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体学期中考试
姓名:张燕箐班级:08级英语四班学号:P081011960
文体学1-7章概述
第一章有关文体学
什么文体学?
简单来说,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运用的方法的学科;它是用来研究运用语言的风格。
现代文体学有两个分支:普通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
普通文体学研究的是各种语言运用的普遍特征,而文学文体学则是对各种文学作品所特有的特征的研究。
但是,这两种文体学所研究的对象还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见下表:
在《英语文体学教程》这一书中,对文体学的研究,主要是指普通文体学。
而要解释什么是普通文体学就得知道什么是语言,语言的变体有哪些?什么是文体?文体学的特征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语言是一种标志,是工具。
语言经常会与编码作比,是一种标志或信号系统用来传递信息。
人们完成一件事情不仅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而且还有口头语言表达,这样就有了语言行为与语言事件。
说到文体学当然要提“文体”二字,文体(或文风)可以被认为是个人或群体在各种社会社交环境中运用语言的多样化。
简而言之,就是文学风格。
比如:“莎士比亚风格”、“米尔顿风格”等。
文体学的重点就在于研究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
学习文体学有有助于更好的运用英语。
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
1.文体学帮你在交谈中建立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
也就是说,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比如你是一位总经理,在和一个很好的朋友喝酒时,你会说:“来,干了”!但是如果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那就得说:“我代表公司向全体员工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了公司今后的发展,干杯!”
2.学习文体学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有三个步骤:描述→口译→评估。
描述占第一位,由此看来,在文学创作中,最关键的是描述。
3.学习文体学能帮你更好的进行翻译工作。
文体学告诉我们英语的各种变体以及其功能、特点,因此,了解文体学能使我们的翻译更加贴合实际,符合原文思想。
比如“油漆未干”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应该是“Wet Paint”而不是“The paint is not dry”. 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所翻译作品的时代以及其语言风格,是古语还是现代语言,要符合语境,比如翻译一篇老旧文学作品,要尽量达到其“古”的意味,才能让读者更大限度的领会其思想。
第三章语言的变体
语言要用的恰当,就得看它的具体语境。
语言有两种变体,一是方言变体,一是语域变体。
.一、方言变体
1.个人语言方式或个人语型
个人已形成的语言风格,比如“海明威的语言风格”、“莎士比亚风格”都自称一派。
2.现世方言
现世方言指的是本时代所用的语言,比如,有古英语、中古英语、伊莉莎白一世英语、现代英语。
3.地方性方言
各个地区英语的发音以及拼写等都会有所不同,比如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在读音和拼写上就有很大区别:ask (BrE) /ɑ:sk/ (AmE) /æsk /
4.社交方言
有不同社交群体,就有相应的社交语言与之对应。
因此就有以下几种群体的方言:
①方言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变体
②方言在种族中的变体
③方言在性别中的变体
④方言在年龄中的变体
5.规范方言
比如有标准的美式英语及标准的英式英语。
二、语域变体
语域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谈话或文章的领域
2.谈话或文章的风格
3.谈话或文章的要旨
4.对语域的理解
方言与语域这两种语言变体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在不同语域下要选择不同的语言或者不同的方言来进行语言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来了解对方来自哪里,她或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以及是什么种族的,所以语言变体也有其社会意义。
