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青春期的情感(1)

08-青春期的情感(1)

第八单元青春期的情感一、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培训,学员将(1)通过具有情感张力的文字,引导学员珍视青少年的情感;(2)了解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和矛盾心理,正视青春期的情感;(3)分享交流对待青春期情感的原则和方法,厘清经验中的共同点;(4)掌握帮助青少年恰当处理情感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二、活动概览先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之后的活动小组一起进行。

三、活动过程活动一:美好曾经1.活动目标:唤起学员对青春期的回忆,调动学员们的情绪,引起共鸣,进而理解青少年的情感体验。

2.活动时间:15分钟3.材料准备:片段音乐4.活动步骤及流程:(1)文字冲击:在和缓的音乐中,培训师用古诗词中的与爱情有关的优美诗句(参考相关链接)来形容爱情,引导学员畅想青春的美好情感。

然后,播放冥想音乐(3min),邀请学员在宁静的氛围中共赏“情感文字”。

①“清晨的河,你会不会如清晨的河流过,美但是我不涉足。

”②“你教给我的是,再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不拿到手,再失望也可以忍一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且好多事情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是如果没有你,我会多么孤单。

”③“我一直相信你,我相信你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事实上每个人都有)。

我相信你的生命如火焰一般明亮,如宝石一样澄澈,如清风一样自由。

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自己,而不是一场考试,也不是他人的眼光。

”④“你爱这世界,你的爱独一无二,弥足珍贵。

它们像空气一样永远盈满生活。

我爱你,是如同爱阳光,爱夏天一样爱你。

是真正爱你,即使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尽管尘埃满面,疲惫不堪,我依然甚是爱你,思念你。

”(2)询问感受,并邀请学员自由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引导学员体会文字中的感情。

(3)告诉学员这些文字来自一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中学生的日记。

再邀请学员重温文字,在小组内分享感想。

这时培训师要注意引导学员关注两次分享中看法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因何而来。

(4)培训师说明性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详见知识点),并总结:可能有人认为青少年的爱情是幼稚、可笑的,是一时冲动、误入岐途,但是经验和研究都告诉我们,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好奇或好感,是成长过程正常的需求。

在恋爱关系中的孩子们所体验的情感和成人一样,都是真实而具体的,并且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简单制止往往适得其反。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性地认识青少年爱情的特点,耐心地进行引导和帮助。

提示:在这个活动中,学员很容易考虑到成年人与青少年在爱情上的不同(包括责任、生活重心、成熟度等方面的差别)。

培训师要特别注意引导教师从爱情本身出发,体会中学生情感的真实和美好,产生同理心。

同时,如果学员持不赞成态度,要充分尊重学员的立场,邀请他们理性对待青少年的情感特点。

活动二:如此看来1.活动目标:通过爱情三元论,让学员分辨不同的爱情形式,了解青少年的爱情特点,从而总结出对待青少年情感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

2.活动时间:20分钟3.活动步骤及流程:(1)培训师讲解:通过ppt呈现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基本观点。

斯滕伯格(R.Sternberg,1988)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8种爱情形式:(2)小组讨论:“青春期是否存在完美爱情”,以此议题引导学员分析青少年的爱情类型,思考其不足及影响。

(3)分享经验:每位学员在工作中会面对青少年什么样的情感问题?以及怎么面对青少年的情感问题?请学员分享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讨论在这过程教师的处理方式和不足,以此归纳出教师在面对恋爱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详见知识点)。

(4)培训师总结: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或者好感,是孩子正常的发育与成长,首先对于这些情感要尊重。

在尊重的前提下,学员帮助孩子认识到情感中的一些成分或者要素,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感,给孩子打开从理性看待情感的视角。

其次,学员们可告诉孩子要做到爱自己,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同样,现在的青少年也许心里装满了那个他(她)而忽略了自己,只关心着他(她)的一举一动,只想着如何去爱别人而忘了爱自己。

学员们要让我们的青少年意识到这一点,爱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活动三:锦囊妙计1.活动目标:帮助学员了解学生的情感波动并认识到帮助学生做出判断、拒绝、决策等正确行为的必要性。

2.活动时间:50分钟3.活动步骤及流程:(1)小组讨论:以ppt形式展示青少年在恋爱问题上可能面临的状况(详见链接材料),邀请学员代入案例中主人公的角色,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并发展出切实可行的个人行动策略。

