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10、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9、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理教学新理念主要包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8、地理教学系统的七要素包括课程教材,方法教具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反馈评价,教学环境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6、素质教学目标主要指知、能、德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5、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
人们通过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
一般由地理名称、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材料所组成。
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3、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沟通与合作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2、《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教材论、方法论、目的论,评价论。
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判断题]10、理课程标准中地理价值观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全球意识。
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9、地理课程标准关注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包括: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表达和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8、地理思维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实验法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7、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办” 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类知识和地理操作程序类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6、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正文与阅读系统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5、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学”的地理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4、地理重点知识是地理教材中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3、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认知目标、行为目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2、教学目标ABCD模式中"C”意指行为动词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样”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名称、地理术语、地理分布等地理基本事实。
参考答案:正确1:[论述题]5、简述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并进行某节地理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参考答案:2:[论述题]4、试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含义、主要特征和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3:[论述题]3、20世纪80 年代以来地理教育改革的突出特征?参考答案:4:[论述题]2、绘简图说明《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参考答案:5:[论述题]1、绘图说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并简要说明各地理教学要素的地位、作用。
参考答案:1:[判断题]10、地图按其特点、功能通常可分为分布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组合图等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9、地理教学媒体主要类型包括教学资料类、传统直观教具类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8、地理课程类型主要有学科课程,问题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7、教学心理学中的"负迁移”指积极的学习影响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6、地理教学中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感知的过程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5、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4、地理基本原理中的演绎式教学主要指由表象到实质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3、地理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简言之,即"教学逻辑结构的简略概括”或"基本教学范型”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2、地理课程素质教育目标引导下所有地理学习活动的内容及进程。
地理课程在适应社会、学生、学科发展需要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在地理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作用中创生。
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地理教学策略中提到的"先行组织者”意指上课前的学生组织参考答案:错误1:[多选题]3、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A:扩展知识B:锻炼能力C:陶冶情操D:发展个性参考答案:ABCD2:[多选题]2、发展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途径有A:关注学生个性差异B:关注非智力因素C:加强知识D:技能教学参考答案:ABCD3:[多选题]1、促进地理知识的应用可采用哪些策略A:目标明确B:案例充分C:变式练习D:反思调控参考答案:ABCD4:[多选题]10、地理教学科研主要常用方法包括A:观察法B:个性法C:调查法D:经验总结法参考答案:ACD5:[判断题]9、地理学习兴趣是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8、地理学习兴趣是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7、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专业上进行进修,获得学位的过程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6、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5、地理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对教学目标、计划、过程及效果给予的价值判断。
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4、说课是学生教师面对评委或同行,系统地说出某一课题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并参与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1:[论述题]作业六1、试述地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
2、试述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和途径。
3、试述地理学习迁移及其类型。
如何促进地理学习的迁移?4、试述营造地理学习氛围与环境的策略。
5、试述陶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并适当举例说明。
6、试述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指导原则及主要类型。
7、试述地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8、试述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及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1、试述地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
(1)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宗旨(2)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3)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4)以突出综合性和区域性为显著特点(5)以密切联系社会实践为方向(6)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2、试述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和途径。
意义: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
(1)学校、地方课程资源库重要组成(2)全面达成教学目标重要保障(3)改变传统地理教学重要前提(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5)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关注地理教育途径: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1)形成科学的地理课程资源观(2)加强地理课程资源的统计与管理(3)建立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4)注重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作用(5)注重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3、试述地理学习迁移及其类型。
如何促进地理学习的迁移?地理学习迁移:地理学习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这种影响既表现为已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影响,也表现为新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所产生的影响。
但以前一种更为突出和普遍,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迁移,主要是指先行的地理学习对后续的地理学习的影响。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做正迁移,后者叫做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有些心理学家又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两种类型。
主要方法:(1)提高对地理共同要素的知觉力①根据地理教材的编排特点分析。
②根据不同地理知识类型中所共有的认识思路分析。
③根据地理原理与具体应用情境的关系分析。
④根据现实生活的一般经验与相应的地理学习课题间的相似性寻找共同要素。
4、试述营造地理学习氛围与环境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2、角色扮演3、设置疑问4、运用实例5、联系生活6、形式多样(二)形成师生平等对话的地理学习氛围(三)创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学习环境等5、试述陶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并适当举例说明。
(1)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学习。
(2)提供众多可供效仿的榜样。
(3)组织多种具有价值冲突的活动。
(4)精心创设激情励志的典型情境。
(5)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正面场效应。
(6)注重情理交融。
(7)倡导平等交流。
(8)促进成功体验。
举例:略6、试述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指导原则及主要类型。
意义:(1)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2)培养各种地理能力(3)培养非智力因素指导原则:(1)自愿性(2)实践性(3)自主性(4)面向多数(5)因地制宜(6)形式多样主要类型:(1)调查研究类(2)旅游参观类(3)野外考察类(4)地理观测类(5)教具制作类(6)地理实验类(7)地理竞赛类(8)阅读欣赏类(9)宣传展览类(10)文艺娱乐类7、试述地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系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1)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合理。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具体。
2.教学内容(1)正确理解教材,呈现的地理信息科学、准确。
(2)突出教学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3)举例恰当,理论联系实际。
3.教学结构与师生活动(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合理。
(2)师生教与学有较高的积极性。
4.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选择恰当。
(2)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地图、地理图表、地理教具与手段选择合理,运用恰当熟练。
5.教学基本功(1)语言表达能力强。
(2)教态亲切自然,仪表整洁。
(3)板图、板画、板书设计规范,运用熟练。
6.教学效果(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2)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
(3)学生反应好。
各主要项目一般权重:教学目标10%、教学内容20%、教学结构与师生活动15%、教学方法与手段15%、教学语言与教态10%、教学效果30%。
8、试述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及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构成:(1)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论知识;实践知识等)(2)能力素养:(基础能力;职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3)情感素养:(思想道德;专业态度;美育素养;教育信念;自我发展意识等)主要发展途径:(1)保证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2)利用多种检测手段,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3)记录有关事件,经常与自我保持专业对话(4)与其他教师教学科研的相互合作、交流;专业进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