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泊车建设方案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五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1)1.1建设背景 (1)1.2建设目标 (2)1.3项目建设内容 (2)第2章.需求分析 (3)2.1政府部门需求 (3)2.2社会公众需求 (3)2.3业务功能需求 (3)2.3.1信息采集 (3)2.3.2停车收费 (4)2.3.3信息传输 (4)2.3.4信息发布 (5)2.3.5中央控制 (5)2.3.6政府管理 (5)2.3.7公众服务 (6)第3章.总体规划 (6)3.1路内停车智能管理模式 (6)3.1.1构建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的道路停车管理新模式 (6)3.1.2基于车牌识别的多样化路内停车收费模式 (10)3.1.3利用网格化城管平台,提高道路停车管理效能 (15)3.1.4基于移动互联的停车服务 (17)3.2路外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式 (17)3.2.1不停车入场、快速出场的出入口管理方式 (18)3.2.2一位多车、多位多车管理方式 (21)3.2.3因地适宜的多样化收费方式 (23)第4章.总体设计 (25)4.1设计依据 (25)4.2设计原则 (26)4.3建设思路 (28)4.3.1路内、路外一体化智慧泊车云平台 (28)4.3.2基于车牌识别的智慧泊车管理模式 (29)4.3.3基于云平台的停车运营监管体系 (29)4.4总体框架 (31)4.4.1功能框架 (31)4.4.2网络架构 (33)4.5系统特点 (34)4.5.1路内停车系统特点 (34)4.5.2路外停车场系统特点 (35)4.6智泊关键技术 (36)4.6.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36)4.6.2自主研发的智能泊车系统的核心产品--智通慧眼 (48)4.6.3采用多重车辆综合识别技术 (51)4.6.4支持不断学习完善的车牌匹配算法 (51)4.7智泊的应用成效 (52)4.7.1快速通行 (52)4.7.2停放有序 (53)4.7.3增加收入 (53)4.7.4降低成本 (54)4.7.5提高服务 (55)第5章.系统建设方案 (56)5.1停车场收费管理平台 (56)5.1.1配置管理子系统 (56)5.1.2出入口控制与收费系统 (60)5.1.3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子系统 (65)5.1.4管理员移动管理子系统 (68)5.1.5移动巡查子系统 (78)5.2城市停车信息云平台 (80)5.2.1停车信息智能采集子系统 (80)5.2.2中央控制管理子系统 (87)5.2.3政府综合应用子系统 (93)5.2.4城市停车诱导子系统 (95)5.2.5平台运营监管子系统 (102)5.2.6公众服务APP (108)5.2.7网络传输子系统 (110)第6章.运营模式 (113)6.1PPP方式 (113)6.2项目制 (115)6.3平台共同运营 (115)第7章.企业介绍 (116)第1章.项目概述1.1建设背景近几年,我国停车场自动化管理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停车场管理系统向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楼宇自控系统、甚至是现代化社区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联成为智能建筑、智能小区,乃至城市公共停车场所、道路车辆通行和路边停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管理人员可以远距离监视和控制停车场,力保城市停车有序性。
停车管理是根据相关场所配建停车泊位用于工作人员及外来活动的人员提供车辆,进而按照自身的管理方式维护场所正常运作、停车秩序、费用收取,以实现市民停车难、企业管理难、政府疏导难的重要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拥有量赶超国际化水平,城市汽车保有量逐年成倍提高,例如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时用了48年,到200万辆时用了 6.5年,到300万辆时用了 3.9年,到400万辆时只用了 2.7年,如今即将突破500万辆。
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的汽车增长速度如此之快。
继京藏高速连续堵车100多公里后,2010年9月17日晚,北京市拥堵路段高达143条,3公里距离车行3小时,全市交通几近瘫痪。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国内“行车难、停车难”问题的典型标志。
我国交通拥堵的情况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严峻,道路拥堵、停车位一位难求,无事无刻不困扰着每一位车主。
与此同时,交通问题是制约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致命伤。
城市道路交通指挥和占道停车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建设科学化、智能化的动态交通指挥管理和城市交通静态管理以及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已经成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保障经济建设迫切的要求。
近几年,我国停车场自动化管理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停车场管理系统向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楼宇自控系统、甚至是现代化综合体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联成为智能建筑、智能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使管理人员可以远距离监视和控制停车场。
而随着车牌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停车场管理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1.2建设目标以路内停车位特许经营权为基础,整合改造路外停车场,并推进居民小区开放停车场资源,基于数据整合、数据挖掘、GIS、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健全城区智慧停车诱导系统及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城区停车资源的综合管理,形成全市实时、精准的停车信息,为市民的日常出行停车提供快速引导停车、实时停车场信息查询服务,为监管部门改善局部交通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进而更优更好的服务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打造“智慧交通”品牌,充分发挥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惠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1.3项目建设内容道路停车的建设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关系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的整体成效发挥,建设智慧停车系统,需完成如下内容:(1)信息系统的建设整合城市范围路内车位的基础信息,将停车场管理系统按一定标准规范接入到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平台,搭建起智慧停车的整体构架。
