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食品安全常识知识全套知识手册(精简版)

2020年食品安全常识知识全套知识手册(精简版)

2020年食品安全常识知识全套知识手册(精简版)目录1、食品安全常识速成手册 12、食品消费常识 2¤识别无公害蔬菜 2¤蔬菜质量感官鉴别方法及鉴别后的食用原则 2¤如何给蔬菜去毒 3¤菌菌类的鉴别方法 4¤选购肉制品应“五看” 5¤饮料质量鉴别 5¤选购“安全水果” 7¤选购奶粉四法 7¤如何购买定型包装食品 8¤如何购买腌腊食品 8¤如何购买酒类食品 8¤真假洋酒的鉴别 9¤如何购买米面类食品 10¤如何选购速冻面米制品 10¤如何购买调味品 11¤如何正确选购酱油和醋 12¤怎样识别饼干质量的优劣? 13 ¤鸡鱼肉蛋如何辨好坏 14¤如何保存鲜蛋? 15¤超市冰鲜海产品的选购 16¤火腿肠选购常识 16¤膨化及油炸小食品常识 17¤大米的质量鉴别 18¤粉丝粉条小常识 19¤如何识别真假碘盐 20¤糖果的选购 20¤如何鉴别海味之优劣 21¤花生油品质的鉴别 22¤如何正确选购熟肉制品 23¤如何选购冷饮食品 23¤如何选购茶叶 24¤怎样识别罐头质量的优劣? 25 ¤如何选购强化的儿童食品? 26 ¤如何选购猪肉 27¤怎样鉴别母猪肉? 27¤怎样鉴别病猪肉? 27¤怎样挑选猪肉脏? 27¤怎样选购活鸡? 28¤怎样识别瘟鸡 29¤怎样鉴别病鸡 29¤怎样鉴别变质的烧鸡? 29¤如何鉴别牛肉质量 29¤如何选保健品 303、让孩子吃得卫生、吃得健康 314、生活中容易引起中毒的蔬菜 335、常见食物中毒及其相关知识 336、假冒进口食品鉴别常识 387、食物的禁忌 38食品安全常识速成手册为了保护你和家人免受食品相关疾病的影响,亚洲营养信息中心日前发出了10条食品安全提示:1.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现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

如果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现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

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欺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

如发现销售假冒品牌,假冒标签的食品及被污染过的食品等应向有关机构检举揭发。

检举揭发这些事件可以帮助当局查处不法商贩,防止此类事件重现。

3.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其他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

食品应包装或妥善盖好后储存。

4.不要将热食物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使冰箱内温度升高。

5.将罐、瓶和包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并防范昆虫或鼠类等。

6.记住在准备食物和吃饭前一定洗手。

7.处理生鲜食物的用具使用后,处理已烹调过的食品前或处理打算生吃的食品前用具必须彻底清洗。

8.认真选择食品采购和就餐的地点。

确保其人员、餐具和其他设施都干净整洁。

这是反映餐馆、包括“幕后”设施,卫生标准的重要指标。

9.热食物应该很热,冷食物应该冰凉。

避免食用任何在室温下保存2小时以上的食物。

在会议、大型社交活动、室外活动等需要预先、大量准备食物或外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特别注意。

10.如果对水果和蔬菜等生鲜食品有怀疑,金科玉律是“煮食,烹调,削皮或扔掉”。

食品消费常识¤识别无公害蔬菜看色泽。

各种蔬菜都具有本品种固有的颜色,有光泽,显示蔬菜的成熟度及鲜嫩程度。

嗅气味。

多数蔬菜具有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气味,不应有腐败味和其他异味。

尝滋味。

多数蔬菜滋味甘淡、甜酸、清爽鲜美,少数具有辛酸、苦涩的特殊味道。

看形态。

多数蔬菜具有新鲜的状态,如有蔫萎、干枯、损伤、变色、病变、虫害侵蚀,则为异常形态。

还有的蔬菜由于人工使用了激素类物质,会长成畸形。

注意:带虫眼的蔬菜绝不等同于无公害蔬菜,有的农药残留量反而更高。

¤蔬菜质量感官鉴别方法及鉴别后的食用原则(一)质量感官鉴别方法:蔬菜有种植和野生两大类,其品种繁多而形态各异,很难确切地感官鉴别其质量。

目前我国主要蔬菜种类有80多种,按照蔬菜食用部分的器官形态,可以将其分成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和食用菌类六大类型。

