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维度的整体。

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深浅。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这一堂课的成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法分析,设计说明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思想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整式的乘法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在七年级上册中学过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已经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这为本课奠定了基础,但时间过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进行适当的复习。

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

整式的乘除法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它为后面学习方程,函数做了准备。

其中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是整式乘除法的基础,他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本节内容我计划用4课时,本课我要说的第一课时“同底数幂的乘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整式乘法的意义,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得出问题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感悟数学的伟大,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同底数幂乘法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三、 课堂设计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划分五个部分,1、创设情景,忆议结合。

2、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3、应用新知识,深化拓展。

4、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创设情景,忆议结合。

由绿色奥运及环保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太阳能,中国奥委会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个环保的奥运会,做了一个统计:一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08千克煤所产生的能量。

那么10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多少千克煤?
导出5
8
1010⨯,让学生考虑算法,引出主题,顺便复习乘方的意义。

知识回顾 ①什么叫乘方? ②乘方的结果叫做什么? 1、2×2 ×2=2( ) 2、a·a·a·a·a = a( ) 3、a · a · · · · · · a = a( )
2、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简单的复习学生已经回忆起乘方的意义,这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分层推进,让学生发现规律,
4322⨯
=(2 ×2 ×2) ×(2 ×2 ×2 ×2) (乘方的意义) = 2 ×2 ×2 ×2 × 2 ×2 ×2 (乘法结合律) =27
(乘方的意义) 53
×54
=(5 × 5 × 5)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57 a 3 · a 4
=(a · a · a) (a · a · a · a) (乘方的意义) = a · a · a · a · a · a · a (乘法结合律)
=a7 (乘方的意义)
如果把(3)中指数3、4换成正整数m 、n ,你能得出am · an 的结果吗? a m · a n =
猜想: a m · a n = (当m 、n 都是正整数) 从而导出同底数 幂乘法公式(n
m n
m
a a a +=⨯).此结论正好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问题。


生很容易得出5
8
1010⨯=13
10 .
3、应用新知识,深化拓展。

例1:计算
(1) 103×104 (2) a · a 3 (3)a · a 3 · a 5
讲解三个例题,让学生了解公式的初步应用,同时也是对公式的推广,针对(3),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吗?。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三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a m
·a n
·a p
= a p
n m ++
4、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解:(1) 103×104 =103+4 =107
(2) a · a 3 = a 1+3=a 4
(3) a · a 3 · a 5 = a 4 · a 5 =a 9
解:(1)107 ×104 =107 + 4= 1011
(2)x 2 · x 5 = x 2 + 5 = x 7
2).计算: (1)23×24×25 (2)y · y 2 · y 3
解: (1)23×24×25=23+4+5=212
(2)y · y 2 · y 3 = y 1+2+3=y 6
1).计算: (1)107 ×104 ;(2)x 2 · x 5
在处理练习的时候,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抢答积分。

通过练习,前面的两个知识点得到了巩固。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发现不足,及时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作业2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 (1) (23
)2
= 23
× 23
=2( ) (2) (a m
)n = a( ) (m 、n 为正整数)
________;
652=⋅⋅⋅m m m m 作业1
()
________;
32=-⋅-x x .
_______22=⋅⋅-⋅++m n n m x y y y x 5).计算①(a-b)4·(b-a)3
②x n ·(-x)2n-1·x ③-a 3·(-a)4·(-a)5
④ a·a 2·a 3+a 3·a 3
6),如果x m-n ·x 2n+1=x n ,且y m-1·y 4-n =y 7.求m 和n的值
7)、求:(-2) ·(-2)2·(-2)3…(-2)100
3).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 a · a 2= a 2 ② a +a 2 = a 3 ③ a 3 · a 3= a 9 ④ a 3+a 3 = a 6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地位,作业的布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一部分是启发学生思考后面的知识点。

四、教法分析
情境导入法:运用人们关心的环保问题导入同底数幂乘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复习法:本课涉及许多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问,帮助学生回忆知识,进入主题。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增加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能力。

游戏法:创设小型游戏,激励学生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随着练习的处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设计说明
本课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结论。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将高一级运算转化为低一级运算,体现了数学“化归”思想.教学中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导性质,又从一般到特殊地运用性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味数学方法和数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