第四章语音类型
之前也曾提到过语言经常与编码作比,作为一种编码,语言是多等级的,而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三种语言层面:
在第一层面(音系学/字系学)的文体特征
音系特征包括部分或断节特征,断节特征还分以下几种:拟声(比如the cat meows.“meow”则是猫的叫声)、语音符号、同化、叠言。
音系特征还包括超音段特征:重音、节奏、语调、音高、停顿。
字系特征主要是对字母表、数字、标点符号、大写字母、标题、斜体字、图标等的应用。
在第二层面(词汇与语法)的文体特征
语法特征包括句子类型(陈述句、问句、祈使句等)、从句类型(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组类型、词的类型(复合词、混合词,双关语)。
词汇特征有普通词趋向、词的暗含意义、词的搭配。
在第三层面(语义学)的文体特征
文本就是语义的结合的延伸。
语义结合有两种形式:通过过渡词或短语、语法手段还有词的重复形成语义单元。
除了语义单元还有段落、谈话形式、修辞手段(比喻意义、悖理、夸张)、语义规则都使语义结合成文本。
第五章正式或非正式语言
语言扮演着许多的功能,有观点的、指示的、表达的还有文本的。
但是在众多语言的
处理过程重点在语言的构思与指示功能。
谈话要旨在语言表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旨包括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正式程度指的是在交际中恰当运用语言的风格;讲话者与受话者所处场合及其二者的关系。
谈话形式在英语中呈现三种常用规格:①头衔加姓氏的相互交换。
②名字的相互交换。
③一个人用名字或另一个用头衔加姓氏的单向形式。
比如晚辈可能会用头衔加姓氏称呼长辈,而长辈称晚辈则可直呼其名。
若有一学生叫他的老师,可能是“李老师”,而这位李老师反过来回应“某某某”(名字)即可。
功能性要旨会在谈话时帮助理解说话人的用意:是教育?劝导?惊讶?还是解释?所以一定功能性要旨可以直击说话要意。
有时在官样文章中有许多无意义但有听起来很重要的官方语言,功能性要旨就会有所体现了。
比如有事实说一些人罹难了,但官方语言则是尽管发生了不必要的冲突,但是也只有少数人受伤。
另外,正式与非正式也与演讲的环境有关。
比如一位教授在外校进行演讲,他可能会精心的做准备并且在现场演讲时会非常正式的,但如果他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那么这时候的演讲可能就不会那么正式。
同样的,总统在演讲时也要顾及到他所演讲的对象,并且结合本国现实情况进行演说,所以是比较正式严肃的。
最后,正式与非正式也与语音特征有关。
第六章口语与书面体
一般在口头讲话时,我们会或多或少带些噪音,比如“嗯,啊”之类的,而在书面体里则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标点符号。
口语与书面体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有三点明显的差异:
一、它们所包含的听众或读者的不同
一般来讲,大多数演讲是有听众在场的,演讲通过一些信号词或者提问来吸引听众,有时用面部表情来代替语言表意,而且能立即收到效果。
而书面体一般不需要有读者在场,读者更不会有即刻的反应。
二、在语言表述清楚与否的不同
在对话中,对话双方要依托一定的背景知识和信息,有些话是局外人所听不懂的。
但是书面体一般不依赖于对语境的直接理解,需要读者去体会。
三、准备工作不同
从大体上来说,书面体比口语要更“小心”。
如果记录某件事的话,那他必须要有一个对事件的主题有想法,接着有逻辑的将文章组织好。
而口语尤其是在谈话中,是自发性的,而且在随意的变换着主题。
另外,口语与书面体在文体方面也有不同之处,体现在语法、词汇以及音系或字系方面。
第七章英语会话
语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
从研究领域方面看,会话覆盖范围广;从风格方面来看,会话可以是自发的;从个人要旨来看,会话可以是介于私人之间的谈话;从功能要旨来看,会话可以传递信息。
而我们主要研究会话就是一般的非正式的、随意的会话。
要研究非正式随意会话,就得从会话的记录开始。
一般受过教育的人,会用一些升调、降调、升降调或省略号来表情达意。
这样的对话有几个特征:首先,它将难以表达的语言给表达出来;第二,它表示主旨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第三,是一种正常的不流畅,就像迟疑一样;等等。
另外会话还有其他两种形式:讨论和电话会话。
文体特征在语言层次方面体现在语法特征(如用短的松散的句子、难懂的和不完整的句子等)、词汇特征(模糊的表达、高频率使用习语或和大量的动词短语还有夸张的俚语等)、音系特征(多使用韵律及韵律和语调群的结合、停顿及变化的拍子等)、语义特征(语义随意的并且没有计划、没有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