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练习(4)

高中生物练习(4)

高中生物练习(4)1.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A.生长B.呼吸C.合成叶绿素D.吸收水分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分子聚集能量和释放能量过程中都与磷酸分子有关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往往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C.在光合作用中光能以它原来的形式储存于糖类中D.叶绿体既进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3.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

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仅在甲中B.仅在甲和乙中C.仅在甲和丙中D.在甲、乙和丙中4.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A.光照强度较弱B.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C.湿度较高D.温度较高5.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C.花瓣的光合作用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内膜上B.基质中C.片层膜上D.各部位上7.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B.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C.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8.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膜上B.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9.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1 2 1 2 光合产量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11.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 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 3化合物与C 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C 3化合物增多、C 5化合物减少B .C 3化合物增多、C 5化合物减多C .C 3化合物增少、C 5化合物减多D .C 3化合物增少、C 5化合物减少 12.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 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理论上某种C 3植物能更有效的利用CO 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 ( ) A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2时B .若a 点在a1,b 点在b 1时C .若a 点在a2,b 点在b 1时D .若a 点在a1,b 点在b 2时13.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 )A .绿色区B .红光区和绿光区C .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1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 .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D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1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 .CO 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B .三碳化合物接受ATP 释放的能量C .H 2O 的氢传递NADP +D .NADPH 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16.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A .传递光能、传递电子B .传递光能、转变光能C .吸收光能、转变光能D .吸收光能、传递光能17.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 )A .O 2和C 3化合物B .叶绿体色素 C. H 20和O 2 D .氢[H]和ATP18.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

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

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ml 淡黄色BTB 水溶液,根注:“+”表示有,“-”表示无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后.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A.试管1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19.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过程有()A.CO2的固定,O2的释放B.CO2的固定,糖的生成C.H2O的分解,O2的释放D.CO2的固定产物(C3化合物)的还原20.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2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树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

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高度,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日温__夜温。

幼苗生长最慢的温度组合是:日温__,夜温。

(2)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22.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

请分析回答:①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

②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③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

23.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一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24.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

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min 起给予光照。

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0~5mjn 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

(3)在5~20min 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4)加入少量的NaHCO 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

(5)加入NaHCO 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__摩尔的氧气。

25.磷是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内的重要元素,回答下列与磷及其化合物有关的问题。

磷在叶绿体的构成和光合作用中有何作用?答:① 。

② 。

③ 。

26.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指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答: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7.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 、Y 和Z 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 1、X 2、X 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______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所导致。

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 3增加为X 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Y 1、Y 2、Y 3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所致。

(3)图中Z 1、Z 2、Z 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________反应的不同,如果Z 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合成量 光强度光强度光合作用合成量光强度答案1.C 2.A3.D 4.A、B 5.D 6.C 7.D8.A9.C10.B11.C12.D 13.D14.D15.C16.D 17.D18.AD 19.BD20.D21.(1)30℃ 17℃ 17℃ 17℃ (2)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幼苗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高时呼吸作用强烈,有机物消耗多,对生长不利。

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幼苗生长快。

22.(1)①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②不能。

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③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23.(1)实验步骤②中暗室内用红色安全灯是错误的,应改为绿色安全灯。

(2)实验步骤⑤中的“葡萄糖”是错误的,改为淀粉。

(3)未设对照,对照的作法是:a.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①,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题干中的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b.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c.重复题干中步骤③、④;d.重复改正后的题干中的步骤⑤24.(1)呼吸作用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3)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4)NaHCO3产生CO2使容器中的CO2浓度增加 (5)5×10-825.①磷是叶绿体双层膜和基粒的构成成分②磷是ATP的成分,ATP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③磷是叶绿体DNA的成分④磷在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中起重要作用26.①光,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②温度,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变化。

③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反应介质。

④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⑤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7.(1)二氧化碳和温度暗反应施放干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燃烧柴草)或适当升温(2)光波长(或光质)光反应(3)光反应和暗反应 Z3、Z2、Z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