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压强专题强化提升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压强专题强化提升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压强专题强化提升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D.以上解释都不对2.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3.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A.8:1 B.4:3C.4:1 D.1:24.如图,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

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5.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下列做法一定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A.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B.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C.同时增大它们之间的压力和受力面积D.同时减小它们之间的压力和受力面积6.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

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3×102Pa B.3×104Pa C.3×106Pa D.3×108Pa 7.有铜、铝、铁三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和直径分别相同,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三者对桌面的压强,则有:()A.铜柱最大B.铝柱最大C.铁柱最大D.三者一样大8.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压强跟压力成正比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C.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D.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9.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表面D.以上说法均不对10.如图所示,若木块和木板的接触面积为0.5分米2,木块重3.2牛,手指用力2.4牛,则木板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3.2牛,640帕B.2.4牛,480帕C.0.8牛,160帕D.5.6牛,1120帕11.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B.C.D.12.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所示,已知L A:L B=3:2,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A.F A:F B=2:3P A:P B=3:2 B.F A:F B=3:2P A:P B=2:3C.F A:F B=2:3P A:P B=1:1 D.F A:F B=3:2P A:P B=1:113.斜面上静止放有一个物体,它对斜面产生的压力用F表示。

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压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14.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D.增大对手的压力15.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B.新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0.03牛C.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16.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B.缝衣针做得很细C.注射器的针尖做得很尖D.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17.一圆台形木块如图甲所示放置,现把它翻过来按如图乙所示放置,下列正确的是( )A.翻过后对地面压力不变,压强不变B.翻过后对地面压力变小,压强变大C.翻过后对地面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翻过后对地面压力不变,压强变大18.如图,容器左右两管分别注入清水和食用油,且液面相平,当将阀门AB打开时( )A.左管中的水面下降B.左管中的水面上升C.水面高度不变D.无法判断液面变化情况19.三个质量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他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上,如图所示。

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20.图是三个装满水的完全相同的玻璃缸,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三个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一样大二、填空题2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______。

22.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____p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____p 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如图所示,容器上有三个开口,都包扎上了橡皮膜,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橡皮膜不同程度地向外凸出。

据图完成下列填空:(1)C处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有压强;A、B两处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有压强。

(2)B处橡皮膜比A处凸出得多,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如果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同样深度的酒精,会发现各橡皮膜的凸出程度都比原来小,这表明在同样深度下,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

24.一支一头尖,一头平的木杆铅笔,用两只手指同时紧紧抵住铅笔的两端时,感觉尖的一端手指较痛,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有关。

一头重为12000N的骆驼,四只脚掌的总面积为0.1m2,则它站在水平沙地时对沙地的压强是______Pa。

2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磨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________水平推力F,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____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2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为ρ甲________ρ乙。

(填“>”“<”或“=”)28.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

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29.有一个歇后语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学习了压力压强以后,请你对鸡蛋碰石头,鸡蛋却碰破了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①撞时鸡蛋与石头受到的压力谁大?____________;②受力面积谁大?____________;③受到的压强谁大?____________。

(选填“鸡蛋大”、“石头大”或“一样大”)30.一辆坦克(如图)要过一条封冻的河,已知河的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4pa,该坦克的质量为28t,一条履带的面积为3.5m2,坦克能否从冰面上安全通过?(g取10N/Kg)______31.质量为50千克的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张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为2cm,他站在方格纸上并描下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

则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题32.如图所示,在建立压强的概念时,做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1)、(2)的结果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

3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__。

34.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所提供的器材:A、B两个等高的铜制圆柱体、海棉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小华猜想:圆柱体A比B重,压在海绵上效果明显;小明猜想B比A的底面积小,压在海绵上效果应该明显。

他们将A.B两个铜柱分别放在海棉上,发现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

请回答:(1)小华和小明是根据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根据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增加器材的情况下,要想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该如何做?(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