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二、因人施教,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

按政教处设计心理健康教育一览表的规定,对那些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班主任要求个别学生进行个案集累,以利于教育教学,如“对厌学学生的个案集累”、“对报复心理的个案集累”,早恋,不讲卫生等个案的集累,通过个案的集累进行分析,观察以及进行解决教育的方法,使之逐步完善,其基本步骤如下:(二)确定主要的相关因素。

所列出与咨询对象的总是有关因素可能的多种,其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应加以鉴别。

(三)确定教育方式在确定教育方式之前,应对可能采用的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即对每种方式可能导致的各种结局进行预测,把那些最有可能导致的结局的教育方式,选择出来,明确教育方式、方法,具体地说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问题应不同对待,如不良行为习惯、孤独、焦虑等,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应采取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忌简单地将施之此人的方式套用在彼人身上。

3、应注意整体效应,防止可能诱发或导致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三、心理教育的程度每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收集关于心理方面的有关资料为“对症下药”做好铺垫,资料是否全面、充分、真实、客观,直接联系到分析诊断能否顺利进行及其教育结果是否准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心理教育的有效性。

(2)分析与处理1、明确诊断的步骤(1)应掌握教育对象所存在的是哪方面的问题,是心理的、是生理的、还是二者兼有。

(2)确定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的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的性质和程度2、查找原因应首先查明问题的原因是外在还是自身的,外在的是社会、家庭、亲友、同学、教师,内在的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在查明原因后,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定期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系列讲座,包括心理和身体由校医具体负责,讲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人的自身健康是紧密地联系地一起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反之,心理上长期和严重不健康状态,又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

因此,在注意学生的生理健康、学生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这样,学生的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亦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合格的人才。

一、指导思想:二、工作要求:1、全面渗透,调动各方力量,在学校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创设良好环境。

2、加快创建崭新的教育模式,提高认识,加大管理力度。

4、规范心理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

5、发展优先,防重于治,助人自助,以学生长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整体性原则。

三、形成管理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班级、少先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采用全面渗透模式:即是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建立一个分层次的多层教育体系。

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方案,定期研究总结。

在校长的领导下,将心理辅导工作与其他教学、德育、咨询辅导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心理辅导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

学校在心理辅导全过程中也负有辅导的重要职责,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也是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这就要求丰富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知识,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

四、具体工作内容(一)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和辅导。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积极开通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启动了“关爱心理健康活动月“,还可以举办走进“心灵征文”活动,上演心理小品、小剧大赛。

1.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的系列活动。

2.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根据学校师生情况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邀请专家进行团体教师辅导,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开设心理讲座。

每学期有计划的安排德育主任、心理教师、大队辅导员,为学生讲授人生、理想信念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安排校医室老师,为学生(男、女生分别授课)讲生理知识、青春期知识及性道德教育课。

聘请社会知名心理教育专家,来我校为全体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全员培训。

以班主任为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体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

7.通过人际关系辅导。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共同活动,与他们发生实际相互关系“开始把自己作为人来对待”。

建立温暖、体谅、关心的师生关系:认为学生在学校中的失败,就是由于学校气氛过于冷漠,缺乏温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满足学生的“爱”和“自我价值”的基本需要,人格和行为问题也由此产生。

师生关系的本质,不只是知识传授关系,而是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在教育中的相遇,良好师生关系利于授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人格,使问题学生易于接受心理治疗,其效果明显。

(二)加强心理健康研究,以科研推动心育,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三)创建心理咨询室:小精灵快乐屋——放心的家、幸福的乐园。

明确值班时间,保证人员安排,完善各项设备。

采取直接交流、电话交流、书信交流、网络咨询等形式。

(四)环境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应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在适当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成长环境应该包括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灵活多样、切实具体的物质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来建立。

物质环境主要指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如让学生在同伴合作中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我认识中培养自信心等。

(五)组建学生互助小组,每班设2-3个快乐屋通讯员,向心理教师及辅导相关人员反映学生情况,协助观察。

(六)加大宣传力度。

板报、宣传栏、广播等;设置心理健康专版。

一、指导思想二、实施工作目标我们以打造阳光校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总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每一名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苦有地方倾诉、郁闷有人沟通、压力有地方宣泄,让我校的师生心理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健全,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开心每一天。

三、实施原则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心理辅导室负责人:五、实施方法1、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或活动课,其中青春期健康教育是重点内容,每班每两周上一节课。

本学期共授课八课时。

通过辅导活动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辅导,每年级每学期四次,每月一次。

通过专题讲座,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咨询。

此项工作由政教处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备课小组,课题改写小组等职能机构,形成校长重视亲自抓,专业人员理论先行指导抓,“心育”专兼职教师要勇于实践具体抓,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更新观念,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发展的意识,成为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良师益友。

2、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拓宽教育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地稳步发展。

3、成立家长心理学校通过家长学校面向家长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通过问卷对家长进行问题调查及研究指导。

通过家长心理学校,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促进其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加强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看过“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