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导图的魔力感受数学的魅力
《认识图形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榜样引领的作用,让孩子认识思维导图,并在整节课中体会这个工具对于学习的帮助。
2、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本单元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结构图。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联想回忆出本单元知识点,并能按版块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
教学设计:
一、榜样引领——东尼伯赞的故事
1、PPT出示师:知道他是谁吗?(不知道),再看这些,你们熟悉吗?(熟悉,思维导图)。
他被称为“记忆力之父”、“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他就是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东尼伯赞。
2、师:思维导图层次分明,知识点完整、色彩鲜艳、便于记忆。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用于学习。
二、提取概念:
1、师:周末大家完成了《认识图形》这个单元的整理复习前置学习单,谁来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知识?(请两种形式的代表进行汇报)
2、师:看了两位同学的整理,你们认为哪种好?好在哪儿?
(生:我觉得记笔记式好,因为它很详细;我认为思维导图来复习更好,因为它可以看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且它便于记忆……)
3、师:说的真好,思维导图用文字、符号、线条、图画就可以展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记忆。
但这么好的方式,全班只有6位同学采用,而且这6位孩子画出的导图,知识点还不完整、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特别清楚。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再学习学习怎样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整理复习。
4、让我们“乘着思维导图的魔力,来重新整理这个单元,再次感受数学的魅力”(PPT屏显课题)
三、建立联系:
1、师贴出6个图形,想:可以分为哪两类?
2、预设:
(1)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角”的,另一类是有关各种图形的。
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统称为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四边形”。
(2)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角”的,另一类是有关“四边形”的。
师: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统称为“四边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四边形”。
3、师:真棒!那我们就从“角”和“四边形”这两大板块来进行复习。
4、请看:(PPT显示)
根据已有板块,接着往下想……
(1)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关键词多?
(2)通过关键词,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具体内容多?
(3)通过具体内容,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具体题目多?
师:比如,看到“角”,我想到了“组成”,通过这个关键词,我想到了角是由1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所组成的(边说边画),再由它,我想到了1
道题。
又比如:看到“长方形”,我想到了关键字“边”,通过它,我想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再由它,想到了1道题。
5、师:清楚小组合作的要求了吗?(清楚了)那就开始行动吧!
四、形成结构:
1、师:前几次,我们乘着思维导图的魔力,绘制出了绽放的花朵,绘制出了漂亮的蝴蝶,今天,又会有怎样的思维导图与我们见面呢?只有大家联想得越多,汇报得越详细,它才会露出神秘的样子。
我很期待,你们期待吗?(期待)那就开始我们的汇报吧!
2、小组汇报并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
(生说师板贴)
3、小结:同学们今天真的很棒,从几个图形入手,通过联想,把《认识图形》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板块梳理,形成了一副漂亮的思维导图。
五、总结与反思
1、师:请看前置学习单,再看看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你有什么想说的?(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复习,是有层次、有内容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它我们还可以想到很多具体的题目,这样就便于我们记忆,希望大家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得更多更广。
)
2、师:在今天课堂上自己的表现怎样呢?来给自己打打分吧!
学习自我评价表:(认为是,请加1颗☆)
(1)我能否想到从“角”和“四边形”两大类进行整理?()
(2)我是否能根据“关键词”联想到“具体内容”,再联想到“具体题目”()
(3)我是否理解整个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
(4)我是否喜欢思维导图?()
(5)以后我是否会尝试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
3、师:让我们开心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吧!
教学反思:
怎样上复习课?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是一味的让学生做习题,还是只给学生复习知识点。
什么样的复习课才是有效的课堂?为此,本学期我尝试的上了一节复习课。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本单元内容比较多,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有关角的知识,第二部分是有关四边形的知识。
上课前,我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知识点,把知识点串线。
在这一部分设计的时候,我的想法很好,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方式的整理复习,初步感受到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的好处。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带领学生分板块进行复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复习,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
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效果并不太好。
因为我总是心急,没有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回答的并不完整,只能总结某一方面,或者干脆提炼不出知识点,从这一点上看,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平时在教学中也应该多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有总结概括的能力。
整堂下来,知识容量较大,课堂节奏较快,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我会继续努力研讨如何上好复习课,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