第三节 药物学的发展
• 973年《开宝新详定本草》 • 974年《开宝重定本草》(《开宝本草》) • 1060年《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嘉祐本草》)
对症候描述细致而准确 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的新成就
中国医学史
• 第二节 药物学的进步
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最早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经集注》 梁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 我国现存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公炮炙论》 东汉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最早的炼丹著作
第五章 医药学的突出成就 与医家的创新 (宋—元)
公元960-1368年
中国医学史
社会背景
北宋(960-1127) 金(1115-1234) 南宋(1127-1279) 元朝(1271-1368) 大都 文士、士人知医、宋出现儒医
中国医学史
第一节 医政设施的进步
一、改进医事管理 二、开设国家药局 三、发展医学教育
中国医学史
二、脉学的总结与普及 魏晋 王叔和《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确立 寸口脉法 归纳 二十四种脉象 阐述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将脉与证统一起来
中国医学史
三、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诸病源候论》--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
隋 巢元方 对疾病的记载广泛而详确 在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
传染病起自 乖戾之气 寄生虫病 过敏性疾病,漆疮
--载“秋石”制法。 • 元代 忽思慧 《饮膳正要》 --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
中国医学史
第四节 临证各科的突出成就
中国医学史
• 病因病机学
•
陈言(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致病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 诊断学
•
崔嘉彦《崔氏脉诀》
•
施发《察病指南》,创制33种脉象图。
中国医学史
第四节 综合性医著
• 肘后救卒方----晋·葛洪 (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对天花病、沙虱病的
认识,是世界最早的。 (2)“以毒攻毒”防治疾病。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
被咬伤的创口上,以防治狂犬病的方法,是免疫 学思想萌芽。 (3)所载治法“简、便、验、㾾”。
中国医学史
• 孙思邈《千金方》的主要成就: (1)重视医德修养,详论医德规范 (2)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方6500余首 (3)重视妇女、儿童疾病的诊治 (4)强调综合治疗 (5)对药物学深入研究 (6)倡导积极养生,强身长寿 (7)整理研究《伤寒论》
中国医学史
1061年 苏颂《本草图经》20卷,载药780条, 933幅药图,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
1082-1108年 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载药1558种--宋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本草纲目》的蓝本
中国医学史
• 寇宗奭《本草衍义》 • 张元素《珍珠囊》
--倡药物归经说、引经报使说。 • 《苏沈良方》、《证类本草》
中国医学史
外科
•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
讲求辨证论治 痈疽辨脓法和排脓术
中国医学史
骨伤科
•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
(1)系统记述了骨折的治疗常规 (2)骨折复位固定,提出“动静结合”原则 (3)“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 (4)收载40余方,内、外多法,后世伤科基础
•
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以《敖氏验舌法》
为基础,绘36种舌象图谱,现存第一部文图并用
的验舌专书 。
中国医学史
• 针灸学
• 宋 王惟一 铸两具铜人 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载腧穴657个 • 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 宋 窦默《标幽赋》 • 元 滑寿《十四经发挥》督脉、任脉
中国医学史
• 四、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