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资本运营操作实务 第七讲 操盘股权市场的秘诀(三)

企业资本运营操作实务 第七讲 操盘股权市场的秘诀(三)


1.什么叫法人股和流通股 假设你的公司有 1 亿股,其中 5000 万叫法人股,法人股就是在你自பைடு நூலகம்手里的。这意味 着,作为这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你手里不能马上去流通的股票还有 5000 万。流通股是在 股市上流通的股票。假设你的利润是 1000 万元,你的股价是 5 块钱一股,那么每股税后利 润是 1 毛钱。
1/7
A 公司欠钱,要并购重组的那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建行的企业,而且很鲜明。比如说这个 债务欠的是建行河北分行,我们就去找河北分行谈, 说: “你欠 3 个亿的钱, 假如你不放口, B 就不愿意来重组,B 不重组,你一直做得差,就得退市,一退市,这 3 亿元就真变成坏账 了。你不如把 3 个亿减免一半,让它变 1.5 个亿,你有 1.5 亿损失。没关系,我们 C 将来挣 了钱,我向你承诺 1.5 亿转移收入,也就是从我们其他部门的收入中拿出 1.5 个亿交给你, 这样子你就基本上能够保本,账面上不亏。” C 的收益 这个工作叫债务重组, 也就是说这些银行最终谁能够争到 C 的位置是在于谁的债务重组 运作的过程最成功,因为它运作越成功,B 买完壳以后,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在现实企业发 展过程中,C 会争着干这件事。 C 的目的是无风险套利,因为在这个公司买壳之前,这 5 个亿资金打到 B 的共管账户, 这个账户不是一般企业开在银行的基本户,而叫做一般户。这个户是专门特殊留印章的,是 留另外一套印章的,这套印章在 C 手里。换句话说,这个钱打到 B 的账户名下,但是账户上 的章在 C 手里。 这样即使在验资的过程中, 这笔资金确实是在 B 的名下, B 没有资格去动它, 什么时候 C 决定动才可以动。但是审计的时候,这笔资金确实在 B 的名下,C 就可以规避风 险。 如果重组不成功,这 5 亿资金要交还给 C,而且还要支付利息,这就是他们相互之间的 协议。如果重组成功,5 个亿就变成了 1 亿股的股权,一旦 C 拿到 1 亿股股权,由于背后依 托一个庞大的资源银行,C 几乎可以在一瞬间把 5 亿的成本全部赚回来,而且 C 拿到的这 1 亿股票, 几乎未来所有的收益基本上由 C 独享, 就是由 C 一家几乎赚了这 1 亿股所有的利润。 三方的好处 那么,A、B、C 三家中,B 获得了需要的上市公司,而且账面上有 5 个亿现金,C 拿到 了需要的 1 亿股股票和未来挣钱的目标, A 可以通过股票上涨,卖股票以及一切利好消息 获利。相对来讲,A 的利益最小,A 的大股东原有利益最小。因此,在实际过程中,B 还会 拿一部分资金补偿给 A 原有的大股东,但是整体来讲,B 最终拥有了上市公司,债务既得到 了减免,账面上还有大量的现金,从而保证其未来顺利的发展。 这就是在买壳过程中,如何不花钱还赚钱的秘密。
8.债务重组 买壳的过程是一个挣钱的过程,钱从哪里来?如果把历史往前推一点,2005 年、2006 年,讲买壳挣钱的过程,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在现实过程中如 果有人知道 B 企业要对 A 企业进行买壳, 在股票流通和股市中无数的人都希望能够 5 块钱一 股买到股票,因为重组完成以后股票会暴涨,因为只要重组一完成,优质的资产就进入到 A 企业,利润带进来了,股票就暴涨,谁都希望能买到 5 块钱一股的股票。 引入投资方 C 但现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这种股票很难买到,而且并不知道企业什么时候能够重组成功。 大家希望在这个时候能买到 5 块钱, 因为可以搭着 B 企业的顺风车, 借着 B 企业的资源与利 润赚钱,B 公司看到了这种秘密。