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视及验配
38
视野需求
39
谢
谢
40
只适合阅读,不能看远
不能看中等距离 不停的戴上取下 近视或远视者必须有两副眼镜交替使用 明显的中老年行为标记
34
35
双光镜
暴露年龄
中间距离模糊 像跳像位移
36
三光镜
暴露年龄
像跳像位移
37
渐变多焦点镜
验配复杂
需要配戴者的理解和对验配指导的依从性 视野 费用
20
最新理论--Schachar调节假说
晶状体悬韧带分三部分,即前部、赤道部和后 部悬韧带,调节时晶状体处于张力紧张状态下。 当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前、后部悬韧带松弛, 赤道部悬韧带紧张,从而使晶状体赤道部张力 增加,晶状体周边部变扁平,而晶状体中央部 变凸,导致晶状体中央屈光度增大。晶状体直 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每年约增大20微米,使 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肌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 前放射状睫状肌纤维张力减小,作用于晶状体 赤道部的牵张力下降,因而调节变得日渐困难, 出现老视
13
14
A
F’
F’
15
16
17
18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and age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D)
age
Duane, 1912
19
Donder’s表
年龄(岁) 10 20 30 40 50 60
近点(CM) 调节广度(D) 7 14 10 10 14 7 22 4.5 40 2.5 100 1
26
老视验光的基本步骤
准确远距验光
实验性阅读附加度数 精确阅读附加度数 最后确定
27
实验性阅读附加度数
年龄和屈光不正状况
融合性交叉圆柱镜 一半调节幅度原则 屈光处方+视力测量
28
年龄和屈光不正状况
44-49:+0.75
50-56:+1.25 57-62:+1.75 大于63:+2.25
了” 寻找光源--亮的时候清楚,暗时吃 力 视 疲 劳 对不能胜任的事情非常敏感
11
老视的临床表现 老视出现的原因
如何矫正老视
12
发生机制
经典理论: 1、Helmholz(1885):老视眼 是由于晶体变硬而失去了变形的能力。 2、Donders(1864):老视眼是 由于睫状肌的变弱。 3、Hess—Gullstrand(19 08):老视眼是由于晶体囊的变化。 4、Fincham(1937):老视眼是 由于晶体纤维的增生,使晶体皮质压迫晶体核, 导致晶体的调节反应能力下降,晶体囊并没有 改变。正视眼是晶体对睫状体收缩反应下降或 者消失。
怎么办
24
老视出现的原因 老视的临床表现
如何矫正老视
25
一半“调节幅度”的经验公式
当人们使用的调节力少于所拥有的调节幅度
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阅读,若 所需的调节力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时,则就 有了老视症状。 例1:调节幅度=3.5D,习惯近工作距离=40cm 例2:调节幅度=5.0D,习惯近工作距离=25cm
老
视
眼
1
老视出现的原因 老视的临床表现
如何矫正老视
2
回顾
视器解剖 调节的理论
3
眼球的解剖、生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眼球近似球形,如两个大小 球相叠。 正常成年人前后径平均24 mm,垂直径平均为23mm。 眼球的最前端突出于眶外 12-14mm,易受伤害,尤 其在外侧部位。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 内容物,神经和血管等组织。
29
融合性交叉圆柱镜
+0.50
30
精确阅读附加度数
在实验性阅读附加的基础上,做NRA/PRA,
二者相加后除以2,结果加入原实验性附加。
31
最后确定
试镜架试戴和评价
视力及阅读范围 调整 处方
32
老视矫正方法
单光阅读镜
双光镜 三光镜 渐变多焦点镜
33
单光阅读镜
21
22
共同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动用的调节力下降,因此
对于一个从近处物体发出的发散光线无足够 的能力将他聚焦,因此在视网膜上行成朦像,即 看近困难. 因此人眼的晶状体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 律性的硬化,但个人老视症状的出现取决于年 龄,屈光状态,生活习惯,工作条件,照明强度等.
23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
4
5
6
far point sphere
7
8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and age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D)
age
Duane, 1912
9
老视的临床表现 老视出现的原因
如何矫正老视
10
老视眼的临床表现
书本移远--经典主述“手臂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