(2)路内停车位的特许经营将路内停车位的特许经营权授予当地运营公司,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路内停车位的收费运营。
(3)路内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通过政府补贴、路内停车位经营收益等方式,鼓励、支持智慧停车运营公司承包运营路内停车场。
(4)标准建设为保证平台今后的扩展,以及未来与其它相关系统的顺利对接,平台建设将探索相关方面的标准规范,为形成相关接口和数据交换标准与规范提供基础和依据,同时为建立国家相关标准体系提供示范和参考。
第2章.需求分析2.1政府部门需求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是当前各级政府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智慧停车项目可以有效整合停车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为公众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停车诱导信息,进而达到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的效果。
全方位的停车信息的采集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交通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2社会公众需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城市开车难、停车难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智慧停车项目的建设,在为公众提供实时有效的停车信息基础上,引导公众快速停车,缓解周边交通压力,从改善交通局部微循环的基础上着手,进而达到改善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效果。
2.3业务功能需求2.3.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主要通过片区收费人员使用移动终端实时上传路边车位以及道路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路边车位的使用状况以及停车场集散道路的交通信息(如是否拥堵)。
针对城市现阶段已有的各类路边停车位形成的停车场地建设统一的信息采集系统,规范停车场的联网方式、停车场信息采集方式、停车场数据的发送方式等,实现对所有停车场的基础信息采集、停车场车位信息、实时车位采集功能,并将采集的信息以统一的数据格式上传至智慧停车项目。
信息采集系统需实现对各类停车场的车位数以及实时的停车位的信息收集,并具备对停车场信息进行存储、处理、统计分析、转发等主要功能。
2.3.2停车收费目前,各类停车场以及道路两侧临时停车管理难度大,停车乱收费情况普遍存在,并且由于停车乱收费所致的各类治安问题层出不穷。
因此,为了能够积极引导公众就近停车,规范停车收费行为,包含以下需求:规范并监督各商业性质的封闭停车场的收费行为;规范并监督路边临时泊车位收费行为;规范并监督停车场泊车收费行为;建立统一的停车收费管理平台,实现停车收费“收支两条线”,特别是对政府提供的公共停车场的收费进行有效监管;将停车诱导与收费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完整的、闭环的、全过程的停车诱导收费管理流程,从而简化收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外公布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停车需求的收费标准,便于公众进行监督。
2.3.3信息传输信息传输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从信息采集系统到信息处理系统再到信息发布系统的畅通,以实现数据在采集端、管理中心和发布端之间的交换。
停车场与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与外围的诱导屏、后台管理系统与智慧交通基础支撑平台等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需要通过信息传输子系统完成。
停车场采集终端与后台服务器的通信、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与诱导屏之间的通信均借助于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停车场采集终端将采集的数据以统一的规范格式上传到后台通信数据库,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将采集的车位数据以统一的数据格式下发到相应的诱导显示屏、网站及移动客户端。
2.3.4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的任务是将信息处理系统处理过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向外界分若干个层次发布出来。
信息发布系统包括多种发布手段,如LED发布屏,Internet 网络和手机查询等,并考虑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车载导航系统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内容包括停车场点位置、泊位和占用情况、周边停车服务设施分布情况、与停车相关的面向驾驶员的一切可能信息以及预约服务信息等。
2.3.5中央控制城市智慧停车项目需建设功能全面的中央控制系统,系统需包含以下功能:1、数据处理采集系统将采集的停车场位置信息、停车场车位、停车场实时车位数据、缴费等信息上传到数据中心,数据处理模块完成数据的接受,对信息进行解析、提取、处理、打包和存储等基本操作;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归档、抽取、挖掘、统计等处理;以及用新数据和数据库中保存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整合、统计,形成一系列新的参考模型,供其它功能模块使用。
2、监控管理监控管理需提供一个以电子地图为底图的人机互动的界面,实现对管理用户的建立和权限分配,实现对街道、停车场点位、诱导屏位置等地理信息的数据的建立和管理,建立场外设备(车位采集设备和车位发布设备)与点位(停车场、诱导屏)的对应关系,对场外设备的参数设置和控制管理,实时监控场外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
2.3.6政府管理建立统一的城市智慧停车平台,能够为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停车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政府在停车管理中主要起到监督和调节市场平衡的作用,主要需求包括:一、准确掌握全市停车场及泊车位的数量、分布、运行状况等实时数据;二、对停车场及泊车位的收费进行有效监管;三、通过智慧停车平台的准确数据,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拟定停车场的改扩建、道路改造、泊车位划定等,提供决策依据;四、为全市公安部门提供必要的监管数据,为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机动车的监管提供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