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对一个即将要去的新环境, 充满了好奇、陌生甚至恐惧的感觉, 要消除这些紧张的情绪,家长可在入 园前带孩子到幼儿园里看一看,玩一 玩。比如,参观班级活动,观看小朋 友们上课、玩耍;瞧一瞧洗手间、午 睡房等地方;喂一喂饲养角中的动物; 玩一玩幼儿园里的大型玩具··· ··· 要让 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 知道小朋友在幼儿园中做什么,逐渐 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这样孩子正式 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和不适应感。
4、玩玩“幼儿园游戏” 父母在参观了幼儿园,了 解了幼儿园里的日常要求和活 动内容后,在家里可以和孩子 玩“在幼儿园上课”等模拟游 戏。这样可以使孩子了解将要 在幼儿园里面对的规则,帮助 他今后更易于适应。
(二)入园的尝试
1、可以带孩子参加亲子课程班 亲自课程班里轻松愉快的游戏 不仅能是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 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得到具体的、 针对性的培养,还能使孩子在家长 的陪伴引导下,逐步消除他人的陌 生感、不安全感,学习如何与他人 交往、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与必 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为孩子入园做 一个很好的过渡。
5、尽量早点接孩子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 母可以在接孩子的时候多在 幼儿园呆一会,让孩子带着 在教室里转转,看看今天他 做的小手工,让孩子介绍一 下他的教室,他们种的植物 或者他最喜欢的玩具等等。 因为让孩子用语言描述出他 在幼儿园的生活,可以使孩 子意识到“我了解这个地方 的很多东西,这个地方并不 坏”。
(四) 对于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中途不想再去的孩子, 还有以下几种方式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1、安抚孩子的不良情绪 有的孩子好胜心强,特 别在意老师的赞扬,一旦老 师批评责备他,他就会受到 挫折而不愿去幼儿园。如果 孩子在幼儿园因做错事而受 到批评,父母要及时跟老师 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帮 助孩子找出做错事的原因, 并及时改正错误。同时告诉 孩子,老师批评他并不是不 爱他,而是为了让他快点进 步,是一种特殊的关心。
9、家长不恰当的影响
有些家长不经意间强化了 孩子对幼儿园的反感。比如, 家长抱怨幼儿园伙食不好、老 师不负责任、孩子一上幼儿园 就生病、在幼儿园里学不到东 西等等,给孩子很强的暗示, 似乎幼儿园可去可不去,不去 更好。
二、如何解决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问题
我不想上幼儿园
(一)父母应该及早做好孩子入园的准备工作
3、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家长应该从小就有意 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 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 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自己握勺吃饭、用 杯子喝水、洗手擦嘴、 去厕所大小便、脱穿鞋 袜及简单的衣服等等。 家长事先可以去幼儿 园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 度,然后给孩子安排与 之相应的作息制度,比 如定时定量进餐、按时 午睡,让孩子在家里先 体验一番
2、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与长的孩子,刚去幼儿园特 别容易成为“角落宝宝”,一个 人躲在一边,看着其他孩子做游 戏,自己却无法主动融入。即使 其他小朋友主动拉他的手,想和 他交朋友,他都会退缩,惊恐的 将小朋友的手甩掉,大哭起来。 家长平时应该多带孩子出门 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和别人 进行语言够通,鼓励孩子与同伴 分享食物和玩具,或者常请小伙 伴们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当小 主人,招待好客人们。
4、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家长的心不要太软,只 要孩子不生病,就要坚持将 孩子送到幼儿园,千万不要 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中断。家 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你已 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 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这 是任务。”让孩子认识到, 父母的决心不是哭闹可以改 变的。 有的家长见孩子哭哭啼 啼,不想上幼儿园,便于心 不忍,“三天打鱼两天晒 网”,那样反而延长了孩子 的适应期。一般而言,只要 坚持送,孩子一两个星期就 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6、学会与孩子分享快乐
孩子回家后,家长不要问孩子“在幼儿园想 不想妈妈” “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阿姨好 不好”一类的话,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 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今天你在幼儿园学什么了? 教教妈妈。妈妈也想过幼儿园的生活,咱们在家 里模拟幼儿园的生活吧···成 人以平静并略带羡 ··· 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 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5、不会与小朋友交往
孩子都是渴望与小朋友交往的,但是有 些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交往,在交往 中比较容易受挫,结果对幼儿园产生抵触 心理。 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 心的习惯,不太顾及他人。在幼儿园则不 成,需要遵守一些群体规则,如玩具大家 共享、玩游艺设施时要礼让、上厕所时要 排队等等。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比如霸 占设施、抢夺玩具、玩游戏时不守秩序等, 就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反感,导致自身被 孤立。
