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五象新区宝能城市广场编号:FA-项目一期工程防渗漏施工方案编制:初审:审核:批准:二○一四年五月十八日目录第一节编制说明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1.3重点、难点分析 (2)第二节工程概况 (2)2.1总体概况 (2)第三节防渗漏措施 (3)3.1 地下室防渗漏措施 (3)3.1.1 地下室防渗漏概况 (3)3.1.2 地下室防水做法 (3)3.1.3 地下室防水施工 (4)3.1.4 防水混凝土施工 (6)3.1.5 质量验收 (8)3.2屋面防渗漏措施 (8)3.2.1 屋面工程概况 (8)3.2.2屋面施工准备 (9)3.2.4屋面施工流程 (11)3.2.5屋面细部结构防渗漏措施 (11)3.3卫生间防水施工措施 (13)3.3.1卫生间细部防渗漏措施 (13)3.4外墙防渗漏措施 (15)3.4.1外墙设计 (15)3.4.2外墙防渗漏措施 (15)第四节安全注意事项及成品保护 (18)4.1 安全注意事项 (18)4.2 成品保护 (18)第一节编制说明1.1编制说明本施工设计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公司近年来对公共建筑的丰富施工经验编制的。
本设计对本工程地下室、屋面、卫生间、外墙、门窗防渗漏施工方法,施工工具投入情况、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组织保证措施等均做详细的阐述。
在施工中我公司将从整体利益出发,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监理单位配合,协调好内外关系及地盘管理,以雄厚的企业实力及我公司GB/T19001、GB/T24001、GB/T28001三个管理体系为依托,以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信誉交出让业主满意的、用户放心的信得过工程。
1.2编制依据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1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6.《建筑防水构造图集A/B》 SJ-A/B7.《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广西省、南宁市有关施工规定。
9.本工程项目设计图纸。
10.本工程特点、现场实际条件、自然环境。
11.我公司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12.我公司按照GB/T19001-2000 、GB/T24001-1996 、GB28001-2001建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1.3重点、难点分析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及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对该工程的防渗漏重点部位、施工难点分析如下: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塌落度等质量控制;2、地下室底板、外墙结构裂缝、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洞、止水螺杆、底板桩头、预埋件、转角等易渗漏部位的细部防水处理及其质量控制;3、屋面防水层、管洞、落水口、女儿墙、檐口、天沟、屋面变形缝、排气孔、设备基础、转角及其突屋面结构及孔洞等易渗漏部位的细部防水处理;4、卫生间穿板管洞、地漏、墙根、转角、卫生洁具根部等易渗漏部位的防水处理措施;5、外墙螺杆眼、脚手眼、穿墙洞口、窗框塞缝、玻璃幕墙的转角接缝及收口处理等的细部防水处理措施;第二节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工程名称南宁宝能城市广场工程地点南宁市龙岗大道建设单位南宁宝能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国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公司安全监督单位广西南宁五象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结构类型主楼剪力墙、非主楼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主楼筏板基础、非主楼独立基础结构层数地下1层/地上20+1、23+1、27+1、31+1层结构高度m69.000、76.570、89.970、101.970米用地面积m216297m2 总建筑面积m2 70000m2 地下室建筑面积14406m2防火分区5个抗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三节防渗漏措施3.1 地下室防渗漏措施3.1.1 地下室防渗漏概况本工程防水设计原则为“以防为主、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结构砼本身的防渗漏是本工程结构防渗漏的重要环节。
提高砼结构防渗能力:一是通过提高砼配制质量和改善砼浇筑质量,以致密的砼形成挡水和防腐的基本屏障;二是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各防水薄弱部位防水结构的防水能力,截断地下水沿该部位的通路;三是采取提高砼抗渗能力,防止结构开裂产生渗水通道而引起结构漏水,以提高砼抗腐蚀能力。
加强结构自防水,砼抗渗等级P6,优化砼配比,加强砼浇捣密实度和养护质量,控制施工期间的地下水位,确保工程质量。
在底板上500mm处及梁底设一道设水平施工缝,按照变形缝及施工缝合理划分施工分段,施工缝防水根据施工条件采用钢板止水带。
做好施工缝及伸缩缝的处理。
在防水层的保护层或砼模板拆除,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基坑。
