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广播电视新闻学
吴健
2009101627 《天天向上》节目策划的成功之处
摘要:娱乐节目数量多,精品少,但《天天向上》在短时间内成为品牌节目其成功之处在于哪里?
得其他节目组学习的地方在哪里?
关键字:电视节目,娱乐节目,天天向上,节目策划,主持人,
正文: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已有几十年,最早从1990年的《综艺大观》到05年火爆全国的《超级女生》。
如今,电视荧屏上依然也活跃着很多娱乐节目,主要集中在中央台,东方卫视,安徽和湖南卫视等。
但是,他们之中的很多都有换汤不换药的迹象,运营成效也是一般。
而当下能够在短时间开播运作,被大众拍手叫好,并迅速成为一档名牌娱乐节目的,非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莫属。
《天天向上》是一档娱乐脱口秀节目,开播于2008年8月奥运会期间。
该节目把中国传统礼仪和当代大众娱乐相结合,主要以文化礼仪、公德为主题,通过歌舞、访谈、情景戏三段板块内容打造一个轻松幽默,学习各种礼仪的娱乐平台。
同时,也时常邀请一些明星、企业知名人士,来讨论礼仪,并专门设计搞笑环节来诠释古代礼仪。
节目主持团队以兄弟相称,成员主要有汪涵、欧弟(台湾)、田源、钱枫、俞灏明、矢野浩二(日本)和小五(韩国)。
据有效资料称:节目开播半年之后,在杂志《新周刊》一年一度的中国电视榜的评比中,《天天向上》荣获了2008年度最佳娱乐秀,《天天向上》主持7人被评为最佳娱乐秀主持人,欧弟获年度新人;接下来的2009年度综艺节目及电视人评选活动中,《天天向上》成为最大赢家,囊括了网友最喜欢的电视节目、12大年度节目、年度主持人(汪涵)、年度制片人(张一蓓)等四个奖项。
除此之外,《天天向上》在播出一年之后,深受大家喜爱,其收视率紧逼老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成为湖南卫视的又一品牌节目以及国内知名娱乐节目。
在如今竞争激烈,电视节目百花争鸣的时代之下,作为一个地方卫视栏目能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就可以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其中的成功可见一斑。
为什么又是湖南卫视抓住了观众的喜好?为什么同样是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就能够这么迅速地成长,博得我们欢笑?
《天天向上》到底汇聚了什么智慧等问题,本质上来说都可以归结到一个东西:电视节目策划。
“策划”,顾名思义就是策略和计划,也就是指:为实现一个目标,在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科学地认识到与该目标相关的事物的基础上,而制定出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行动步骤,计划或指南。
自然,电视节目策划就是为实现电视节目的推出而做的总体策划。
好的电视节目与其说是做出来的,不如说是策划出来的,一个好的策划起码是节目成功的一半。
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完全可以成为电视节目新的增长点,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策划。
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和它的定位,主题,内容以及推广等都有莫大的联系。
所以,
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观众挑剔的眼光中胜利绝非偶然。
首先,独特的栏目定位让《天天向上》的成功了一大半
有位知名教授就曾说过:中国的娱乐节目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这句话便一针见血地道出中国娱乐节目的囧相:○1节目数量虽然多,但节目类型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缺乏新构思,新立意,新主题。
节目之间的抄袭,滥造,充数等不正常竞争依然存在。
一旦某类节目(如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收效不错,模仿者便蜂拥而上,而真正模仿得成功的寥寥无几;○2大多数娱乐节目仍仅仅停留在“娱乐”阶段,使公众误认为为“愚乐”便是“娱乐”,以低俗、打闹、献丑为乐点。
○3电视节目很少问观众想要什么,爱看什么,一味地跟风跟潮,打造一档节目推给大众,而不是从大众中创新出一档节目。
节目的创意点就是在奥运会这样一个举世关注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文化礼仪也同样成为“举世”的焦点。
而现实是: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虽然被称之为文化礼仪之邦,但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礼仪风范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里已很难体现。
因此,传承中华传统礼仪,寓教于乐地向观众介绍更多传统文化知识,使国人更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也方便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理念最终促成了“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诞生。