从蔬菜色泽看,各种蔬菜都应具有本品种固有的颜色,大多数有发亮的光泽,显示出蔬菜的成熟度及鲜嫩程度。

除杂交品种外别的品种都不能有其他因素造成的异常色泽及色泽改变。

从蔬菜气味看,多数蔬菜具有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气味,可以凭嗅觉鉴别不同品种的质量,不允许有腐烂变质的亚硝酸盐味和其他异常气味。

从蔬菜滋味看,多数蔬菜滋味甘淡、甜酸、清爽鲜美,少数具有辛酸、苦涩等特殊风味以刺激食欲。

如失去本品种原有的滋味即为异常,但改良品种应该除外,例如大蒜的新品种就没有“蒜臭”气味或该气味极淡。

就蔬菜的形态而言,本文内不是叙述各品种的植物学形态,而是描述由于客观因素而造成的各种蔬菜的非正常、不新鲜状态,例如蔫萎、枯塌、损伤、病变、虫害侵蚀等引起的形态异常,并以此作为鉴别蔬菜品质优劣的依据之一。

¤如何给蔬菜去毒鲜芸豆:又名四季豆、刀豆。

鲜芸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前者存于豆荚表皮,后者存于豆中。

食生或半生不熟都易中毒。

芸豆中的有毒物质易溶于水中且不耐高温,熟透无毒。

秋扁豆:特别是经过霜打的鲜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

食前应加处理,沸水焯透或热油煸,直至变色熟透,方可食用。

鲜木耳:鲜木耳含有一种啉类光感物质。

人食后,这种物质会随血液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可引发日光性皮炎,暴露皮肤易出现疼痒、水肿、疼痛,甚至发生局部坏死。

这种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多食严重者,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而晒干后的木耳无毒。

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有毒物质食入后被胃酸氧脂成二氧秋水仙碱。

成人一次吃50—100克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便可中毒。

但秋水仙碱易溶于水。

遇热易分解,所以食前沸水焯过,清水中浸泡1—2小时,方可解毒。

晒干的黄花菜无毒,可放心食用。

未腌透的咸菜:萝卜、雪里蕻、白菜等蔬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毒硝酸盐。

腌菜时由于温度渐高,放盐不足10%,腌制时间又不到8天,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使无毒的硝酸盐还原成有毒亚硝酸盐。

但咸菜腌制9天后,亚硝酸盐开始下降,15天以后则安全无毒。

青西红柿:未成熟的青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可被胃酸水解成番茄次碱,多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久存南瓜:南瓜瓣含糖量较高,经久贮,瓜瓣自然进行无氧酵解,产生酒精,人食用经过化学变化了的南瓜会引起中毒。

食用久贮南瓜时,要细心检查,散发有酒精味或已腐烂的切勿食用。

(二)质量感官鉴别后的食用原则:良质蔬菜可供食用和销售,不受限制。

次质蔬菜可以在挑出或剔除不可食用部分之后,仍供给食用或者限期售完。

劣质的蔬菜不可供给食用并禁止销售。

另外,象发青出芽的马铃薯,发苦的葫芦、四季菜豆、刀豆以及鲜黄花菜等,均含有有毒物质,应在加工烹调时严格把关,防止因加工方法不当而引起中毒。

应特别注意食用菌类的查验与选拣,很多毒蘑含有剧毒,一旦混杂误食,会造成严重后果。

¤菌菌类的鉴别方法1蘑菇优质:伞面呈白色,洁净无泥沙粘嵌痕迹,菌褶呈淡黄色,紧密均匀,肉质厚,大小基本一致,盖面突起,菌伞完整内卷,菌柄短而粗壮,手感硬实,嗅之清香味浓郁。

