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doc

马克思主义理论.doc

马克思主义理论
代码0305
一、培养目标
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和整体性教育,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胜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 年。

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

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方向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与发展观,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本方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在基础理论方面,侧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的研究;在应用方面,注重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分析工具,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劳动理论研究
该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资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地位、权利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研究
该方向以克思主义价值学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中外价值观比较;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山西文化发展等问题。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参见附表“教学进度表”)
2、补修课程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者必须补修与本学科相关的本科生核心课程2-4 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1、专业实践。

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课堂教学实践不少于10 学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专项社会调研,每次社会调研写出不少于2000 字的调研报告。

达到规定要求的记2 学分。

2、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和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活动不少于10 次(2 次为跨二级学科),其中参加校外学术活动1 次。

要求每次活动必须写出不少于500 字的小结。

达到要求的记2 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确定,根据导师(组)的要求制定论文研究计划。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及预期目标。

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向导师提交论文选题报告,第三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并由学院组织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先由研究生报告学位论文的设想,包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资料准备情况和研究进度安排等内容,再由导师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填表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学位论文写作期间,导师要全面掌握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加强指导、督促。

研究生每月至少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

论文进行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在一定范围内作论文阶段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如有重大调整变化,须向学院学术委员会说明,确保论文质量。

(二)预答辩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前一学期左右进行论文的全面审核,即预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须向预答辩委员会全面报告论文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预答辩委员会从论题明确程度,论据充分程度,逻辑严密程度,结论鲜明程度,是否具有新意,结构是否合理,引文摘要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定,确定如期还是延期答辩,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三)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通过专家评阅,方可申请答辩。

论文评阅按照《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执行。

学校随机抽取部分论文送外匿名评审,其余论文由两位以上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且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进行评阅。

(四)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

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和答辩程序,严格按照山西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中有关条例进行。

七、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
(一)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目录
主要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2.《列宁选集》1-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毛泽东文集》(1—8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1999 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1994 年版;
5. 聂耀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 年;
7.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2003 年;
8. [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 年;
9.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10.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1.《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2.《20 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衣俊卿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
13.《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余文烈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14.《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江流、徐崇温主编,重庆出版社1997 年版;
15.《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余文烈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16.《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新华出版社1998 年版;17.《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年版;
18.《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陈学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19.《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 年版;20.《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21. 张云飞:《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2. 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 赵智奎:《改革开放30 年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8;
24. 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5. 丁堡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
26. 邸敏学: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
27. 赵宇霞:我国农民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
28. 程新征: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年;
29. 张利萍:劳动力流动与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
30. 邢云文:时代精神:历史解读与当代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年;
主要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
5.《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6.《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7.《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8.《求是》,中共中央委员会;
9.《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10.《国外理论动态》中共中央编译局;
11.《毛泽东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4.《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山东大学;
15.《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16.《当代思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
17.《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8.《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
1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成绩考核
1、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导师负责。

平时考查由导师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末进行,通过读书会形式进行;毕业前考查由学院教务秘书组织实施,以平时考核为依据,一般安排在4 月左右进行,作为毕业资格审查的主要环节。

2、学生应在阅读书目中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关书目进行阅读。

每读完5 本书,要求撰写不少于5000 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3、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从规定书目中选读15 种书籍。

4、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3 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