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7节压强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7节压强测试卷(含答案)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三章运动和力第7节压强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2、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3N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

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

今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

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B.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C.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D.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

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6、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C.3:1 D.9:2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 B.p A<p BC.p A=p B D.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三个粗细、长短都不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A.甲铁柱B.乙铁柱C.丙铁柱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10、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11、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

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12、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1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15、如图所示,一块正方体如图a,两边分别切去如图a中虚线所示的长方体部分,按图b、c、d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较为( )A.一样大B.b最大C .c 最大D .d 最大16、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 .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用一根斜管相连,容器内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当打开阀门K 时( )A .水将从甲流向乙B .水将从乙流向甲C .水不会流动D .无法判断18、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 .F 、PB .87F 、67P C .87F 、87P D .43F 、23P 19、如图,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液体,当将乙玻璃管倾斜、甲玻璃管竖直放置时,两管内液面相平,则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 )A .甲管大B .乙管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 、B ,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8:1B .4:3C .4:1D .1: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21、图为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2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

则F1 F2,p1 p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如图所示,边长为1dm的正方体实心铁块重79N,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若沿虚线AAˊ去掉一半,这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沿虚线BBˊ去掉一半,这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

实验时在左右两侧倒入同种或不同种液体。

(1)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通过观察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起可以判断右侧水的压强较大。

(2)向左侧水中加盐,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这说明。

(忽略加盐后水位的变化)(3)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水面距离橡皮膜8cm,右侧注入酒精,酒精液面距离橡皮膜10cm,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ρ酒精=0.8×103kg/m3)25、2011年7月26日,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图)成功“接触”5038m深海,当其从1000m深度下潜至5038m的过程中,“姣龙号”相对于海底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潜水器的舱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某同学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

他是在控制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的关系,由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物体A重5牛,力F为8牛,请写出不同情况下受力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28、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9、如图,下列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分别为P a,P b,P c,P d,它们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24分)30、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

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有关,所以猜想是正确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