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的三大主题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的三大主题

第28卷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6月收稿日期:2008-03-12作者简介:张明明(1973-),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实现了文献编目计算机化。

计算机编目是一种信息深加工(智能化)的过程,是以现代的信息技术和软科学为主形成的信息产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从事图书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存贮、传递、传播的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术性、稳定性这两个方面。

高校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文献检索的频次和要求都相对较高,因此,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问题也就特别值得关注。

1编目模式标准化建设是核心主体编目模式标准化,就是指图书馆的计算机编目需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实现机读目录的标准化。

编目模式标准应该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的著录详简级次为依据。

《规则》规定了三个著录详简级次:“简要级次、基本级次和详细级次。

”同时还规定了三个级次著录的要求:“a.简要级次只著录主要项目;b.基本级次既著录主要项目又著录部分选择项目;c.详细级次著录主要项目和全部选择项目。

”实现机读目录标准化必须依据这三个级次。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列出《规定》规定的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的内容:“主要项目: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的正题名、第一责任说明;版本项的版本说明;文献特殊细节;出版、发行项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载体形态项的数量及特定文献类型标识、尺寸、附件;丛编项的丛编正题名、丛编编号、分丛编名;文献标准编号。

选择项目:并列题名、一般文献类型标识、其他题名信息、其他责任说明;印制地、印制者、印制日期;版本项的版本说明;文献特殊细节;出版、发行项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丛编并列题名、丛编其他题名信息、丛编责任说明、丛编ISSN;附注版;装帧、获得方式、附加说明。

”由上述可知,这三个著录级次的数据范围是清晰的。

实际上,无论是计算机编目,还是传统的手工编目,都存在以上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以外的编目信息,如索书号、条码号等馆藏信息。

所以,计算机编目数据的选择范围与《规定》的规定范围是包含关系。

但这并不影响编目模式标准化的确定。

《规则》的第一章《总则》对采取何种著录详简级次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书目和全国集中编目必须采用详细级次;其他类型目录的著录详简级次可根据文献机构的类型与规模和文献用户的检索要求做出选择。

”因此,计算机编目中,高校图书馆可采用基本级次。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CNMARC格式。

所设的字段、子字段较多,一不注意就容易出错。

如:把卷(册)号著录在200字段的题名后,把附录说明著录在225字段的丛编项目中,把第二出版者著录在210字段等,要想使得每条目录数据都成为规范的目录数据,就要促使编目员彻底弄清整个CNMARC格式,了解每个字段的著录内容,掌握每个字段的著录技术,使之能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去编制符合标准的目录数据。

选用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是为了编制统一的机读目录,以利于更多的读者使用,实现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开展计算机编目工作,首先要提倡选用标准化的目录格式。

否则,广泛性的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

随着时代的迁移,图书馆所采用的标准化机读目录格式也会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作出必要的调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的三大主题张明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许昌461000)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CALIS;联机合作编目摘要:针对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问题,从编目模式、CALIS联机合作编目、编目员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详述了一些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G25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588(2008)03-0085-02整。

如我国图书馆界现有的CNMARC格式。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实现全球一体化,其中的一些子字段或一些用语就有进一步修订的必要。

在格式变更的前提下,需要对原目录数据作修改,使之在新的时代仍成为标准化的机读目录。

因此,编目模式标准化建设,首先是必须采用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其二是要严格按照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其三是要根据机读目录标准的变化(修订)而对原有目录作必要的修改。

2CALIS联机合作编目建设是发展的主题2.1了解CALIS及其宗旨CALIS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的简称,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规划中的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作为国家经费支持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联盟,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2.2明确CALIS联机合作编目项目及其发展现状CALIS联机合作编目是指全国高校图书馆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实现联机共享编目,即任一授权成员馆对入馆文献编目上载以后,其他馆就可从网上查询并下载,从而大大减少书刊编目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和书目数据质量,实现书目资源共享。

联机合作编目包括原始编目和套录编目两部分。

原始编目是指成员馆以本馆的入载文献为依据,严格遵守图书编目规则和机读目录规范,经过编目员的智力劳动,创建CALIS数据库中未收录的书目数据,通过网络和专用软件上传给CALIS数据库,其智力成果为所有成员馆共享。

套录编目则是成员馆通过网络和专用教材下载与本馆编目文献相同的数据,通过增加馆藏代码,形成本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

从1998年开始建设以来,CALIS管理中心引进和共建了一系列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包括大量的二次文献库和全文数据库,采用独立开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道路,主持开发了联机合作编目系统、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系统、统一检索平台、资源注册与调度系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CALIS文献信息服务网络。