《天天向上》的节目定位首先就奠定了它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为一身的特点,向公众传播中华文化和礼仪,既承担了电视媒体的社会道义,发挥了其社会职责,又能够丰富节目的内容,提高节目的审美效果,激发受众的学习了解欲望。
然后它也是定位于脱口秀这样的形式,即能够以欢快幽默的风格展示文化礼仪,也能够充分地适时地加入各重观众互动的情节,提高节目的亲和力和观众的参与度。
由此可见,一个栏目的定位涉及广泛,影响深远。
能不能做好栏目的主题,形式,风格等等定位关乎整个节目的好坏和成败。
所以,搞清,搞好一个节目的定位,是一个电视节目策划的首要,也是一个电视节目的生存之本。
其次,《天天向上》娱乐节目的创新不断
《天天向上》不在于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将非娱乐的内容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天天向上》经常邀请很多名校的学生,各界社会精英甚至网络名人等等与娱乐无关人士做嘉宾。
他们看起来和文化礼仪毫无关系,更和娱乐沾不上一点边。
但是在节目组的策划之下,每期节目都让大家学习到很对行业的规范和礼仪等等,然后以娱乐方式展示给大家。
《天天向上》相对其它娱乐节目而言,在构思上,选题上,节目编排上更为灵活广泛。
选题上,基本上都是两种情况:一是最新最热的话题,事件和人物;二是被大家遗忘的,生活中少见但是非常有了解价值的人物或对象。
节目编排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娱乐节目,以晚会一样的舞蹈或者歌曲开场。
中间设立一些嘉宾之间的互动环节,增进观众的了解,营造轻松交谈的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固定的节目编排上,有一些游戏环节或者是小插曲是由主持人即兴设计出,比如被用惯的人间有真情。
舞台的设计每期都会根据主题来变化,特意为节目的开展打造一些小装饰,小器具。
必须说的是在舞台表现上,《天天向上》也是独辟蹊径,通过多种形式与传统文化结合,无疑是一种创新。
不仅有前期的视频拍摄,更是有各种服装道具现场演示,其次还有歌曲,舞蹈,舞台剧等等形式,多样化地给大家一次次眼花缭乱的学习和欣赏机会。
然后就是它的宣传推广策略,借助其它知名度较高的领先品牌来确定自身市场地位,能够让受众产生联想,使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受众的心智,占领一个牢固的位置,提高自身的地位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天天向上》开播之前,《快乐大本营》以及是娱乐节目的代表之一,而湖南卫视也在观众心中确立了一个娱乐至上的品牌概念。
《天天向上》的播出时段,后期宣传往往会和《快乐大本营》相比较,这不仅引起大家对它的好奇和关注,同时也引导媒体对两者进行比较报道。
这样的方式无疑能够收获了大量的免费宣传。
最后,天天兄弟主持团魅力四射,各具风格。
在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中,主持人在一档节目中常常所担当的是“起承转合”的角色。
由主持人A或者主持人B来主持这档节目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随着韩国高度发达的娱乐文化对中国全面的辐射影响以及国内媒体对香港凤凰卫视主持
模式的新认识,很多娱乐甚至新闻节目的主持模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天天向上》共有七位男主持人,打造了中国第一“男人帮”主持群。
老大汪涵在《天天向上》中既是节目的把关者和帷幄人,也是一个稳重大方,内聚涵养,学富五车,幽默风趣的魅力熟男。
对整个节目进程的掌握老练到位,该搞笑该认真还是该抒情都了然于心,不拘一格。
其思维的活跃、知识的丰富、语言的幽默和独到、对节目现场的调动能力以及即兴发挥都极大地表达了节目的内容,获得大家的称赞。
《天天向上》对于汪涵来说,一方面可以一如既往地发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力,一方面又可以凭借自己广博的知识储备不失时机的向观众传达知识。
同时,也因为汪涵长年的主持经验以及自身的文化修养,使他能够在采访上至精英下至草根的过程中,在寓教于乐中表现得收放自如。
《天天向上》还有几位充当绿叶的主持人,他们在节目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也正是他们与汪涵一起才造就了这个节目的成功。
老二欧弟,是个不折不扣的励志男,最重要的是他能说会唱,舞蹈功底好,模仿能力超强,反应敏捷,在节目中担当了逗笑和调动气氛的作用;钱枫长相帅气,出过个人专辑,拍过电视剧,在节目中往往被捉弄,更加搞笑的是他会时不时爆出的冷“言”冷“语”,凸显了大男孩的可爱;来自于北方的田源,性格相对粗放一点,能够获得许多北方人的认同和接受,他关键的时候能够接下话题,开启笑点,和钱枫是一对舞台上的欢喜冤家;矢野浩二和小五的异国身份则使这档节目更加国际化,有些时候他们既是看点,也是笑点。
《天天向上》各个主持人的明确的身份定位一方面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一方面也使得各个主持人之间进行较好合作,形成互补。
对于观众来说,有些时候可能节目内容并不是特别吸引人,但这些个性独特,魅力无边的主持们却更加好看。
电视节目策划成功与否取决于其中的每一个流程,从选题的背景调查,确定主题到选择具体的传播形式到确定参与节目的人员都必须独具慧眼,不断求新。
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来说,能否鹤立鸡群取决于其策划中的各种因素。
每一次电视节目策划都必须把大众的真实需要创新性的展示出来,才能撇开模仿再模仿的阴影,形成自己的节目品牌,经久不衰。
《天天向上》是把娱乐和传统文化结合得非常好的一个典范,也是湖南卫视幕后策划制作团队抓住人心,市场的最好体现。