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市石柱职教中心
课 时 教 案
级 班 备课时间 年_
月_
日 上课时间
__周 星期
课题 中国写意花鸟画——牵牛花
课型 新授 总 课 时 1 任 课 教 师 向华祥
教
学
目
标
及
分
类
单元(章)
目 标 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体验、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并进行创作中国画作品。
课 堂 目 标 阐 述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了解牵牛花的形态特征,运用中国画写意画法来表现牵牛花,进一步学习写意画的笔墨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笔墨的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陶冶情操。
重点 学习运用写意画法画牵牛花。
难 点 牵牛花的构图及运笔用墨和着色。
教具
(资料)
课件
范画和中国画的笔墨工具
学法 实践探究。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激
趣
导
入
一、组织教学
1. 检查备品
2.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目标导出。
1、教师出示谜语:篱笆上,挂喇叭,不说话,只开花。
学生回答:牵牛花
2、目标展示: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了解牵牛花的形态特征,运用中国画写意画法来表现牵牛花,进一步学习写意画的笔墨运用。
思考问题并回答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使学生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2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目
标
展
示
目
标
达
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笔墨的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陶冶情操。
3、你们记得牵牛花的样子吗?(学生发言,简单描述)
请同学们迅速地把你印象中的牵牛花,用简笔画形式画在图画纸上。
4、观看牵牛花录像,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比较,找出牵牛花的特征。(学生经过录像、实物对照后发言,教师总结)
学生了解
目标
学生看视频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反
馈
评
价
目
标
拓
展
花:呈喇叭状,秋季开花,有红、紫、白等色;
牵牛花特征: 叶:掌状三裂或呈心脏形;茎:攀援、葡蔔状,细而长。
(二)教师引导,启发感悟。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了解了牵牛花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将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牵牛花。
2.出示范画:欣赏牵牛花范画(实物投影),设问让学生谈范画。
(1)采用何种技法:(2)用笔;(3)用墨;
(4)构图;(5)题字、印章……
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引导,启发感悟
师生间进行对话与交流
4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学生
欣赏
教师
引导 5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生活 动 备
注
教师小结:
这些画用笔简练、概括,用墨大胆、泼辣。构图完美,牵牛花高低有别,错落有致。墨叶放置画面作为陪衬,黑色浓淡相间,浓重洒脱,而且墨叶方向极富变化。花茎用笔灵活自如。
3、教师示范:
花瓣的画法:
(1)大白云笔调曙红、酞青蓝,中锋画前两片花瓣。
(2)侧锋画其它花瓣。
(3)中锋画花筒。
(4)浓墨画花托。
花蕾的画法:
(1)曙红、酞青蓝调成紫色中锋画花蕾。
(2)小白云笔中锋浓墨画花托。
叶的画法:
(1)大提笔侧锋画叶。
(2)在叶片将干未干之际浓墨画叶筋。
4、作品示范:
(1)大白云笔调三青、酞青蓝、曙红成紫红画出牵牛花,两朵花之间要有变化。
(2)中白云笔中锋淡墨画藤,线条要有交叉。
学生
观看
老师
示范
过程
并体
会 6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3)大提笔侧锋画叶,添加花蕾,中锋浓墨勾出叶筋。
(4)画出小鸡、蜜蜂,收拾画面,落款,加印。注意小鸡的动态要与蜜蜂相呼应。
学生
观看
老师
示范
过程
并体
会
7 教学程序及
时 间
教 师 引 导
学生
活 动 备
注
(三)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放音乐)
学生再次欣赏范画,体会牵牛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尝试用中国画的笔墨形式表现出牵牛花的情趣。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牵牛花。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尽情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
辅导要点:
1、画面的构图饱满,有形式感。
2、用笔干脆利落,不要去填。
3、注重笔墨效果。
(四)交流展示,反馈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
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室展示学生作业,举办一个小型画展。鼓励学生的创作。
形式:赠送艺术星。
学生互评作品。教师点评。
三、总结规律,课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中国画技法表现牵牛花,通过观察同学们的作业,老师感觉到同学们的作业,老师感觉到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牵牛花的画法,而且在画面中都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特点。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学生亲自
布置展览。
学生阐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及表现。或者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展开联想,创作实践
交流展示,反馈评价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结规律,丰富情感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探索新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