3.1.2 地下室防水做法3.1.2.1地下室底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3.1.2.2地下室墙身回填土夯实聚乙烯泡沫板保护层自防水+3厚湿铺法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泥砂浆找平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3.1.2.3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地顶1:种植土地下室顶板1)1500厚种植土(以园林施工图为准);2)无纺布过滤层(以园林施工图为准);3)150厚陶粒排水层(以园林施工图为准);4)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双向φ6@200钢筋表面压光,6x6m分隔缝,宽20mm内嵌密封材料;5)干铺油毡隔离层;6)4.0厚弹性体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7)2.0厚I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8)最薄30厚陶粒混凝土2%找坡层,随抹随压光;9)250厚现浇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调坡2%)地顶2:车行道及回车场地下室顶板1)100厚C25混凝土路,按4~6m分仓跳格浇筑,100~400厚天然级配砂石(以园林施工图为准)2)1500厚种植土(以园林施工图为准);3)无纺布过滤层(以园林施工图为准);4)150厚陶粒排水层(以园林施工图为准);5)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双向φ6@200钢筋表面压光,6x6m分隔缝,宽20mm内嵌密封材料;6)干铺油毡隔离层;7)4.0厚弹性体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8)2.0厚I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9)最薄30厚陶粒混凝土2%找坡层,随抹随压光;10)250厚现浇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调坡2%)3.1.3 地下室防水施工本地下室项目防水为地下室底板结构自防水、地下室外墙采用3mm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防外贴法施工。
同层卷材之间的长搭接宽度应为100mm,短边搭接宽度应为150mm,对细部处理部位、搭接缝采用小型喷灯热熔法辅助焊合。
3.1.3.1施工条件1、基层坚实、平整、干燥、干净,并会同监理工程师严格执行交接检查。
2、平立面交接处、转折处、阴阳角、管根等均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
3、出基层的构件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4、侧墙基层应干燥。
3.1.3.2施工机具清理基层用铁锹、扫帚、吹灰器、手锤、钢凿;卷材铺贴用剪刀、卷尺、弹线合、刮板、毛刷、刻刀以及热熔喷灯等。
3.1.3.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层处理-细部附加层防水层施工-弹线-大面自粘卷材铺贴-排气压实-搭接缝压实和边缝密封-立面卷材收头固定和卷材密封膏密封-质检-检查、验收-保护隔离层-成品保护一、基层处理:基层应坚实、平整并干燥、干净无起砂、灰尘和油垢、凹凸不平和裂缝处应用聚合物砂浆补平、施工前应对基层检查和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清理和清扫,必要时用吸尘器或高压吹尘机吹净。
二、细部节点附加防水层施工: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及时按有关规定或设计要求对需做附加防水层的部位进行处理。
对卷材不易粘贴的细部宜用喷灯辅助。
三、接缝处理:用喷灯充分烘烤搭接边上层卷材底面沥青涂盖层,必须保证搭接处卷材间的沥青密实熔合,且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形成匀质沥青条,达到封闭接缝口的目的。
四、大面防水层自粘卷材铺贴:1、水平面: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弹线并铺贴卷材。
铺贴时先将起端固定后逐渐展开,展开的同时揭开隔离材料,铺设时由低往高。
2、垂直立面:卷材与基层和卷材与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
3、卷材搭接和密封:相邻卷材搭接缝应精心处理,气温偏低时应用喷灯轻烤辅助粘贴后,应用手辊自里向外排气压实,边缘用卷材密封膏进行密封处理。
4、立面卷材收头,固定和密封:立面卷材收头,应先用金属压条固定,然后用卷材密封膏进行密封处理。
搭接缝的施工同第一层卷材。
3.1.4 防水混凝土施工3.1.4.1原材料和配合比1、砼采用抗渗等级P6,优化砼配比,加强砼浇捣密实度和养护质量,控制施工期间的地下水位,确保工程质量。
2、在底板上500mm处设一道设水平施工缝,按照变形缝及施工缝合理划分施工分段,施工缝防水根据施工条件采用钢板止水带。
3、限制水泥用量,控制砼水灰比≤0.5,塌落度12±2cm。
4、合理选用抗水性好、泌水性小、低水化热并具有一定抗侵蚀能力、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5、选用干净(不带泥土)、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8~3.0的中砂,平均粒径≥0.38mm,严禁使用混砂。
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对混凝土抗渗和防开裂的技术指标要求。
经多次试配、类比配制出既能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它各项技术性能,又能提高其抗渗漏和防开裂能力的混凝土。
7 、在砼中掺加水泥用量15~20%的Ⅱ级以上粉煤灰,改善砼的和易性及其它各项技术性能,降低砼内部的水化热。
8、在砼中掺入适量的HEA砼微膨胀剂,补偿砼的收缩,减少砼的收缩裂缝。
具体掺量经试验确定。
3.1.4.2混凝土浇注方法l、砼浇筑施工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控制捣固范围及时间,避免因漏捣而引起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过短所引起的翻砂和捣固不密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分层浇筑砼的间隙时间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间隙时间超出允许范围时必须待其达到强度要求,对其按施工缝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后方可再进行砼浇筑。
2、模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平顺、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
支撑应牢固、可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浇筑砼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串筒或滑槽,避免因砼自由落体高度过大而引起砼的离析。
4、砼浇筑应分段进行,避免一次性浇筑砼体积过大或结构长度过长而造成砼结构裂纹。
本工程砼浇筑应分段、分块、均匀浇捣,严格控制施工分段,跳段施工,两段之间内衬砼浇筑间隔大于10天,每段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不得对拌合料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