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PPT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PPT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 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 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 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 程三部分组成。
(一)输水工程
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泵站枢纽工程、穿黄 河工程。
1.输水河道
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 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 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 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分干 线总长740km,其中黄河以南665km。输水河道 90%利用现有河道。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 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 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 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 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 到北京、天津。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 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 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 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 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 (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 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 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 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 下游补水。
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 五省市。具体为:苏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东 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微省蚌埠以 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 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 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 黄灌区;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 郊区。
3.穿黄河工程
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 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 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 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 题。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 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 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 9.3m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开挖一条。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 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 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 “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 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 置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 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 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 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 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 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 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 威海。
长江下游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 亿m3,即使在特枯年也有6000多亿m3,东线工 程从长江下游抽水,水源充沛,调水量取决于 引水工程规模。
规划中考虑了东线工程合理的最终规模,以2020年 发展水平为目标的规划规模和在本世纪内把水调到 华北的第一期工程规模。各个时期相应的调水量见 下表: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 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 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 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胶东

调水



穿黄工程
线

南四湖

东线工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 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南水北调工程位置
胶东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 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 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 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 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 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 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 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东线工程沿线黄河以南有洪泽湖、骆马湖、 南四湖、东平湖等湖泊,略加整修加固,总计 调节库容达75.7亿m3,不需新增蓄水工程。黄 河以北现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库可继续使用,天 津市团泊洼和河北省的千顷洼需扩建,并新建 河北省大浪淀、浪洼,黄河以北五处平原水库 总调节库容14.9亿m3。
黄河以北各蓄水洼淀进出口设5处抽水泵站, 设计抽水能力共326m3/s,装机容量1.46万kW。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特点是扬程低(多在 2~6m)、流量大(单机流量一般为15~40m3/s)、 运行时间长(黄河以南泵站约5000小时/年), 部分泵站兼有排涝任务,要求泵站运转灵活、 效率高。
京杭运河为输水主干线,部分输水河段增设分干线,各河段输水规 模见下表:
2.泵站枢纽 东线的地形以黄河为脊背向南北倾斜,引
水口比黄河处地面低40余米。从长江调水到黄 河南岸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扬程65m, 穿过黄河可自流到天津。 黄河以南除南四湖内上、下级湖之间设一 个梯级,其余各河段上设三个梯级。黄河以南 输水干线上设泵站30处;主干线上13处,分干 线上17处,设计抽水能力累计共10200m3/s, 装机容量101.77万kW,其中可利用现有泵站7 处,设计抽水能力1100m3/s,装机容量11.05 万kW。一期工程仍设13个梯级,泵站23处,装 机容量45.37万kW。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 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 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 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 测、设计、科研工作。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 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并进行初审。1983年3月 国务院批准了水电部上报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 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9月水利部会同有关省市 共同审查并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 和《甫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