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园地五第2课时习作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第2课时习作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习作写作、修改及讲评)东营区三中执笔人:盖新叶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将充分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采用多媒体欣赏、课内交流的形式。

引导学生把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实用语言,让学生通过习作活动,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新课程要求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基于此,让学生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精神,增进学生的实践性。

教学目标: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4、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2、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3、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世界遗产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模拟情境、明确要求。

1、师模仿导游:“各位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刚才我模拟情景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3、师导语: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

(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

(板书:前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

(补充板书:学写)(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

模拟情景的再现,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4、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1)学生自己默读书上的习作要求,然后把习作的要求用笔画出来(2)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5、教师讲解习作要求:(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遗迹”。

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一些遗迹有所了解。

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拓展思路1、出示范文《秦始皇陵兵马俑导游词》(附后)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模拟情景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例文第2、3自然段)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例文4—7自然段)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例文的最后一段)(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反映出清晰游览线路,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导游词还要注重感情的交流。

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

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

(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自拟题目、自主习作1、口头编写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长城,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长城导游词》,该怎样写?(1)小组讨论,汇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2)集体汇报、讨论。

(3)配乐播放长城图片。

(4)请每个小组分别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

师生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

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

另外,“铁索桥”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2、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

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迹,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

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

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

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四、各显神通、修改习作1、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出修改习作的方法。

2、出示修改习作的方法。

读:读自己的习作,要求一边读一边改。

把句子改通顺。

找:找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改:用修改符号把找出来的错误一一改过来再改:按照作文的写作要求再次读文并修改。

3、学生根据修改方法修改习作。

(1)、自改: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作文。

(2)、互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个人读,其他人听。

读完后根据习作的要求和总结出来的导游词特点、格式共同探讨、修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自己的习作负责任的态度,教材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起就加以培养。

)五、佳作欣赏、互相借鉴。

1、同学们,有一篇作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现在让我们来一起欣赏。

由作者来读,其他同学找出欣赏的地方。

2、学生之间各抒己见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在这里继续鼓励学生在欣赏的时候要吸取精华,如果有的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提出了有质疑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评改,鼓励学生追求完美。

(设计意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够欣赏别人的作品,,习作能力才会有长进。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

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尝试成功。

)六、总结评奖、表扬鼓励。

1、以小组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细节,最佳字体,最佳构思,最佳态度、最佳情感体验等等,最佳越多越好。

2、对写好导游词进行讨论式总结。

(学生根据修改、交流这个过程的感受,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作文中独特的观察角度,鲜明的个人感受、与众不同的思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等,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引导,使其作文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语一腔的现象,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真情表达和有创意表达的要求。

)相关链接:秦始皇陵兵马俑导游词大家好!我是梦幻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我姓李,你们可以叫我李导。

很荣幸,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去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游玩。

但是在参观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位文明的游客,除了地上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那么现在我们就出发吧!秦俑的造型,运用了模、塑、捏、堆、贴、刻、画等7种传统的泥塑技法,把体、量、形、神、色、质等基本要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秦俑不仅体态丰盈、生动逼真,而且其身上各部位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因此,有人称秦俑艺术是“三分雕塑,七分彩绘”。

请大家跟着我来,你们看,前面就是兵马俑了。

这里有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一号坑是三个俑坑里的“大王坑”,坑里有六千多个兵马俑。

一号坑上面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得很,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看!这就是将军俑。

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那个兵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大家往这边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匈奴大军作殊死拼博!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儿,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

拜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