劣质:伞面呈灰白色,纹丝较稀,菌褶灰褐色,若伞面为灰褐色或黑褐色质地最差,肉质薄,手感软,口味差,香气不纯,有杂草气味。

2 香菇优质:黄褐色或黑褐色,伞面有微霜,个儿大均匀,菇身圆整,菇柄短粗,菇褶紧密细白,肉厚,干燥,香味浓郁,无焦味,少碎屑。

劣质:呈黑色或火黄色,菇身薄,发潮,松软,有白色霉花,香味差。

3 黑木耳优质:朵面乌黑、有光泽,朵背呈灰白色或暗灰色,朵形大而均匀,耳瓣舒展,体轻,呈半透明状,有弹性,清香气,1kg可发5kg 左右(5倍)。

劣质:浅黑色或灰褐色,朵形小而不均,耳瓣卷曲,体重,无弹性,手感柔软。

假黑木耳为棕褐色,有白色附着物,质地发酥,易潮、带粘性,组织纹理不清,有甜、苦、咸异味。

吸水量5g小于50ml,一般掺入硫酸镁等可用化学方法鉴别。

可取其1~2ml滤液,加镁试剂2~3滴,加6倍当量NaOH,生成蓝色则证明有镁离子MG++存在。

4 黄花菜优质:菜色黄亮,身长粗壮,紧握手感柔软有弹性,松开后很快散开,有清香味,无花蒂未开花。

劣质:黄褐无光泽,短瘦弯曲,长短不匀,紧握质地坚硬易折断,松开后不能很快散开,若有粘手感表明已霉烂,有霉味或烟味。

5 大料优质:色泽棕红,鲜艳有光,朵大均匀、呈八角形,骨朵饱满干裂、香气浓郁,破碎和脱壳籽不超过10%。

劣质:呈黑褐色,骨朵瘦瘪,边缝开裂不足,朵形不完整,碎粒多,握在手中感觉阴凉,香气淡薄。

假大料:主要是形似大料的莽草籽冒充,其特征是红色或红棕色,果皮薄,骨朵果较多的为10~13枚聚合果,香气有松脂味,舌有麻感,尝味淡,有毒。

其次野八角骨朵果为10~14枚,灰棕色或灰棕褐色,果皮薄,口尝味淡,舌有麻感。

¤选购肉制品应“五看”一看包装,包装产品要密封、无破损,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散装肉制品。

二看标签,规范企业生产的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标准、配料表、净含量等。

三看生产日期,尽量挑选近期生产的产品。

四看企业,选择大型企业或通过认证的企业,选择储存、冷藏条件好的商场。

五看外观,不要挑选色泽太艳的产品,过分漂亮的颜色很可能是人为加入的合成色素或发色剂亚硝酸盐。

¤饮料质量鉴别(1)从商标内容判断质量国家颁布的《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等法规性文件,明文规定饮料产品商标上应注明的内容,主要包括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主要原料辅料和生产厂名、厂址等。

这是合格产品必须具备的。

①首先查明商标是否注明上述内容,如没有注明,则质量不可靠、不可信。

②判定该饮料是否在保质期内。

国家对各种饮料保质期有明确规定。

例如汽水的保质期:玻璃瓶装和塑料瓶装是3个月,易拉罐装6个月;果蔬汁饮料的保质期:玻璃瓶装是6个月;植物蛋白饮料的保质期:玻璃瓶装是3个月,利乐包装是6个月。

如已超出保质期,则质量无保证,不宜购买。

③判断该饮料是否名副其实。

不同饮料商标上应标明的内容也不同。

例如果汁型汽水、果蔬汁饮料,应标明果蔬原汁含量;乳饮料应标明非乳固形物含量;植物蛋白饮料应标明蛋白植物固形物含量,如大豆固形物、杏仁固形物等的含量;天然矿泉水则应标明矿化成分表和规定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