当然这个秘密是我们当年做上市、做并购重组的时候看到 的,我们帮忙 B 企业一起分析这个结果,我们告诉他:“如果你能提供 5 块钱一股的股票, 市面上会有很多人来买,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重组一完成就能赚钱。 那么你就可以跟 A 企业商 量,不要资产增发 3 亿股,资产增发是 4 亿股,4 亿股乘以 5 块钱,变成 20 亿,但是你只 有 15 个亿,要引入一个投资方 C,如果任何一个人愿意当投资方 C,它掏 5 个亿的现金,加 入到这里面来。你的总资产就变成 20 亿了。”这样对 B 的好处是资产增发的这块资产不仅 是 15 亿资产,还有 5 个亿的现金,这 20 个亿资产最终会落到上市公司里,B 一旦控股了上 市公司, 这家上市公司账面上就会有 5 个亿的现金, 这 5 个亿现金直接可以投入项目开始运 营和赚钱,这是很爽的一件事。 谁可以担任投资方 C C 也很高兴, C 会想:“我原来就想 5 块钱一股买股票,我还不可能买到,现在由于你 这种承诺,我有机会买到。”所以 C 也会疯抢。在现实过程中,会有无数的人去争能当 C, 那么一般能够争到 C 的像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工商东亚、招商、光大等等,都是些有银行 背景的投资公司。为什么这些投资公司能够争到,因为这些投资公司在跟 B 谈判的过程中, 会有一个很好的砝码,是其他任何投资商没有的。它会说:“我帮你做债务重组。”
五、股市的涨跌如何产生
前两天,我与一们创业公司的董事会秘书聊天,我问她知不知道他们公司的股票为什么 涨,为什么跌。这位漂亮的女秘书回答说:“我真不知道。”这很正常,中国几乎所有公司 的董事会秘书都不知道自己的公司股票为什么涨, 为什么跌。 因为他们对资本市场了解得太 少。但是,可能会由于不知道股票为什么涨,为什么跌,成为了别人的赚钱工具。
(二)国外的遏制措施 当然,现实生活中这种景象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国外,为了防止这种恶意收购的行为, 政府有大量的条款,如毒药计划、金降落伞、银降落伞、锡降落伞、白衣骑士、白色护卫、 三剑客、防沙策略、焦土策略、牛卡等等一系列遏制措施。
(三)中国三个重要的收购条款 在中国没有这样相关的规则和体系。但是中国的《证券法》对于一个企业购买上市企业 股票,有三个很重要的收购条款:
2.市盈率 股价除以每股税后利润,得出的结果叫市盈率,英文表示是 PE。通常情况下,我们可 以算出 50 倍的 PE。目前中国的股市只要涨到了 3000 点,刨去 300 支指标股,剩下股市平 均的市盈率肯定会超过 50 倍,而现在创业板里已经有的公司超过了 100 倍。
4/7
一个大的股票交易市场上, 整个大盘没有大的变化之前, 市盈率对一个企业来讲变化的 概率就比较小。假设我现在买了你们公司的一批产品,我付了一大笔钱,让你有 1 个亿的利 润,我用 1 亿元去你们公司买了一个锅炉,这个锅炉的折旧已经摊光。有财务基础的应该知 道,在账面上折旧摊光,那么计入账的它的资产残值是 0。我用 1 亿元去买你这个锅炉,你 多了 1 个亿的收入。这时候你发现你每股税后利润变成了 1.1 元。 在这 5000 万流通股中,我买了 4000 万股,我用 5 块钱一股的价格,用 100 个账户买了 4000 万股。这 100 个账户从哪来呢,稍微有一些金融基础的人都知道,其实在中国股市上 持仓量最大的大量的账户都是死人账户。 也就是说如果在农村有一个人去世了, 我们给这个 家庭 2000 元现金,不让他马上去公安局注销户口,然后拿着这个已经死了的人的所有的法 律手续去开银行和证券账户, 这样的账户俗称隐子账户。 真正在中国股票市场做二级操盘的, 恐怕每个人手里都有几百、上千个这样的账户,这样的账户的钱流来流去,谁也看不见,人 已经去世。这些账户本质背后都是我的,100 个账户拥有 4000 万股,花了 2 个月时间买到 的, 4000 万股乘以 5 块钱,我花了 2 个亿,又用 1 亿元去买你这个锅炉,我一共花了 3 个 亿。 股票市场的这种构架必然的天生缺陷出现了。 股市的必然缺陷就是在股票交易市值的流 通股阶段会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起一个巨大的放大性效果, 它不是本质的反映, 而是放大性 的反应。
