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

多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和图片(略)
思考:从中你悟出了什么信息?
他们的说法对吗?
教师小结: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展示材料: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因贪腐等数罪并发,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重点
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
难点
1.自由是有限度,相对的 ;2.平等的两层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PPT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
教师设问: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
赏课件,看图思考问题
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讲授新课
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些现象?
教师讲解: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活动:【讨论】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教师引导: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多媒体展示造谣必惩的新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设问题:这些制造谣言的网民,将会承担怎样的后果?
学生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二、法眼看平等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略)
教师设问:下图反应了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6-101页的内容,并结合《学法大视野》中的课前预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1、为什么我们渴望自由?(自由的意义或作用)
2、为什么自由应受限制?
3、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5、什么是平等?(含义)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或内容)是什么?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课题
自由平等的真谛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自容。
2、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3、情感态度
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围内的自由,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思考: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小结: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教师总结知识点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或内容)(多媒体显示略)
赏课件,读教材,思考问题
赏课件,思考问题
观看课件
教材中找出
标记要点
小组思考讨论分享
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课堂小结
板书
聆听,
思考
情感升华
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
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做题
展示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活动:校园寻规则
活动要求
(1)我们在校园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规则限制了你的自由?
(2)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会有哪些后果?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知识点2、为什么自由应受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并结合两幅交通秩序的相关图片,进行讲解。)
知识点3、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观看课件
教材中找出
标记要点
交流讨论
展示
看课件
读教材
找问题
标记要点
看课件
读教材
找问题
标记要点
拓展
欣赏课件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观看课件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代表展示
教材中标注要点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使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一、无法治不自由
诗词赏析:(多媒体显示)
教师设问:诗词反映人们对什么的向往和追求?
【小调查】你自由吗?你渴望自由吗?
引导总结:自由是人们所向往的。
说一说:如果你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例如上学可以带手机,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渴望自由?(自由的意义或作用)
引导总结知识点1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1)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个人)。(2)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