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b)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时间:在(原始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实质: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1 )次,细胞(连续分裂 2 )次结果:分裂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目方。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2、卵细胞的形成三、精子和卵子形成的区别1:形成部位,精子的形成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卵巢;2,结果不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子和三个极体3、精子的形成经过变形,卵细胞不经过变形。
4、初级卵母细胞及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不均裂。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意义: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姐妹分家—减Ⅱ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遗传的分子基础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
小鼠死了。
(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
(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后来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九、DNA分子的结构层次:1.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2.组成DNA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
3.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 TGC。
4.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5.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基排列在内侧。
十、DNA的特性:1.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
2.多样性:DNA4n(n为碱基对的数目)3.特异性:每个特定的序就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十二、基因与DNA,染色体和遗传信息的关系:(b)遗传信息:基因上的特定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由于基因的(特定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十三、DNA的复制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③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母链为模板,以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随着解旋的进行,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
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十四、中心法则: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转运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即反密码子),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DNA(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6:3:1遗传的基本规律十六、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8、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0、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如AA、aa,AAbb)11、杂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如Aa,AABb)F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十七、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十八、判断显隐性(一对基因)(1)甲性状×乙性状F1 都是甲性状(结论:甲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2)甲性状×甲性状F1 甲性状:乙性状=3:1(结论:甲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十九、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当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进行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产生的F2有四种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比值为9:3:3:1,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性状的重组。
其中A_bb和aaB_ 为新性状,各占3/16。
二十、生物性别决定类型:XY、ZW型。
人类染色体:44+XY,44+XX 人类性别比接近1:1的原因?(X、Y精子比例为1:1)二十、伴性遗传的种类:(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女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男②连续发病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二十一、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一些基因就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
白化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
②一些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生物的变异一、可遗传变异来源的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发生时期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前、中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产生原因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否产生新基因否,但产生新的基因型是否,但产生新的基因型在变异中的地位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形成生物体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1、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
2、基因突变的原因: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③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染色体变异,这类变异有2种(1)、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二倍体、多倍体(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任意一种同源染色体的条数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育种方法比较原理方法特点举例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自交、选育直至不出现性状分离集不同优良性状于一体、年限长抗倒、抗病小麦诱变育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物理、化学因素诱变提高突变频率、大幅改良性状、盲目性大、处理大量材料青霉素高产菌株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获得营养器官粗大、营养物质丰富的新品种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缩短育种年限抗倒、抗病小麦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提取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分泌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人类遗传病类型(1)单基因病(5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神经性耳聋、糖元沉积病1型)、常染色体显性(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家族性心肌病?高胆固醇血症)、X连锁隐性(血友病、色盲)、X。
(2)多基因病: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青少年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3)染色体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染色体结构变异病(猫叫综合征)、染色体数目变异病(21三体综合征)。
单基因遗传病判断方法判断显隐性:口诀: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
图示如下: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aa)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A_)24.简述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防治(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计算人群中的发病率;在患者家族中研究遗传方式。
基因治疗: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改变病变的基因,以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
25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2+XY)是彻底破解疾病基因密码的国际性科学研究工程,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的伟大工程。
26.物种,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b)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