现在每天有上千名编目员在线编目,每天上载到CALIS数据库新的书目数据达1000多条。

现如今,联合目录数据库不但涵盖了各类印刷型文献,同时也包含有电子期刊和古籍等多种文献类型,覆盖中文、西文和日文等语种。

收录的文献内容囊括了教育部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设的全部71个二级学科、226个三级学科。

CALIS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数据建设队伍和数据共享队伍,真正体现了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理念。

2.3掌握CALIS联合目录的网络结构体系,实施联机合作编目CALIS联合目录的网络结构体系分为三级,即CALIS管理中心、地区中心和成员馆。

CALIS联合目录部为了确保书目数据库的质量,使联合编目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根据编目数据质量和使用方式将成员馆划分为A+;A.B+;B.C+;C.D+;D.E.F+;G等级别,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对联合目录数据库进行上载、下载、数据修改、维护等。

高校图书馆的有利条件是:学科覆盖面大,文献资源丰富,图书馆员专业背景多,各馆协作意愿明显,政府部门和各校领导重视,以及CALIS的大力支持,因此高校图书馆实施联机合作编目是必然的。

2.3.1CALIS对高校图书馆联机合作编目的要求(1)加强书目数据共享的宣传力度,提高对CALIS联合编目工作的认识,真正做到“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一家输入,大家利用”。

这样,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需要应用规范的书目数据库来补充馆藏,更加促进了建设标准化书目数据库的要求。

(2)应严格遵循CALIS联机编目中心历次发布的编目规则和细则,对联合目录记录进行编制、修改和完善。

(3)在提交原始编目记录时,应严格执行查重原则,数据提交必须由编目员来执行。

(4)在下载记录时,应严格执行“下载→核对文献实体→编辑修改(若有不符之处)→添加馆藏→提交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的操作流程,对下载的每一条记录负责,参与CALIS联合目录套录编目的应该是编目员而不是辅助工作人员。

(5)应严格执行“一条记录”原则,数据库现有记录若有质量问题,必须通过099\bu更新,不允许随意上载重复记录,以免导致数据库重复记录的增加或增加系统判重的负担。

(6)应严格执行多卷书集中与分散著录、连续出版物集中著录原则。

按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的要求提交本馆的馆藏信息并及时加以维护。

(7)发现数据库中有重复记录或垃圾数据,应及时报告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进行清理。

2.3.2高校图书馆实施CALIS联机合作编目的措施(1)成立高校CALIS联机合作编目项目开发小组。

(2)根据高校图书馆各馆情况修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编目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高校图书馆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工作模式和流程,减少不合理的环节,(下转第140页)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4)增加分编人员,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

(5)加强编目人员在岗业务培训,提高编目人员的素质,提高整体编目水平和综合实力。

(6)高校图书馆要整体规划编目工作的长远方向。

3建设高素质的编目人员队伍是根本主题随着联机联合编目的开展,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的使用对象不再是脱机工作时所面对的本馆师生,而是各类型高校图书馆的广大读者。

作为编目工作的主体,编目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编目数据的质量,高质量的书目数据是一切资源共享服务的核心和基础。

试想如果没有标准而规范的书目数据,怎么实现书目数据的交换,又何以实现书目数据的资源共享?书目数据的质量要在工序中创造,其质量的控制也必须在生产工序、工作环节中体现。

对数据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着这项工作的每一个编目人员,因此,确定标准化的原则、培养编目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提高编目人员的素质是保障数据质量的根本,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骨干队伍来完成计算机编目这一专业性较强要求又十分严谨的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目人员,除了应掌握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主题标引及相关CNMARC格式、有关编目的国家标准和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规则的理论知识外,还应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知识,掌握CALIS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和本馆编目系统。

具备相关专业编目经验。

高校图书馆应为他们提供时间和资金进行专业化培训,相关机构和组织提供的继续教育是提高编目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参加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业讲座等也有利于编目员了解本专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等。

参考文献[1]国家图书馆.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饶思军.CALIS联机合作编目B级成员馆决策之我见[J].图书情报知识,2004,(4).[3]杨勇,陈朝晖.谈CALIS及其推广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3).[4]牛振恒.谈谈计算机编目简化的选择性[J].图书情报知识,2004,(2).(上接第86页)河南图书馆学刊(双月刊)2008年第28卷第3期(总第125期)协办郑州市图书馆洛阳市图书馆安阳市图书馆南阳市图书馆平顶山市图书馆三门峡市图书馆漯河市图书馆焦作市图书馆开封市图书馆偃师市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洛阳大学图书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系新安县图书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