3.股市的放大效应 那么,50 倍市盈率基本上不会变的,理论上讲,股价能涨,这叫大的利好消息。也就 是说,如果真的多了 1 个亿利润,这个公司股价就会涨到 55 块钱。我这 4000 万股不要说 55 块钱,就是在 30 块钱均价上抛出,也回来 12 个亿,我一共投入 3 亿,产出 12 个亿。这 12 个亿我们有利空消息,有不好的消息,把股价继续打低,我再在低位吸收股票,再用利 润创造它的价值,再调高股票,这个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 由于股市天生的这种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做老鼠仓。上市公司做老鼠仓, 虽然是违法的,但它可以让外面制造出的利润,让自己显得有利润。前一段时间,五粮液公 司就是这么干的,实际上除了五粮液以外,还有大量上市公司都是这样干的。如此这般,股 市上的钱就很好挣,只要在低价位吸入了股票,造成了上市公司的利润,这种利润就会在股 市起放大效应,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第七讲 操盘股权市场的秘诀(三)
在上节所述例子中,A 和 B 两个企业之间,一个想卖,一个想买。它们之间使用的工具 叫资产增发。这个工具对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无论是亏损还是盈利的公司,都可以使用。 在增发的过程中,A 企业衡量了 B 企业的资产,增发 3 亿股股票给 B 企业,按照 5 块钱 票面面值,相当于 15 亿元的股票。B 企业把这份资产放入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 A 企业 的总股本从 1 亿元变成为 4 亿元,而 B 企业在其中拥有 3 个亿。B 企业变成 A 企业最大的大 股东了,由此 B 企业可以通过买壳的方式,获得 A 企业上市公司的完全控制权。
(四)触犯要约收购带来的问题
3/7
在收购要约中,这家公司所有的股民都可以以 12 个月以来的最高股价把股票卖给收购 者,而收购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收购。也就是说,现在的股市上所有的股民,包括原有大 股东都可以把股票卖给你, 你必须要, 不准不要。 触动收购要约以后, 你就要准备大把的钱, 因为有一大堆人都要把股票卖给你。有人说不怕,现在这家公司的股市价格就是最高的,以 前它一直很低的,现在才达到最高价。但是如果是 4 亿股以下的上市公司,当你收购额达到 了整个公司的 75%;或者 4 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你的收购额达到了整体股份的 85%;或者 单一大股东在一家 4 亿股以下的上市公司拥有的股权超过 75%,4 亿股以上的公司超过 85%, 就触动了全面收购要约。换句话,剩下的那些股民,必须把股票卖给你,不是你想不想要, 不是他想不想卖,是他必须把这些股票卖给你,而你也必须要。你收了 100%的股票以后, 你就可以退市了,你就可以取消你的上市资格,这就叫全面收购要约。 如果有人想耍聪明,想通过在流通股股市上不断地买股票来收购上市公司。你要记住: 当你触动收购要约的时候,就会有人把股票全卖给你,而卖的数量一旦超过了规定的比例, 剩下的人就必须把股票再卖你。你拿了无数的钱,收买了一家退市的企业。这种收购的行为 并不是一个很可怕的行为, 但问题是你如何在股市上控制你的股价, 你怎么知道你的股市涨 和跌是如何发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