(2)角色扮演:邀请学员自主选择一个案例故事进行情景表演。

(3)培训师总结:青少年在面对恋爱问题时,可能会处于迷茫无措的状态,或者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做出情绪化的决定。

教师可通过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从而积极地陪伴青少年并赋予他们处理相应问题的技能,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关系以及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即从彼此关注、互生情愫到潜在关系、以及随着关系加深可能面临的风险。

同时提升青少年对自身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并通过活动增加青少年在情感关系中处理问题的行动能力,比如学会正确判断、合理表达、及时拒绝、预估风险、作出决策等能力。

活动四:我的角色1.活动目标:了解青春期的情感矛盾,掌握青春期心理上的变化特征。

2.活动时间:20分钟3.材料准备:A4纸、彩色笔4.活动步骤及流程:(1)培训师以ppt等形式表现出,学生往往拒绝与教师深入地分享自己的情感问题。

以此,培训师导入青春期心理的两大重要特征:“叛逆心理”和“闭锁心理”(详见知识点)。

(2)画学生的心:给每位学员分发一张A4纸,让学员在上面画出青少年的心,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画好之后鼓励学员在组内分享。

(3)邀请学员思考“教师在学生青春期成长中应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并通过补充现有画作的方式进行现场解答和分享。

(4)培训师分享:青少年的心也许是利剑的形状,也许是方形,有红色,有灰色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感知到的青少年的内心状态。

但是,学员们在面对青少年的时候,时刻记得青少年心是一颗具有生命力的鲜活跳动的心,心里涌动的情感是青少年生命的一部分,学员们不能抱着把情感剥离的态度,珍视青少年的情感,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心的旅程。

二、核心知识点(一)青春期性心理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和差异以及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

青春期的性心理产生和发展,一般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性发育自然本能的作用。

二是社会意识对人脑的影响。

学员应引导学生可以正视青春期时期懵懂的感情,认识到这是生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无须逃避或者感到羞愧,只要正确的处理就可以。

(二)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想模式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想对立,与一般常态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主要由认知、情绪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和构成。

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

(三)闭锁心理世界上最早提出“闭锁说”的是德国教育哲学家斯普兰格(Spranger.E),他在其1924年出版的《青年心理学》中提出了“闭锁性”是青春期心理的主要特征。

他将青春期的这种特点表述为:人们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直率、率真,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表现出顾虑重重,不愿与他人多接触。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对于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点的看法是:一方面会产生反抗情绪,渴望被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自己的内心闭锁起来,引起自相矛盾和协调困难等。

(四)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斯滕伯格(R.Sternberg,1988)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178页。

根据各种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分为8种:①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都缺失:无爱(nonlove)。

如泛泛之交,肤浅、不受约束。

②主要是亲密,缺乏激情和承诺:喜欢(liking)。

如友谊关系,如果某个朋友当面能唤起你的激情,当他∕她离开时,你会产生思慕,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超越了喜爱,变成其他类型的。

③主要是激情,缺乏亲密和承诺:迷恋(infatuation)。

如初恋。

④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空爱(empty love)。

如激情燃尽的爱情关系中,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仅仅是在一起过日子;或包办婚姻的初始阶段。

⑤有激情和亲密,缺乏承诺: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⑥有亲密和承诺,缺乏激情: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

深沉的情感依恋,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⑦有激情和承诺,缺乏亲密:愚昧之爱(fatuous love)。

如一见钟情,常伴随着旋风般的求爱,闪电般的结婚。

⑧同时具有激情、亲密和承诺: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完美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五)应对青春期情感的基本原则青春期情感应是正常,尊重是前提条件,保护为首,注重引导;学员应积极地陪伴,学会运用语言智慧,把握语言节奏,场合,时机来疏解问题。

四要:要告诉青少年自己的责任。

要为青少年保守秘密;要为青少年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持;要开展有意义的相关活动,引导青少年理智认识处理情感问题。

四不要:不要轻易为青少年的行为定性(比如不要轻易说他们在谈恋爱;又比如不要认为女生不检点等)。

不要过度营造早恋可怕的神秘紧张氛围;不要到处传播学生的私人信息;不要伤害诋毁学生的个人情感。

(六)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妙方1.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

2.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

3.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4.采用实践体验法。

三、相关链接(一)表达爱情的古诗词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两汉)卓文君《白头吟》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4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7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