2、对新环境的不熟悉
一般情况下,在上幼儿园之 前,孩子一直生活在熟悉的环境 里,即使到陌生的环境中也都有 家人的陪伴。然而,去幼儿园是 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庭, 独自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生活, 要接触不同的老师,要和很多的 小朋友在一起,会很自然地感到 焦虑不安,会抗拒这个陌生的环 境。
3、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家里的娇宝宝,被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要什么有什么, 一家人整天围着他转。到了幼儿园就不一 样了,孩子发现自己只是集体中的一分子, 必须遵集体的规范,想要的东西需要与人 分享,想吃点心、玩玩具都得排队,上课 时还被要求守秩序,不能随便讲话,到处 都是限制,孩子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为了逃避,他们便哭闹着不上幼儿园了。
1、可以带孩子参加亲子课程班 亲子课程班里轻松 愉快的游戏不仅能使孩 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 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得 到具体的、针对性的培 养,还能使孩子在家长 的陪伴引导下,逐步消 除与他人的陌生感、不 安全感,学习如何与他 人交往、感受带集体活 动的乐趣与必须共同遵 守的规则。为孩子入园 做一个很好的过渡。
孩子被孤立
6、没有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
有些孩子天生内向,既不积极接近老 师、小朋友,也不积极参加活动,缺乏与 他人的互动;还有的孩子纪律性、原则相 很差,不能服从幼儿园的规定,不遵守同 伴间游戏的规则,自由散漫···时间久了, ··· 别人难免会降低对他的积极关注,特别是 小朋友干脆不再跟他玩。这样,孩子会认 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忽视自己,小朋友讨 厌自己、疏远自己,便不愿再去幼儿园了。
专家课堂
一、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 1、对父母的依恋 2、对新环境的不熟悉 3、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式 4、自理能力差 5、不会与小朋友交往 6、没有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 7、受到同伴的欺负 8、离开幼儿园一段时间 9、家长不恰当的影响
1、对父母的依恋
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对 父母特别是母亲有一种特别的依恋。 呆在父母身边,孩子会有一种安全 感。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 离开父母、爷爷奶奶等熟悉的人前 往幼儿园,是对幼儿心理的一次巨 大挑战,他会用他所能利用的一切 手段来对抗承认这种“不理解幼儿 心理的安排”,从而达到满足他安 全心理需求的目的。孩子的哭闹正 是为了宣泄内心的不安。
(三)入园初期的适应
1、要尽可能地让老师了解孩子 很多幼儿园在孩子入园前都会 安排老师上门家访,这是家长、孩子 与老师沟通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安 排出时间,并且一定要让孩子在家, 让孩子尽早地认识老师。家长也可借 此机会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 孩子的自理能力怎样,有哪些习惯、 爱好,告诉老师孩子的乳名等,使老 师更多的了解孩子。老师心里有了底,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也能够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
2、让孩子轻松入园
再送孩子上 幼儿园的路上, 家长不要反复叮 嘱孩子要守纪律、 懂礼貌,唱歌时 要大声等这些要 求,禁令或者劝 告也会使孩子对 幼儿园望而生畏, 甚至产生焦虑情 绪。
3、送孩子入园时,要坚决果断地与孩子分离
到了幼儿园,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家长可以 微笑着一与孩子说再见,并马上离开,不要逗留。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离开自己,难免会哭闹,家长 不要把这种情况看得太重,可以采取不予理睬的 态度。其实,分离时哭得泪人一样的孩子,在父 母离开他的视野之后,大多会很快又开心地玩起 来。有的父母离开后放心不下,又偷偷回来看孩 子,一旦孩子发现父母也在园内,就会产生依赖 情绪,有的会因此哭闹得更厉害,甚至拒绝参加 任何活动。因此,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与 孩子分离时态度要坚决。
孩子是最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家长不 要作消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不要对孩子说 “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 把你关起来。”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在 入园之前父母应该多说些鼓励性的话。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这几天真乖, 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这样,孩子对 幼儿园会有一种期待的心理。
3、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熟悉环境
7、受到同伴的欺负 孩子从内心都是渴望与 同伴交往的,但是某些孩 子难免碰上个别小朋友的 欺负和排挤,或者不幸成 为大家欺负的对象。这样 的孩子会感到自己孤立无 援,没有立足之地,久而 久之便会产生逃避心理。
8、离开幼儿园一段时间
有些孩子由于生病等原因一段时间没 上幼儿园,等再送幼儿园时会发现孩子不 愿意去了。其中原因很多,比如习惯了家 里的无拘无束、有很多人照顾,不愿再去 幼儿园受约束;由于一段时间没来,以前 的好朋友有了新伙伴有了,自己很难融入 进去,感觉自己被这个群体抛弃了;落下 很多课程,感到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了··· ···
第一章 重视孩子最初的社会化过程
情景对话:
妈妈催促跟在身后的孩子说:“宝贝儿, 到幼儿园了,快进去吧。” 孩子使劲拽着妈妈的衣襟:妈妈,我不想去 幼儿园。” 妈妈安慰孩子说:“上幼儿园多好啊,幼儿 园老师像妈妈,小伙伴都是你的好朋友。” 孩子央求妈妈:“不,妈妈!” 妈妈好言相劝:“好孩子听话!妈妈得上 班了。” 孩子哭起来。 妈妈沉下脸:“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妈妈 生气了啊!” 妈妈说着,把孩子一把推进幼儿园大门, 转身走了· · ·· ··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