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
硫酸厂 硫
炼油厂
余热
30万吨年 燃气
温室
汽蒸 燃水冷 气却
市政 蒸汽 供热
第七章
热电厂 150万千瓦
脱硫渣
石膏制板厂
汽蒸
农田 肥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蒸 汽
污泥 生物制药厂
养鱼场 蒸汽
混凝土 飞灰 筑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硫酸厂
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
第七章
关闭3500座烧油渣炉子 大大减少了烟尘排放
对服务来说,清洁生产指将预防性的战略结合 到服务的设计和提供活动中。”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资源、
能源的利用水平是否提高;一是污染物的产生 量与排放量是否减少。 清洁生产既是一种提高资源效率、减小环境污
染的工业生产方法,也是一种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的概念,还是一种工业生产组织和管 理的思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内容框架示意图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的能源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利用; 节能技术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热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太阳能的利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 原料采集
原料
排入环境 处置
能量
加工制作 产品
运销
废品
消费使用
商品
产品的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坟墓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1984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塔什干召开的国 际会议上给了无废工艺相当好的有深度的定义: “无废工艺乃是这样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 (流程、企业、地区-生产综合体),借助这 一方法,所有的原料和能量在原料–生产–消 费–二次原料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和综合的利 用,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致破坏它的正 常功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如下图所示,虚拟型的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在原有成员 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成员来担当工业生态网的“补网”角 色,如引入热电站,废油、溶剂回收厂,再生塑料制品厂, 以及可重复利用的货物容器的流通中心等。省去了一般建园 昂贵的费用,避免了建立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进行困难的 工厂迁址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缺点是需要承担较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1989年UNEP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 “清洁生产是将综合性、预防性的环境战略持
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 率和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对生产过程来讲,清洁生产指节约能源和原材 料,淘汰有害原材料,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 和它们的有害性。
对产品来说,清洁生产指降低产品整个产品生 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的生产到生命终结的处置) 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清洁生产—— 要留蓝清在人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大家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第七章 清洁生产
——要留蓝清在人间
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清洁生产的内容与主要实施途径 生态工业园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态学 清洁生产 污染控制 自然稀释扩散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绿色产品实例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车辆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电视机
第七章
● 绿色冰箱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清洁的工艺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低污染工艺 减少排放 物料循环利用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的产品
第七章
绿色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 都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 或危害极少,以及利用资源再生或回收循环再 用的产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绿色产品的环境标志
的物流运输的费用。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废水生物处理
炼油厂 火焰气干燥
燃煤电厂
蒸汽供热
制药厂
除尘脱硫 工业石膏
石膏板生产厂
造路、水泥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 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该生态工业园 的主体企业是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 石膏板生产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 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和副产品,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 理的费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 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丹麦在发展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典范。
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 )案例是被许多人提及 的工业共生案例,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 至今仍成功运行着。虽然该案例涉及的模式还不是生 态工业园,但各企业通过协商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 料或者替代部分原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和谐复杂的互 利互惠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